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古典園林建筑的前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研究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藝術的發展方向與前景,必須要了解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經歷的幾個階段、主要建筑類型、建筑藝術的特色以及建筑審美價值。
1.1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經歷的幾個階段。秦漢時期是造園藝術的萌芽時期,有了專門的園林—“昆明池”。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造園藝術的形成時期。加之道教、佛教的流行與影響,寺院園林極為興盛。隋唐時期是造園藝術的成熟時期。由于經濟得到恢復,城市和宮苑建筑又發展起來。宋元時期是繼成熟期后,首次進入高潮的時期,這一時期,在填詞和繪畫藝術方面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這些也影響到造園藝術的發展。明清時期是古典園林的高峰期。繼明后,清代的造園又有了長足的進步,尤以康、乾時期為盛。自清末到民國,中國的社會現狀異常嚴峻,營造園林的社會基礎不復存在,致使連續性中斷。
1.2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主要類型。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于利用具有濃厚民族風格的各類建筑物,如亭、臺、摟、閣、廊、榭、橋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各種情趣的園景。它們所構成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境界都別具一格。
1.3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藝術的特色。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藝術從孕育、生長到發展成熟,歷經了數千年,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1)造園藝術,“師法自然”。一是要總體上要符合自然規律,二是每個對象要素的形象組合要合乎自然規律;
(2)分隔空間,融于自然。分隔空間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就是使用建筑來分隔空間,使之融于自然,渾然一體;
(3)園林建筑,順應自然。建筑需要與真實的大自然有融為一體的感覺,雖然是人為建造的園林,但是要圍繞著自然這個中心來建造;
(4)樹木花卉,表現自然。中國傳統園林建筑藝術與西方有所不同,對樹木花卉的安排與擺置講究一種自然的表現方法,這樣會使園林建筑藝術的“整體性”顯得更加完美。
1.4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審美價值。中國古代園林建筑引人入勝,具有其極高的審美價值。主要表現在:一是建筑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形成的美。建筑與自然環境結合的是否得當,是人們對建筑藝術產生最初的審美感受因素。中國古代園林建筑藝術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把人工與自然高度的進行結合,構造出可居、可游、可觀的現實物質空間。二是建筑風格和造型美。建筑風格和造型是建筑藝術最直接、最鮮明的體現。每一種風格和造型不但包含著物質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時代的、民族的審美要素,這些要素也就構成了它的藝術價值。三是總體布局的韻律美。中國古代優秀的建筑作品,大都是使用當時可能構成建筑藝術的因素和手法綜合而成的一個整體形象。當人們走進一座園林,由游覽初始直至結束,應像觀賞戲曲一樣,體現出序幕、高潮和結尾。四是意境和文化美。有很多園林建筑是由民間傳說而建造的,蘊含著意境美;園林中的亭、榭可供文人品茶、彈唱、飲酒、作詩、觀景等,建筑物上的彩繪等都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2、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藝術在國內外的發展前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它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蘊藏著深刻的中國文化內涵。在中華振興的今天,我們應當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造園藝術這一優秀遺產,使其得到繼承和發揚光大,以利于我國現代化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建設。
2.1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藝術在國內的發展前景。中國園林建筑藝術中樸素自然是人們最主要的審美標準。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藝術是現代園林建筑藝術設計的靈感之源,是我們現代園林建筑設計的理論基礎。一個好的園林作品都是經過建筑設計師對古典園林建筑的研究、分析,并結合建筑實例設計出來的。例如,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就借鑒了蘇州古典園林的風格。它把蘇州園林中的造園精髓和現代建筑的實用性相結合,是一個體現著中國的古典美,又不失現代實用性的設計作品。國內現代居住小區建造也可以增添中國古典建筑藝術。我們在建造現代居住小區時,既要考慮到保留中國歷史文化,又要考慮如何去適應當今世界建筑的發展趨勢。如“北京西山庭院”地處頤和園北,設計師出于承擔文化使命和對地脈尊重的考慮,精心布置26棟錯落別致的單體建筑,并巧借布局和園林規劃,圍合成13個主題院落。營造出“人文大宅”的味道,總體上體現了尊重歷史、實用美觀的完美藝術風格。古今結合、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是今后的必然的趨勢,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思想的大力解放,中國古典建筑藝術的精髓一定能夠在現代建筑藝術中得到延續和發揚。
2.2中國古代園林建筑藝術在世界未來的前景。中國園林建筑藝術在世界造園史上獨樹一幟,并對東、西方造園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致有“中國是世界園林之母”的美譽。在東方,如日本、韓國等鄰國,很早就開始學習借鑒中國古代造園藝術。如日本早年的貴族府邸中的所謂“池泉庭園”,便是中國唐代的池中有山的“山池院”的形式。中國園林對于歐洲造園的發展,也有較大的影響。曾于17世紀左右,在歐洲刮起“中國熱”的旋風。1980年后,中國建筑精華之一的造園藝術再次被介紹到西方世界。不同時期的兩次“中國熱”成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例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明軒”的設計,凝聚了匠師們的心血,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古典造園藝術,時至今日,仍為世人所矚目。
3、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中國的改革開放,推動園林建設全球化,這不僅是園林發展的客觀趨勢,更是時代的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加深對中國古典建筑藝術的研究,認真去總結經驗,將中國傳統文化歷史背景、審美觀念與西方特色的設計理念、特有的表現方式完美的結合起來,在國內創造出具有現代中國古典美的時尚園林建筑作為范例,去影響國際社會的建筑藝術和風格;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外交流,大力宣傳中國的古文明,把中國的建筑藝術從學科的深度上介紹到國際學術界,將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