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激勵機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股權激勵往往是在高層管理人員中進行,被當作是一種提升企業績效的有效方式,通過對高級管理人員的激勵,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有效促進企業整體協調發展。委托理論是股權激勵機制設置的中心,為了解決委托問題,國內外學術界和企業界都對企業管理進行了多層次探索。在當前經濟發展環境下,企業應當充分認識股權激勵機制的特點和重要性,把握住現代企業管理特點,結合現代企業發展歷程,制定符合市場發展歷程的股權激勵制度。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必須在解決委托問題的同時,保障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有效實現企業的持續經營。
[關鍵詞]股權激勵;企業績效;委托理論;內部控制;公眾公司
1股權激勵理論概述
1.1股權激勵理論的提出與發展
股權激勵是一種企業激勵手段,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而產生的。在所有權與經營權的界限不明確的時候,股份制沒有得到有效普及,股權激勵理論也就無從談起。美國管理學家A.A.Berle以及G.C.Means在1932年提出,要將公司高管與股東的利益趨于一致,才能減輕委托成本,逐漸解決委托問題。在經濟全球化逐漸顯現后,市場經濟在全球范圍內得到確立,股權激勵被正式提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從美國開始逐漸推廣股權激勵理論,逐漸被廣大西方國家接受和認可。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開始接觸到股權激勵,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之后,我國企業開始認識到股權激勵機制的重要性,并努力將西方的股權激勵理論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進行中國特色的股權激勵體系與理論探索。截止到2017年末,我國共有超過一千六百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權激勵計劃。
1.2股權激勵理論的研究現狀
明確且科學的股權激勵體系往往被應用在上市企業中,因為上市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明顯,股權激勵制度更能有用武之地。在公司治理和財務管理實踐過程中,股權激勵被越來越多地接受。與股權激勵相對應的是薪酬激勵,這兩種激勵方式都是為了提升企業績效,但是在企業不同經營階段起到的作用迥然不同。在薪酬激勵條件下,有可能出現企業虧損但高管薪酬卻居高不下的情況,而較高的高管薪酬可能會因為費用增加而加重企業虧損。在股權激勵機制下,高管薪酬與企業經營狀況掛鉤,一方面會督促管理者重視企業業績,另一方面會在比例基礎上造成較高的薪酬費用。2016年,我國出臺《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為股權激勵制度的設計和實施提供了規范指導。但對于上市企業股權激勵的效率與優化對策,國內還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2股權激勵機制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升企業凝聚力
股權激勵機制在管理層和企業核心人員的恰當運用,把股東權益和企業實際經營者們緊緊連接在一起,形成企業的利益共同體。企業員工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更把企業的發展作為自己的事業來經營。建立健全的股權激勵機制有利于穩定優秀管理團隊及骨干員工,完善股東、管理層和核心企業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機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管理團隊與骨干員工的凝聚力和責任感,進而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實現公司長期、持續、健康的發展。當企業組成人員通過股權激勵,將經營企業當作經營自己的公司,自然會主動尋求相互合作的最佳方案,以求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2.2促進經營管理積極性
股權激勵機制其實質是利用市場化股價的波動來檢驗管理者的經營管理水平,為了達到股票價格的長期利好發展經營管理者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企業管理行動中。企業經營管理者、核心技術人員及公司骨干發揮自身潛在的積極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主動承受和分擔企業經營的風險并共享利益,高額的薪酬回報和企業運營的高風險會刺激經營者大膽嘗試,勇于創新,敢于承擔,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技術革新,降低企業生產發展成本,增強企業經營業績和核心競爭能力。
2.3避免管理層的短視行為
多數企業傳統的管理模式中,企業的所有者為所有該企業的股東,而實際經營者則為企業的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為企業實際運營的實際負責人,但是卻不能直接嘗到自己實際經營所收獲的碩果,或者說,自己在良好的企業運營中拿到的收益與企業股東紅利相比相差懸殊,另一方面,職業經理人如果不能取得立竿見影的經營效果必然會被股東們拋棄。這樣給職業經理人帶來的消極心態必然影響企業管理層在運營中的決策判斷,從而為了自己在職期間取得更多的短期收益而忽視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股權與管理行為的嚴重分離必然導致管理層的短視行為,擴大企業經營成本和風險,影響企業的持續良好發展勢頭。采取股權激勵機制則能更好地處理股東與管理者的關系,使管理層更好地發揮主人翁意識和責任,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增加保障。
3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特點
3.1內部控制作用逐漸凸顯
隨著我國改革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逐漸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變革和創新,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企業管理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增強關注的同時,真正切實抓緊內部控制的相關措施的有力運轉,良好的內部控制可以使管理者真正認識到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使企業經營風險得到真實反映。真實、透明、謹慎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僅有利于企業得到投資者的青睞,更有利于企業提升形象和促進企業有序健康發展。
3.2市場化管理成為主流
現代企業科學管理的特性要求企業的經營管理應拋棄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更多地與市場化相結合。企業的生產營銷要面向市場,經營管理則要適應市場,順應市場波動,并根據市場波動調節內外部管理的相關舉措,同時更要有現代先進的管理觀念和引導市場走向的能力和思維。以市場化的思維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公司經營發展的道路,通過市場的自我調控推動企業內部資源合理配置,實現企業內部管理變革,達到內部經營市場化管理的最終目標。現代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注定要適應并實現企業的市場化管理,中國傳統的行政命令式的計劃經濟思想和家長式封建管理模式終將被拋棄。
3.3經營權與所有權掌握方式更加靈活
現代企業經歷了從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兩權集中過渡到經營權與所有權的相分離再到兩權的有機結合階段,伴隨著經營管理理念的不斷進步,現代企業更加注重利用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在保證企業正常健康運轉的前提下盡可能激勵經營管理者與所有者一起真正成為企業風險利益的共同體。經營權與所有權的靈活結合不僅突破了企業所有人自身能力的限制,委托更為專業的職業經理人以獲得企業的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給予管理者一定的管理權限和薪酬激勵,鼓勵管理者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企業風險,共享企業利潤。企業經營管理的方式更加靈活,為多樣化、精細化的企業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間。
4激勵機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4.1股權激勵約束高管行為
股權激勵為高層管理者提供了獲取更多薪酬的機會,但是也使其與公司共同承擔風險,當企業經營虧損時,高管將無法獲得較高收入。股權激勵機制以制度化的方式來約束高管行為,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通過制度來實現企業的科學管理。緩解委托沖突是激勵機制形成并發展的內在動力,解決經營權與所有權分立帶來的矛盾和分歧,保障股東與企業利益,形成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可以從經營決策層面為企業績效的提升打下基礎。
4.2股權激勵調整管理目標
從純粹的市場經濟角度來看,在經營權與所有權相分離的條件下,企業經營者與所有者的目標是不一致的。所有者的經營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而經營者的目標是個人收入最大化。而股權激勵將二者的目標進行調整融合,使經營者與所有者的目標保持一致:企業價值高則經營者收入就會增加。股權激勵優化了企業資源配置,使企業整體目標達成一致,團結一心共同開展經營管理活動,進而有效推動企業績效的優化與提升。
4.3股權激勵提高投資效率
股權激勵機制將績效與收益掛鉤,當企業發展好時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這在一方面解決了委托問題,特別是在投資方面,對企業的影響尤為重大。在股權激勵機制下,高層管理人員度投資,以期保障自身股票的行權價格,但同時對科學的投資活動會重點關注并有效推進,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績效的提升,進而提高自身收入水平。既防止過度投資,又能避免投資不足,投資效率自然可以穩步提高。
5現代企業績效提升策略
5.1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
股權激勵機制如果應用恰當,將有效推動企業績效的提升,然而企業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是一項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將股權激勵與薪酬激勵有機結合,對不同的企業成員使用不同的激勵方案,只有策略運用恰當,才能真正推動企業的發展。對于一般管理者來說,可以運用薪酬激勵機制,由于一般管理者所在的職位與其眼界所限,他們對企業股權的需求并不高,同時部分一般管理者對企業市值的發展沒有信心,只想拿到自己手中的那部分薪酬,在這種情況下股權激勵機制的效果就不突出。而高層管理者認為他們對企業的發展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因此要求與企業共同分享利潤與經營成果,而股權激勵恰好滿足了他們的愿望與要求。
5.2將股權激勵融入績效評價之中
將股權激勵與企業績效評價相結合,一方面是要重視股權激勵對企業績效的重要作用,加強對股權激勵機制設計的投入與關注;另一方面是在進行績效評價時,將股權激勵列入績效評價的影響因素中。股權激勵作為較高成本的激勵方案,必須要有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來衡量措施的實行效果,如果在進行績效評價時還沿用舊時的計量指標,就有可能導致績效評價失真,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企業績效評價的關鍵性指標,如投資回報率、資產負債率等,要結合股權激勵的落實情況來研究,形成全面的評價報告,避免片面與失誤。大股東科學放權,才能在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條件下,有效促進經營管理者進行科學的經營管理。
5.3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
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正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凸顯,內部控制涉及到一系列企業制度與監督管理體系。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逐漸完善,經濟法律法規也越來越科學的環境下,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保障股東利益越來越重要。股權激勵是為了促進高層經營管理者的經營積極性,并不是要將股權讓渡,那么在設計股權激勵機制時就要防止控股權流失,避免野蠻人的出現。通過內部控制的落實,既保證了股東利益,使高級經營管理者不能掠奪控股權,又將企業各部門連接起來,通過制度來防范風險、推動發展。要對財務管理機制、股權激勵機制、薪酬激勵機制、決策機制等進行科學設計,在企業內部進行發動和學習,使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得到貫徹實施。
[參考文獻]
[1]程翠鳳.高管激勵、股權集中度與企業研發創新戰略——基于制造業上市公司面板數據調節效應的實證[J].華東經濟管理,2018(08).
[2]朱佳俊,王敏.庫存去化周期、股權激勵與資本結構動態調整[J].財會通訊,2018(30).
[3]張倩倩,李小健.高管股權激勵對農業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兩類成本的中介效應[J].財會通訊,2018(29).
作者:潘玲玲 單位:江蘇大學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