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企業會計準則》的特殊性及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1年11月,財政部正式頒布《小企業會計準則》。2013年1月1日,《小企業會計準則》開始實施。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制定主要從以下四方面予以考慮。
(一)小企業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國477萬戶企業中,小企業占97.11%,從業人數占52.95%,主營業務收入占39.34%,資產總額占41.97%。可見,小企業為社會提供了超過半數的就業機會,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生產總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提高國民收入。
(二)差別報告已成國際共識當今世界普遍認為,不同規模和不同性質的企業由于會計目標、會計信息需求的不同,應實行差別報告。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已于2009年了《中小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我國也需要制定一套專門針對小企業的會計標準,盡快實現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
(三)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亟待提高目前我國小企業普遍未能建立規范的企業制度,從業人員水平不齊,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不高,與銀行缺乏有效溝通,稅收政策落實不到位。小企業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為稅務部門和銀行,從稅收和信貸政策的角度考慮,規范小企業會計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成為迫切需要。
(四)小企業會計制度存在局限性2005年1月1日,《小企業會計制度》正式實施,自此,小企業會計不再缺少具體的實施標準。但是,該制度存在內容過時、不適應實際工作、執行環境差等問題,在成本核算和財務報告等方面都不符合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
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特殊性
(一)目的與出發點《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制定主要考慮到小企業規模小、業務簡單、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信息需求單一等情況,目的是為規范小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促進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發揮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以滿足稅務部門信息需要為出發點,力求降低會計信息加工成本,促使小企業會計與所得稅法相協調。
(二)準則特點1.會計處理更加簡便實用我國小企業規模較小,業務較少,在會計核算過程中不需要過于復雜繁多的會計科目,《小企業會計準則》讓企業會計處理貼近實務,側重實用性和效率性。小企業會計信息需求者單一,主要是稅務機關和銀行,會計報告也需簡化,減少不必要的會計處理成本。2.會計與稅務部門要求更一致《小企業會計準則》使得會計與稅法的要求更加一致,最大限度地消除會計與稅法之間的差異,避免了小企業的納稅調整,使其迎合稅務部門需要。同時,小企業向稅務部門提供的報告也更加直觀,使會計信息的傳遞更加有效,有利于促進小企業查賬征收,并引起稅務部門的充分關注,減少稅務部門的計征成本,提高征管效率,促進稅務部門針對小企業制定合適的稅收政策。
三、《小企業會計準則》特殊性的舉例說明及影響分析
(一)簡便化、實用化的具體體現1.會計科目《小企業會計準則》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和損益五類科目下共設置66個一級科目,比《企業會計準則》少了近百個會計科目。這與小企業的相對簡單的經濟業務相匹配,使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更加科學有效率。2.計量屬性《小企業會計準則》統一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相比大企業的五種計量屬性體現出單一化的特點。如對小企業的短期投資不要求按公允價值核算,而要求按成本核算。小企業采用簡單的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可以使會計處理更加簡單,減少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統一了小企業各種交易事項的計量基礎,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3.會計處理以“營業外支出”會計科目為例,《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壞賬損失以及無法收回的長期債券和長期股權投資損失一律計入“營業外支出”。這一規定使得小企業本應計入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等科目的損失全部歸到“營業外支出”,由于同是損益類科目,對利潤總額并不會產生影響。4.財務報表《小企業會計準則》簡化了財務報表的列報和披露信息,不強制編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并且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編制內容相對簡單。其中,利潤表不再反映每股收益、綜合收益等項目,只通過“凈利潤”反映企業經營成果;同時,刪除了“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每股收益”等項目。對財務報表的簡化降低了會計人員的操作難度,減少了出錯幾率。
(二)與稅法一致的具體體現1.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規定《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對資產不計提減值準備,待損失發生時,再按稅法規定確認資產減值損失,這樣一來,小企業每期利潤表中不存在“資產減值損失”,利潤額隨之提高,在納稅方面,與稅法的趨同使小企業避免了納稅調整。此外,所有資產減值損失均在“營業外支出”科目中反映,這樣處理有利于稅務部門查賬征收企業所得稅,更好地滿足稅務部門的信息需求。2.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規定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凈殘值,無形資產攤銷,資產損失確認標準等均與稅法統一。在固定資產折舊方面,小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應高于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該規定使會計與稅法更加一致,使小企業每期計提的折舊額按照稅法要求計算,每期折舊額有上限數額,會使每期利潤總額提高。對于無形資產,不能可靠估計使用壽命的,攤銷期不得低于10年,其會計處理也體現了與稅法的趨同。《小企業會計準則》使小企業避免了納稅調整,便于企業納稅和稅收征管,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和遵從成本。3.對列報與披露的規定為了更好地滿足稅務機關的信息需求,小企業的利潤表增加了一些明細項目。以“營業稅金及附加”為例,該科目在利潤表的列報中增加了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等項目。這些都是稅務機關重點關注的內容,將這些項目予以列示有助于稅務部門更加清晰具體地了解小企業的利潤構成、各項損益情況。在附注方面,小企業需披露對已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列示項目與所得稅法規定存在的差異的納稅調整過程。以上規定使得小企業各項列報和披露更加直觀清晰地向稅務部門信息使用者傳遞關鍵的企業信息。
四、結語
《小企業會計準則》使小企業會計處理更加簡單、實用,使會計與稅法更加統一,避免了小企業的納稅調整,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使小企業財務信息更好地滿足稅務部門需要。但小企業會計處理方法并不能與稅法完全一致,對小企業的會計規定還需針對小企業的實際情況予以更加靈活的調整。
作者:蘇夢藍 單位: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