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軟件工程教課資源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以上的教學資源建設現狀可以看出,要解決當前軟件工程類課程教學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使得教學資源能夠持續地滿足課程教學的需要,必須重視教學資源的組織模式設計,體現同類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同時又要考慮學習者不同層次的學習需要;要注重交互方式的設計,以實現教學資源的持續更新和建設;還要增加有關前沿知識的擴展內容以體現教學資源的時效性。具體內容如下:
1.系統化的教學資源設計
在教學資源的建設實踐中,首先對各門軟件工程類課程的知識結構進行重新梳理,建立一個統一的知識點集合,以知識點為基本單元設計和制作課件和教學素材,教學素材分為圖形、動畫、音頻或視頻、文本等形式,以軟件建模與分析課程和軟件測試課程的兩個知識單元為例,其知識點的組織如下圖所示:每個知識點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媒體素材呈現,例如對象的概念可以用文本表示,對象的性質、特征和實例可以用圖形和動畫表示,根據教學策略將這些素材通過PPT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知識點,再將密切聯系的知識點構成不同課程的不同的知識單元,最終構建出課程的知識體系。這種基于知識點的教學資源組織形式,既充分體現了軟件工程類課程知識結構的緊密關系,又提高了教學資源的重用率,同時可以根據教材的變更、教學對象的變化和教學學時的調整對教學資源進行靈活組織以適應不同的教學需要,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2.層次化的課程資源內容設計
為了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習者的實踐能力,根據學習者對課程內容的學習程度和掌握程度,設計多層次的教學資源組織模式。以《軟件測試》課程為例,傳統的課程內容分為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和驗收測試等部分。為增強課程內容與實踐的聯系,將課程內容分為入門篇、技能篇、工程篇和實戰篇四個層次,每一篇都包含了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和驗收測試的相關內容。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靈活選擇學習的層次和進階的過程。
3.多元化的交互渠道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和教學資源的交互活動為教學資源的持續更新和建設提供了良好的評價與反饋,進而不斷地完善教學資源,持久地滿足師生的教學需要。在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基礎上,設計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與資源的互動等多元化的交互渠道。
師生互動具體方式包括作業提交與評閱、習題解答、在線論壇等形式。通過師生互動,教師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狀況,并據此改進教學,有針對性地設計和完善教學資源。生生互動的具體方式包括在線論壇、協作小組等形式,主要以學生為主,教師提出問題,并適當進行引導,啟發學生深入思考,通過生生之間的合作,積極探索,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產生新的學習資源,以不斷豐富課程的教學資源。
師生與教學資源之間互動的具體形式包括對教學資源的評價與反饋,通過打分、提出改進意見等方式對教學資源的內容、形式、組織方式、操作性、易用性等方面進行評價,使廣大師生能夠自主參與教學資源的建設,不僅能促進教學資源建設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又能不斷地完善教學資源,使其更適合師生的教學需要。
持續化的前沿知識跟蹤
為體現軟件工程學科發展的日新月異,在軟件工程類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過程中,課程內容本身的發展、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工具及當前研究熱點問題等是必不可少的建設內容,這部分前沿知識的補充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也能夠滿足學生畢業后的繼續學習的需要,從而提高課程教學資源的利用價值。
結束語
當前許多高等院校的教學資源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在教學資源的建設質量上還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許多教學資源形式簡單、更新緩慢、缺乏系統性、交互性和時效性。本文根據軟件工程類課程教學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系統化、層次化的教學資源組織模式、多元化的交互渠道及持續化的前沿知識跟蹤等軟件工程類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方法,為提高課程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和資源共享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作者:李萬龍趙輝鄭山紅王璐單位:長春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春工業大學軟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