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三維效益論在競爭情報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在21世紀日益激烈的商業戰場上,競爭是全球范圍內的競爭,是企業生存發展所必須面對的課題也是為適應市場環境變化而不斷進行戰略調整的過程。企業的成功不再是簡單地取決于產品,而是越來越取決于企業的綜合實力。在全球范圍內,企業競爭由靜態模式演變為動態模式,競爭趨向立體化、多方位,呈現出非連續性、非均衡性和超強競爭的特點【1】。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企業原來所奉行的以產品為中心的戰略發生了根本轉變,核心競爭力成為競爭的真正主題,成為競爭優勢的來源【2】。競爭情報為企業適應動態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與情報支持,成為企業生存的第四要素(人才、資金、技術和競爭情報)【3】。國際經驗表明,競爭情報不僅是企業的一項工作、一種能力,還是企業的一大戰略,是企業逐鹿市場、搶占商機、以智取勝的基本戰略【4】。
2企業競爭情報分析概述
2.1競爭情報與企業競爭情報能力
競爭情報就是通過對特定競爭對手的經營策略、銷售趨向、新技術開發、市場占有率及資信狀況等情報的搜集、分析研究,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服務,協助企業擬定戰勝競爭對手的戰略策略,使組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競爭情報能力是指企業為了感知和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建立在競爭情報系統和競爭情報價值鏈基礎上通過協調整合企業資源和能力,實現競爭情報的價值增值功能,為企業經營管理與戰略決策提供智能支持,促進企業整體能力和核心能力的提升,進而幫助企業獲取和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一種綜合型能力。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從事競爭情報活動的綜合素質與價值實現能力。如果一個企業的競爭情報能力較強,那么這個企業的應變能力會很強,反應速度也一定會很快。
2.2競爭情報分析方法
競爭情報分析是在情報收集、加工的基礎上,對競爭情報進行整序和抽象,做出分析報告和策略建議【5】。競爭情報的分析環節是競爭情報的核心部分,通過該環節,前期搜集、整序的競爭情報信息才能變成真正有用的情報。競爭情報包括競爭環境、競爭對手、競爭策略【6】,因此,競爭情報分析也包括競爭環境分析、競爭對手分析和競爭策略分析。競爭情報分析能夠為企業可能出現的機遇和危險提供(見圖1)。早期預警,為企業的戰略決策、營銷策略提供支持【7】。競爭情報的分析環節是競爭情報的核心部分,通過該環節,前期搜集、整序的競爭情報信息才能變成真正有用的情報。對競爭對手分析方法包括【8】:①定標比超法。其基本宗旨是通過對主要競爭對手和同行一流經營組織的先進生產與經營環節的信息分析,來對比本公司存在的弱點和不足,從中找到趕超對手、戰據市場的具體奮斗目標。②競爭對手跟蹤。包括對競爭對手的戰略、戰術、管理、運營及其他相關活動的評估,以確認其優勢、劣勢以及未來的可能。③競爭力分析。用于確定能夠成為本企業獨具特色的某項價值鏈活動,既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又是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④反求工程法。就是對載有商業秘密的產品進行解剖、分析或化驗,從而得知該產品的原材料、設計、生產制造工藝等方面的商業秘密的方法。⑤根據多學科相互交叉的趨勢,加強其他學科方法的引入研究,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為競爭情報分析服務。⑥企業競爭情報分析方法的研究者要切實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把企業決策作為研究對象,瞄準競爭情報分析輔助企業決策的目的,真正研究出能為企業決策服務的競爭情報分析方法,讓競爭情報發揮強大的輔助企業決策的能力。以上幾種前人研究的方法,都缺乏同時對企業自身和競爭對手的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評估能力。本文提出的三維效益論能彌補上面的不足,通過企業三維效益論分析競爭對手在一定時期內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評價各個競爭對手的長期實力,確定不同時間段內重點競爭對象。通過這種長期的定時分析,可以使企業充分了解各競爭對手的遠、近動向,做到知己知彼,可以使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3三維效益論
企業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使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而無視生態環境與社會倫理的慘重代價,使得人類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威脅,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更是無從談起?;趯ΜF實嚴峻的挑戰以及對未來的預測,可持續發展越來越被人們所推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維效益)的發展狀況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企業要追求基于倫理的利潤最大化,即追求有社會效益的經濟效益,也要追求富有生態效益的社會效益,更要追求基于天道的利潤,即追求富有生態效益的經濟效益。生態、經濟、倫理構成由上述平行四邊形組成的立方體的三條邊?!敖洕?倫理”的合力與“生態-倫理”的合力以及“生態-經濟”的合力構成一個穩固的三角形(圖2中虛線所示),三條邊相互支撐組成一個“經濟-社會-生態”三維效益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9】。這就是對企業三維效益統一性的概括。該圖顯示出企業在爭取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因為這樣才能獲得較為穩定(三角形的穩定性)的生長空間,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1綜合評估
要評判一個企業是否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要看該企業的三維效益,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發展狀況。本文從三維效益的綜合發展水平和相互之間的協調性兩方面來研究。一般來說,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自己自定的體系指標,下面以虛擬指標代替。確定權重系數:從經濟、社會和生態三方面體系指標的類別不同來講,此處的權重系數適合用變異系數法來求。變異系數法【10】:綜合評價是通過多項指標來進行的。如果某項指標的實際數值能夠明確區分開各個參評樣本,說明該指標在這項評價上的分辨信息豐富。那么。為提高綜合評價的區分效度,應給該指標以較大的權數。反之,若各個參評對象在某項指標上的實際數值差異較小,就表明這項指標區分開各參評樣本的能力較弱,因此應給該項指標以較小的權數。極端地,如果某項指標在各參評樣本之間根本沒有差異。那么在這項評價中就無法排列出各參評樣本的優劣來,因而理應給這項評價指標賦以零權。基于上述認識,可根據各指標的變異信息量的大小來確定權數。在統計學中,指標的變異信息量是用方差來衡量的。但由于各指標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各指標的方差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應選用可比的指標變異系數。將各指標的變異系數作歸一化處理就可得到各指標的權數。
3.2可持續性評估
設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為Ek(k=1,2,3)。這些目標的實現程度取決于其原有發展狀況、各目標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程度以及企業外部環境的影響。若一個企業的三維效益綜合發展水平很高,但三維效益彼此之間不協調,那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將只是曇花一現;反之,若一個企業的三維效益綜合發展水平不是很高,可以通過各方面均衡地加強而逐漸提高,重要的是三維效益彼此之間很協調,那么企業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4結語
三維效益論不僅可以評估企業自身的綜合效益及一定時期內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可以幫助企業針對競爭對手的一定時期內的信息對其作出即時性的評估,使企業充分了解各競爭對手的遠、近動向,做到知己知彼,可以使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