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路基工程中擋土墻施工技術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提升公路路基工程質量,以某工程為例,從擋土墻施工技術準備、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基地處理及抗滑凸榫基礎砌筑施工等方面,對擋土墻施工技術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應用要點進行了闡述,分析可知加強擋土墻的施工質量,能夠提升路基邊坡的穩定性。
關鍵詞:路基工程;擋土墻;施工技術
引言
目前,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不斷發展,公路網越來越完善。為了提高路基的整體性和穩定性,通常會在公路路基工程中設置擋土墻,以有效防止路基填土變形,保障路面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與穩定性。本文就路基工程擋土墻施工技術與控制要點展開討論。
1工程概況
某公路工程全長56.6km,路基寬12.0m。在第一合同段中,施工遇到困難,K11+900~K16+100右幅路基不在常規路面且施工時間正當梅雨季節。為了有效利用資源,在不破壞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完成施工,決定采取擋土墻施工方案。2施工準備施工前應了解工程設計方案,全面掌握施工要求,對施工所需時間、設備、材料、人力及物力進行初步預算,合理安排。預算應當結合工程施工情況,爭取控制到接近零誤差。在施工原材料進入工地之前及使用后,都要對強度進行檢測,并按照相關規定嚴格規范配合比和材料用料。檢測合格后,交由監理工程師審核[1]。審核結果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3擋土墻施工技術
3.1測量放樣
施工測量放樣,根據中樁和墻身的間距,在施工現場采用全站儀按照10m的間隔準確放出線點,且確保線點全面覆蓋。測量放樣結束后,將結果交由監理工程師審核與檢驗,待合格后,方可開始下一步施工作業。
3.2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可采用機器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墻體施工決定了基坑開挖,兩個工序分段進行。首先進行施工策劃,確定施工開始的位置,并設立標樁,其上應完整記錄開挖深度及施工設計高程。在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后,挖掘機進場開始基坑開挖作業。該過程產生的土方應及時運出施工場地,不可在基坑周圍堆放。開挖施工中,要做好防排水工作,同時應保持施工環境干燥,基坑底部不得留有積水,具體可以在施工現場適當設置積水坑及排水溝等防排水設施。
3.3基底處理
開挖工程結束后,應及時提升基底承載力。通過夯實與整平處理,將基底承載力提升至140kPa以上,否則應及時填入碎石等將承載力提升至最低標準以上,方可繼續施工。
3.4抗滑凸榫基礎砌筑
該工程選用C20混凝土現場澆筑的形式設置抗滑凸榫。現場澆筑要求選用強度剛度均達標的模板,并保障模板之間聯系緊密、牢固,避免澆筑過程中出現模板變形、混凝土漏漿等問題。混凝土初凝前夕,應插入片石形成凸起狀,以保障凸榫和墻身之間連接緊密。同時,基礎埋藏深度要求大于1.8m,沉降縫保持為10m,伸縮縫縫寬控制為2cm[2]。
3.5墻身砌筑
墻身澆筑應嚴格按照先坐漿后鋪石的順序進行,且對施工中選用的片石要仔細沖洗。若施工中不能將沖洗過的片石全部用完,下次使用前應重新沖洗。墻身砌筑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1)施工所用塊石尺寸應控制為:長×高×寬=20cm×50cm×30cm;片石厚度控制在15cm以上;所有石料強度均要求大于40MPa,且確保石材滿足施工標準,表面無雜質,質地均勻、無裂縫。(2)石材在使用前應當沖洗,去掉表面雜質,并始終保持濕潤,若表面含有黏土則會影響使用效果,進而影響工程質量。(3)片石工作層設置2~3層為宜,找平水平縫且使縱向交錯,不得有塑性裂縫貫通,轉角石以尺寸均勻、較大為優。(4)下層的大塊砌石要求尺寸大小合理,若發現縫隙較大,應在用于灌縫的砂漿中加入小石塊。小石塊要求符合施工標準,尺寸不得大于砌縫,且使用前應保持表面清潔,不得有黏土。去掉砌石突出部分,盡可能保持砌體平整。(5)鑲面施工整體遵循“一順一丁”原則,小部分“兩順一丁”,同時對齊上下丁頭的隔層。計算沉降量是否處于合理范圍之內,判斷順石是否需要調整。砌縫寬度要求為2cm,缺邊角≤1cm,平整度≤20mm。(6)用于墻身砌筑的混凝土與砂漿材料,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的配合比進行摻配,確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運輸及存儲過程中,應控制混凝土的質量,一旦出現泌水或離析現象,則應重新配置[3-4]。(7)砌體應保證緊實、分層錯縫,不得在連接處出現空洞,否則應及時向技術部門匯報以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減少空洞對工程的影響。
3.6沉降縫
沉降縫按照間距10m、寬度2cm的原則設置,并以墻身為基準,按“由上至下,由里到外”的順序填塞木板。
3.7泄水孔
在高出地面的墻體部分,應當按照梅花形、水平方向間距2.5m、排距2m的原則設置泄水孔。按照要求,距離墻體背面30cm的區域設置碎石反濾層,并在泄水孔后方鋪筑土工布。以上施工結束后,應當檢查泄水孔是否平行,待砌體實際強度大于70%時,采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填土,要求表面平整且設置一定路拱及護面墻。
3.8坡度控制
按照1:0.3的比例設置墻面坡度,并在施工中利用坡度尺進行定期測量。若坡高大于1.5m,則需要搭設支架以方便施工作業。
3.9施工注意事項
采用擋土墻技術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公路路基自身的特點,在技術應用環節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規范要求,使整體工程的效果和質量得以保障。(1)在砌筑過程中,務必立桿掛線,保持線的整潔性,逐層施工,并做好檢測與校準工作,保證施工效果,確保達到施工標準及以上。(2)在對上層進行砌筑施工時,要保障下層不會發生振動,施工現場不得對已砌筑完成的砌體表面進行敲擊,或發生其他影響施工質量的情況。結合現場施工的具體情況,保護施工成品。(3)分段位置應當控制在兩個縫隙(即沉降縫與伸縮縫)之間,保持所有縫隙的一致性,并使每段高度差≤1.2m[5]。
3.10施工檢查
(1)頂面高程:對于塊石的基本高度要求大于20m(誤差±15mm);對于片石的基本高度要求大于20m(誤差為±20mm)。整體工程的頂面高程應當嚴格遵循此標準,采用水準儀校驗。(2)豎直度:塊石高度按大于20m的標準進行檢查;片石按照高度大于20m的標準,采用吊垂線法校驗。(3)斷面尺寸:塊石高度按大于20m的標準進行檢查(誤差±30mm);片石高度按高于20m的標準(誤差±20mm),采用直尺校驗。(4)平整度:料石高度按大于20m的標準進行檢查;塊石高度按大于20m的標準進行檢查;片石高度按大于20m的標準檢查。
4結語
根據以上分析,工程中繁多的工序及檢驗方法都是為了確保公路在日后使用中的安全性與質量。經專業機構檢測,該工程各項指標與參數皆符合標準要求,所用方案可以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程偉華,肖磊.路基工程擋土墻施工技術的應用探析[J].河南建材,2019(4):28-29.
[2]龍昌楊.公路路基工程擋土墻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8(11):26-27.
[3]王麗燕.建筑渣土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的應用[J].智能城市,2016(11):59.
[4]范小倩.公路路基工程擋土墻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9):1758.
[5]王衛強.公路路基工程擋土墻的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6(11):48-49.
作者:李文勇 單位:江西華道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