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思考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加強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通過分析煤礦安全問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提出了合理的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共包括五個方面:合理組織、危險預防、安全監督、應急措施和責任追究,并對這五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闡述。希望能為煤礦安全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從而保證礦井安全工作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體系建立
煤礦行業是危險率較高的行業,安全生產是煤礦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這不僅關乎煤礦企業的盈利,甚至關乎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我們將分析煤礦安全現狀和影響因素,由此建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從而提高煤礦企業的監察管理力度,為煤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增加更多的保障。
1煤礦安全問題概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煤炭行業也一步步成為了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減少生產成本,各個煤礦企業做出了很多調整。但在收益持續增長的同時,安全事故問題也與日俱增。目前,我國煤炭行業安全形勢嚴峻,很多企業安全工作不到位導致瓦斯、水害等重特大事故頻發,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煤炭行業的穩定發展。這些安全問題不僅造成了礦工的生命財產損失,還引發了國內外大量的新聞輿論的報道。因此,煤礦企業必須加強生產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產生安全問題的原因,并建立合理適用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2煤礦安全問題的影響因素
2.1組織管理不到位
大多數煤礦企業事故頻發的根源是安全組織管理工作不到位,如安全費用分配不合理導致的投入不足,偷工減料、人員安排不當導致的尸位素餐、制度制定不到位導致的消極怠工等,這些問題都是威脅煤炭企業安全的毒瘤,需要及時治理。但當前煤礦安全組織工作并不到位,一些管理手段缺乏針對性和適用性。現場管理也存在很多問題,一些人員和技術安排缺乏有效落實,導致事故頻發和監管困難。煤礦安全管理最終的目標是通過制度、規程、措施、檢查、教育等功能來消除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但目前的效果并不理想。
2.2技術設備不過關
由于煤礦行業危險性較高且工作強度大,大多數學歷好的專業人才并不愿從事這份工作,煤礦企業只得降低用人標準來滿足高強度的施工需求,導致煤礦企業缺乏高素質人才。但在下井工作時,這些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做安全保障,發生危險的概率大幅上升。另外,隨著國家大力推行天然氣,人們對煤炭的需求越來越低,從而導致煤炭價格下跌,一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購買質量不合格的設備,這也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可能。
2.3缺乏危險防范及監督意識
在煤礦開采時,時常會發生各種問題。如煤塵瓦斯爆炸、漏電、礦山沖擊礦壓問題。隨著各礦井開采年限的增長,這些事故的發生幾率也會越來越大。但部分煤炭企業缺乏安全防范意識,一味注重產量卻忽略了安全監督的重要性。雖然大部分企業都設立了安全監管部門,但這些部門在思想上并不重視安全管理,對井下人員沒有足量的自救設備,對存在的問題也沒有及時尋找解決辦法,極易導致安全漏洞,一旦疏于防范發生這些問題,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2.4應急措施不完善
完善的應急措施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煤礦開采過程中,最易發生的危險主要有水害、瓦斯爆炸、頂板、運輸等。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仍存在一些企業忽視這些潛在問題,缺乏合理的應急指導措施,當災害發生時無法有效止損,浪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甚至造成了人員傷亡。應急措施除了事故發生時的現場處理外,還包括了應急設備,而一些企業往往會忽視這一點。煤礦安全應急設備在處理災害事故時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仍有許多裝備存在適應性不強、可靠性差的問題。煤礦安全的監測儀器儀表也存在著壽命短、精度低、穩定性差的問題,滿足不了安全的需求。
3煤礦安全問題生產管理體系
3.1合理組織(資金、技術、人員、制度等方面)
有效的組織管理是生產安全的第一步。在資金分配問題上,對于安全防范方面要肯下成本,保證生產質量的同時也保證井下安全;在技術方面,可以聘請相關專家結合煤礦實際提出安全管理意見,使井下作業有章可循;在人員安排上,要注重人崗匹配,術業有專攻才能減少事故發生,才能可以得到有效施展;在制度方面,要結合自身定位,制定切合企業發展的管理制度。
3.2危險預防(危險源辨識與檢測、隱患排查、安全培訓等方面)
在危險預防方面,第一,要加強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杜絕用習慣排除隱患的思維。提高六長的安全意識是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環節。第二,定期組織井下人員進行安全培訓,進行各種災害的演習演練。通過培訓和教育,引導下井人員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員意識,從而不斷提高安全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增強對隱患的判斷和分析能力。第三,聘用專業人才,為煤礦的安全生產和事故防范提供技術支持。專業人才能破解安全上的技術難題,建立科學預警機制,將安全問題扼殺于搖籃之中。第四,必須使用煤礦專用設備,如防火防爆型礦用電器設備,沒有MA標志的設備嚴禁下井使用,從源頭上減少事故。
3.3安全監督(制定準則、成立監督小組)
煤礦企業應制定操作性強的作業規程,形成完善的安全監督體系,對煤礦的安全隱患及早發現、及時處理,避免事故的進一步擴大。還要采取各種措施進行隱患排查,可以成立安監部門定期檢查或者引進新型安全檢測設備實時監控安全隱患,在發生事故的第一時間通知調度及時撤人。科學的安全監督制度是保障煤礦企業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的前提,企業有必要制定出完善的監督制度并督促全體人員積極落實,出現違規行為時及時上報,對礦井采掘頭面、通風系統、機電運輸等做到嚴格檢查,這樣才能保證采掘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
3.4應急措施(應急管理的三步驟)
煤礦安全事故主要有水害、瓦斯爆炸、頂板、運輸等幾項。企業應該針對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的事故應急管理措施。應急管理包括3個步驟:制定應急預案、購買應急設備、現場應急處置。應急預案是企業為處理突發情況提前做好的行動方案,在應急工作中至關重要。煤礦企業要提前分析自身經常發生的事故情況,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如關于火災和塌方的預案。在應急設備方面,針對經常出現的瓦斯報警斷電等情況,切實查清報警原因和落實責任人等。在現場應急方面,需要有專業救護隊員下井組織救援,及時控制事故蔓延。
3.5責任追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為強化工作責任、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失誤,煤礦企業要建立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落實事故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范圍,并將其與責任人的獎金薪資掛鉤。在沒有發生事故時可以起到警醒作用,一旦發生問題,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厲的處罰,以使全體人員時刻保持警惕,明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責任追究制度要持之以恒、嚴格考核、獎懲有度。責任追究制度的執行可作為全礦人員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免、加薪降薪的依據。執行情況較好的,可以升職加薪、發放獎金、評優評先,執行情況較差的,或將面臨警告、扣薪、降職免職等懲罰。希望通過此制度提高全體人員工作認真度和安全防范意識。
4結論
綜上所述,煤礦安全生產管理要從組織管理、危險預防、安全監督、應急措施、責任追究五個方面入手,這樣才可能保障煤礦工作的安全。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和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希望通過上述建立的生產安全管理體系,能使煤礦企業加強自身組織管理,做好安全預防監督,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曹韶龍.瓦斯礦井瓦斯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州煤炭,2014(3).
[2]張文宇.淺析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
[3]謝振華.礦山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工業安全與防塵,2010(10):27-30.
作者:張哲毓 單位:山西省煤炭安全執法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