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軟件工程方法模型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V模型
V模型一定程度上是典型瀑布模型的一種改良,可視為瀑布模型的延伸。主要是針對開發、測試活動割裂進行的改良。把測試設計工作提前到分析、設計、編碼各階段,一方面提升了開發效率,同時開發與測試同源,提升測試有效性。典型的V模型開發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統測試分析)、概要設計(集成測試分析)、詳細設計(單元測試分析)、編碼、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和。和瀑布模型的最大區別是測試設計分析的提前,比如單元測試分析。在瀑布模型中,單元測試是在編碼后進行的,輸入的是編碼;而測試人員需要根據編碼先設計單元測試用例,然后執行。這樣將存在一個風險,即單元測試只能發現編碼本身的問題,即使編碼完全未按照詳細設計進行,單元測試也無法發現。而在V模型中,開發人員、測試人員針對詳細設計展開工作,開發人員編碼的同時,測試人員編寫單元測試用例,從而使得測試用例不受具體編碼影響,能夠更加準確的驗證詳細設計的意圖。其他階段類似。V模型中,測試活動有更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軟件開發效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V模型無法解決瀑布模型的本質缺陷,如同樣無法應對需求的不斷變化,同樣需要在版本開發后期才能驗證成果等。
二、迭代模型
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軟件領域中就出現了迭代模型。通俗的講,迭代模型就是將整個軟件的開發分解成一個個的子特性開發(階段),而針對每個階段內部采用的還是類似瀑布模型的方法。每個迭代是一次完整的經過所有工作流程的過程:需求、分析設計、實施和測試工作流程。每一次的迭代都會產生一個可以的產品,這個產品是最終產品的一個子集。與傳統的瀑布模型相比較,迭代過程具有以下優點:(1)由于每個迭代是整個系統的子系統,相對內容比較單一,各個階段需要傳遞的信息量較小,不需要通過大量的文檔進行傳遞。(2)由于整個開發過程被拆分為獨立的若干階段,用戶在每個階段結束就可以提前看到開發成果。一方面能夠及時對開發中出現的偏差進行糾正;另一方面由于能夠及時看到工作成果,有利于開發人員的效率提升。(3)相對于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更加關注對軟件目標、結果的關注,更加注重和最終用戶的互動,以保證開發成果的質量。(4)由于用戶的需求并不能在一開始就作出完全的界定,它們通常是在后續階段中不斷細化的,而迭代模型更能夠適應這種需求的變化。同樣,迭代模型也存在其缺點,那就是對于項目經理和開發團隊的要求更加高,并且需要團隊成員之間更加的信任。因為迭代模型運作對于過程的監控較弱,更加關注面對面的交流與合作。
三、結束語
軟件工程方法包含的內容很多,除了正確的選擇模型方法以外,還包括各種能力域的工程方法,如計劃管理、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人員管理、價值管理、需求管理、風險管理等等。只有根據軟件項目具體的情況和目標,選擇正確的工程方法模型,并把這一系列的工程管理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使得軟件開發的結果可預期,質量可保證。
作者:徐莉娜單位: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