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課程教學建筑專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當前建筑專業課程教學的現狀
1.1沒有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內容體系。
中職建筑專業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重,其不僅要與高職院校的學生競爭,還要與高等本科院校學生競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內容體系,結合學生就業崗位的要求設置教學內容,而不能在僅僅圍繞書本的理論知識進行教學。重視對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相關的知識教學,比如教師在進行《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課程教學時,教學內容的重點是如何培養學生制圖與識圖的實踐技能,而不是掌握制圖的理論知識。
1.2教師的實踐技能不高。
建筑專業教學不僅要求教師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是分析中職建筑專業教師團隊結構發現:具有“雙師型”資質的教師數量非常少,尤其是缺乏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教師實踐技能技術的缺乏,必然會影響中職實踐教學的質量;同時教師在進行專業課程改革時也缺乏創新精神,導致中職院校師資力量整體素質不高。
2建筑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對策
2.1創新教學模式,應用模擬教學法。
基于中職建筑專業較強的社會實踐性特點,建筑專業課程改革要本著以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就業的原則,深化教學模式,將模擬教學法應用到建筑專業課程教學中。模擬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模擬建筑專業就業崗位的要求與環境,讓學生提前獲悉工作崗位環境,通過模擬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從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為以后的就業增加砝碼。將模擬教學法應用到建筑專業課程教學中并不是一味的強調模擬應用教學,而是要靈活應用,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建筑基礎理論教學則需要應用探究式或者啟發式教學模式,總之在建筑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
2.2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內容。
中職學校學生學習建筑工程專業知識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得理想的就業崗位,基于當前就業市場的嚴峻形勢,只有掌握了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能力之后,才能在社會中獲得理想的就業崗位,而所有的前提必須依賴于中職院校完善的教學體系:一是中職院校建筑專業課程教學的內容必須要突破傳統的以書本理論知識為主的模式,構建以社會崗位要求為導向的教學內容體系,因為建筑行業的技術更新速度比較快,如果單純的學習書本知識,就會導致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已經落后于市場技術,導致學生在畢業的同時就失業;二是教學內容要提高建筑實踐專業知識的比例,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2.3提高教學手段。
建筑專業課程教學因為其含有大量的理論概念和圖表知識,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進行板書,浪費課堂時間,而通過創新教學手段,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手段,可以將一些復雜的建筑工程圖表知識形象、快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的印象。比如《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教學,就需要借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才能順利實施。
2.4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
建筑專業課程教學離不開優秀教師團隊的支持,只有構建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才能保障建筑專業教學的質量,因此學校要強化對師資力量的建設力度:首先學校要為教師團隊水平的提高創造各種學習培訓的機會,鼓勵教師參與相關部門、行業所組織的技能教育培訓,比如重慶市永川職教中心每年組織多次人才培訓教育活動,以此增強師資隊伍的質量;其次學校要深化開展校企合作模式,鼓勵年輕教師深入建筑企業一線進行實踐鍛煉,同時將企業優秀的技能人才引入到學校中,讓他們定期到學校指導實踐教學活動,通過雙向交流,提升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最后學校要增加對實踐教學的支持力度,配建先進的實踐教學設施,為實踐教學提供廣闊的平臺。
3結束語
總之,建筑專業課程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性、多學科聯系性,基于中職學生的文化知識特點、社會就業崗位要求,要求建筑專業課程教學要本著以就業崗位為導向,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就業的原則,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評價方式以及師資團隊的質量等方面入手,促進中職建筑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創新。
作者:鄧文靜單位:重慶市永川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