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數據時代的城建檔案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前,一個快速增長且復雜的大數據時代已經來到我們面前,它給城建檔案工作帶來了挑戰,但同時對城建檔案事業來說也是一個發展的機遇。大數據對于檔案工作者而言不僅是項新技術,也意味著思維方式的改變。在大數據時代,通過云計算平臺從海量復雜的數據中挖掘檔案的隱藏價值,將成為城建檔案發展的主旋律。
關鍵詞:
城建檔案;大數據;云計算平臺;檔案價值
當互聯網進入到云時代后,大數據也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2012年3月2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將投資2億美元用于發展大數據相關產業,并把大數據比喻為“未來的石油”,由此可看出大數據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大數據,或稱巨量資料,指的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1](p17)對于大數據的特點,業界概括為4個“V”:第一Volume(大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互聯網用戶每天產生上傳的數據已經達到了22TB以上。[2](p216)第二Velocity(高速),即計算速度快。第三Variety(多樣),指數據類型繁多,包括我們日常接觸的文字,圖像、地理位置信息以及購買商品記錄等等。第四Value(價值),雖然大數據的價值密度低,但是挖掘出的價值含金量高。現在商業、經濟以及其他領域中,有許多決策與方案是根據挖掘大數據中的信息來制定的,這就是大數據的價值所在。
一、大數據帶領城建檔案建設進入新的時代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首批90個智慧城市的試點,由國家統一規劃和施行的智慧城市建設正式起步。[3]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也加強了建設工程電子檔案與聲像檔案編報的指導工作,督促建立數字城建檔案館。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各項建設工程形成的檔案資料急劇增加,與此同時社會也在要求城建檔案部門能較好地應對相關的需求變化。巨量資料,大需求推動著城建檔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進入大數據時代,[4]其中檔案信息化是實現大數據管理的基礎工作。目前大部分城建檔案的征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都是以紙質檔案為主,這種檔案管理模式把檔案內容與檔案載體合二為一,這樣的管理效率與檔案利用率都比較低。這些年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各項建設工程與基礎設施形成的檔案呈爆炸式增長,對各檔案館的庫房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脹庫”問題突出。因此將檔案信息化能擺脫傳統紙質檔案的局限,提高了檔案管理和利用效率。此外檔案信息化建設能較好地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高效整合,更大程度地滿足用戶對檔案信息的需求。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城建檔案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受到經濟水平、人才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城建檔案的信息化建設發展將經歷一段逐步發展的過程。由于我國各地區發展不均衡,各個地方的城建檔案信息化發展情況有所差異,檔案信息管理技術應用平臺還不十分成熟,這種情況也必然使檔案信息化的建設只能是逐步發展的。[5]另外對于城建檔案信息化與電子聲像文件的編報工作應當建立細致統一的歸檔制度和相應的業務技術標準。目前國家了《建設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CJJ/T117-2007),建設部的《建設電子文件元數據規范》等等。這些規范基本上滿足我們日常對檔案接收與管理等業務工作的指導需求,但是要想實現檔案的數據共享與管理應用,相關的標準與規范在具體細節上還應當進一步研究細化,使之進入可操作化層面。除了城建檔案信息技術系統標準需要細化之外,缺少一批信息產業的復合型人才也是制約當前城建檔案發展的重要因素。曾說過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因此對于新時期的檔案工作既要建立擁有先進技術的檔案管理系統,也要建設一支具有較高檔案專業理論水平,又具有相當計算機及外語水平,同時又具有一定判斷力、管理能力和決策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隊伍。[6]
三、初步建立城建檔案的云計算平臺
盡管目前我們城建檔案的大數據建設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問題,但大數據已經應用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想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檔案工作中需要借助云計算平臺,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應用軟件等)。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云計算的關系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大數據必然無法用單臺的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采用分布式計算架構,因此建設檔案大數據首先要搭建檔案的云計算平臺。
(一)制定相關的檔案數據標準目前各地城建檔案部門開始了初步的檔案信息化工作,但各地標準不一,并且各地部門的數據庫是獨立的。要明確的一個概念是幾個城市的檔案數據不能成為大數據,大數據不僅是大,而且要全面。因此標準不統一既是缺陷,也是一個契機。應當盡早在檔案信息化發展的初期制定詳細的檔案數據標準,規范檔案數據的存儲,處理,傳輸,共享等應用功能,以保證應用的云計算平臺技術能夠符合檔案管理與服務的基本要求
(二)節約初期建設與日常維護成本制定統一的標準與數據模型后,可以逐步建設檔案云計算平臺。云計算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基本原理是用戶只需要登錄云計算中心就可以處理存儲在互聯網大規模服務器集群中的數據,并且云計算可以為客戶提供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有了云計算,各地的檔案管理部門只需要花費較少的投入就可以使用架設在互聯網的云端服務,滿足各部門的數據存儲、分析以及共享等功能需求,不再需要自己購買昂貴的服務器,也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維護,對于節約社會建設總成本來說這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信息共享促進高效利用有了檔案的云計算平臺,可以促進檔案信息的高效整合,進而獲得檔案的大數據,加上云計算自身的超強計算能力,大數據的分析應用才能實現。通過云計算平臺將各項信息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然后主動對信息數據挖掘分析,充分利用大數據系統為城市規劃,土地調查以及防范災害等方面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提高城建檔案部門的形象與知名度。此外存儲在云端的檔案信息數據兼有異地備份的功能,當遭遇火災、建筑物破壞甚至是地震等高風險事故時,可以通過云端的數據服務器恢復數據,以保障檔案業務的連續性。
四、大數據時代城建檔案的發展與應用
(一)大數據時代帶來思維方式的轉變構建城建檔案的大數據系統不僅僅是滿足檔案數據的存儲與共享,大數據的核心在于從海量的數據中挖掘價值。[7]將簡單而直接的信息共享活動轉換為更為高級的信息價值的共享,即需要對自身所掌握的信息的價值有清晰的掌握和準確的理解。[8]這就要求我們檔案工作者不僅要知道自己管理著哪些檔案,更要了解檔案的作用和服務功能,對檔案利用服務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從而發揮城建檔案的“隱藏”價值。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檔案工作者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更好地提取檔案信息的價值,更重要的是檔案服務理念的提升,對檔案價值有全面而敏銳的“嗅覺”。
(二)大數據技術能更好地挖掘城建檔案價值當城建檔案的大數據系統建立完善后,我們可以著手分析用戶重點關心的對象,在此基礎上對自身工作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提高城建檔案部門的服務水平,檔案的利用方式也更加豐富。例如檔案工作大致分為征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幾個階段,若我們通過分析用戶檢索檔案信息的相關數據,知道用戶的需求重點則可以對檔案征集范圍進行適當地優化。又比如在進行檔案編研工作時,利用大數據分析掌握社會的需求重點,制定貼近群眾的檔案編研選題,通過共享數據與其他部門合作,優勢互補,提高編研成果內在知識含量和科技含量,爭取打造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水平文化產品。在大數據時代擋案系統中除了大量的文檔之外,還有海量數據,并且數據利用的效果要大于文檔利用效果。
[9]除了自身檔案利用方面的價值,城建檔案還能為城市的發展規劃提供參考。例如我們通過城建檔案的數據相關性來整合部分檔案資源,經過比較和學習各城市的發展建設與規劃理念等等,將整理獲得的數據資料有針對地提供給相關部門,為城市規劃發展獻計獻策,真正實現檔案價值的多樣化。與傳統的統計方法不同,大數據要求的是全樣本分析,數據采集越完整,分析得出的結果越準確。因此在大數據時代,傳統的手工登記電腦匯總的工作模式將失去原有的意義。[4]在檔案大數據系統中,自動服務終端設備或者相應的用戶應用軟件是不可缺少的。當用戶使用自動服務終端或軟件時,相關的應用記錄以及數據都將實時傳輸到信息系統中自動存儲,這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證了采集數據的準確性。從經濟效益與產品實用性等方面考慮,開發相應的用戶軟件(例如手機APP等)是目前不錯的選擇。
五、總結
大數據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更是一種思維的革命。大數據的出現講將以復雜模擬為代表的計算型科研范式帶入到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數據密集型科研發現的第四范式時代。[10]作為一名城建檔案工作者,我們既要認識到大數據技術對城建檔案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性,也要認識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城建檔案工作的挑戰。只要堅持科學規劃,合理部署,積極建設,城建檔案工作也能從各種挑戰中主動把握機會,吸取營養,更好地為城市發展助力揚帆。
參考文獻:
[1]楊旭,湯海京,丁剛毅.數據科學導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
[2]陳光峰.互聯網思維—商業顛覆與重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3]張欣.解讀大數據時代下檔案管理的價值提升[J].理論觀察,2014,(1).
[4]金雪.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城建檔案利用統計工作[J].城建檔案,2014,(8).
[5]王為邦.數字城建檔案館建設之路思考[J].城建檔案,2014,(7).
[6]李鋼兵.大數據時代的城建檔案信息系統構建問題研究[J].城建檔案2014,(7).
[7]李國杰.大數據研究的科學價值[J].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2012,(9).
[8]王建亞.大數據背景下檔案工作的機遇、趨勢與挑戰[J].北京檔案,2014,(5).
[9]鄒華英.試論大數據時代的檔案工作[J].檔案與建設,2013,(12).
[10]何非,何克清.大數據及其科學問題與方法的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4,(1).
作者:王晴月 單位: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