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外部因素
(1)政策層面。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也采取了諸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民辦高校的辦學行為,促進了民辦高校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社會力量舉辦的民辦教育同樣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由此可見,國家從法律法規和制度上逐步保障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的平等地位,但真正將這些政策落到實處,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
(2)社會層面。個別民辦高校不規范的辦學行為,在社會上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新聞媒體出現了不少負面報道,導致社會用人單位、學生、家長等普遍不看好民辦高校,對民辦高校存在重大偏見,如何扭轉這種局勢,需要民辦高校進一步規范辦學,加強內涵建設,培育優勢與特色,更好地發揮社會服務能力。
2內部因素
(1)辦學理念。理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民辦高校要提高核心競爭力,必須更新辦學理念,堅持“辦學以教師為本,教學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著眼于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辦學行為。民辦高校要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依法辦學、誠信辦學、規范辦學毫不動搖,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認真落實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在招生、教學、就業、后勤服務等工作中,認真履行承諾,不搞虛假宣傳,爭取實現零投訴、零舉報,提高社會認可度。
(3)教育資源。民辦高校辦學基礎差,辦學條件、師資力量薄弱,為此,民辦高校必須堅持開放辦學,本著“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原則,注重資源整合,廣泛吸納社會資源,緊緊依靠普通高校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借力發展、借勢發展,不斷培育自己的綜合實力。
(4)辦學規律。鑒于民辦高校的雙重屬性,在辦學過程中要遵循兩個規律,即市場規律和教育規律。遵循市場規律,就是要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強化招生宣傳,制定靈活的就業政策。遵循教育規律,就是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學質量的關鍵地位、教學投入的優先地位”,注重教學研究,實施教學改革,強化特色,打造品牌。
(5)內涵建設。民辦高校普遍重視招生工作,而忽視教學工作和內涵建設,從長遠來看,要實現學校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加強內涵建設,積極組織申報各級各類質量工程項目,主要有精品課程、品牌特色專業、教學團隊、教學名師、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改立項等,只有這些質量工程項目數量充足了,質量都提高了,才能贏得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的充分認可。
(6)校園文化。高校的任務之一就是文化傳承與創新,作為民辦高校亦是如此,所以民辦高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凝練體現本校特色的校風校訓,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以此影響和浸潤著學校師生,升華為全校師生的信念,成為大家的共識與行為規范。
(7)優勢與特色。民辦高校如果沒有自身優勢與特色,在當前大眾化教育階段,很難與公辦高校抗衡,也很難從眾多民辦高校中脫穎而出,必須立足學校辦學實際,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打造學校優勢與特色,以增強社會競爭力。
總之,在當前各大高校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民辦高校必須立足實際,認真分析自身特點,分析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劉好漢單位:山東協和學院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