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施工實習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施工實習是學生實踐教學中的關鍵一環,一方面通過資料調研,歸納總結國內院校在該專業施工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另一方面采用線上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我校已完成施工實習的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結合兩者的分析結果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對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施工實習開展了以下5個方面的改革探索:建立專業性強、與時俱進的教學實踐團隊;樹立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能力培育相結合的實踐理念;拓展連貫綜合性的實踐模式;強化實時過程控制的實踐管理模式;創新全面的考核模式。
關鍵詞: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施工實習;實踐教學;教學改革探索
21世紀是地下空間的世紀,隨著地下空間開發的迅速發展,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應運而生,自1年教育部批準該專業獨立開設以來,截至1年3月1日共有85所高校獲得教育部備案。這85所高校的專業形成背景不同,辦學特色不一,對該專業的理論課程教學基本都可以滿足,但是在實踐教學環節遇到了難題[1-2]。實踐教學是提高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團隊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3]。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大多從事該專業的設計、施工和管理工作,實踐性很強,因此培養該專業的學生更應在實踐教學環節加大力度[4-5]。我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施工實習是生產實習模塊中的一環,一般安排在三年級暑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尤為重要。施工實習在學生完成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之后進行,主要采用分散實習方式,把學生派發到地鐵、隧道、地下硐室等大型地下工程施工現場學習,實習時間4周左右。我校6年經教育部批準正式建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本科專業”,目前6級與7級學生已按教學大綱要求完成了實踐學習環節,通過對教學效果評估發現,在組織學生施工實習中存在一些問題,經驗還很欠缺。如何利用施工實習,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相融合,并鍛煉學生的施工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以利于學生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是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施工實習需要認真探析的問題[6-7]。本文首先通過資料調研歸納總結目前各大高校在施工實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對已參與施工實習的學生進行調研,統計分析我校實施施工實習時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各高校的共性問題和我校開展實習時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和改革方案,形成我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施工實習教學改革探索報告,以期在后續組織施工實習中得以運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1施工實習目前存在的問題
研究通過大量的資料調研,總結歸納出國內院校在該專業施工實習教學環節突出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選擇適宜工地困難,專業性有待提高。多數高校的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最初是依托土木工程專業開設,地下與地上工程的施工存在很大的不同,因為地下工程的隱蔽性,施工現場條件更復雜,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考慮到學生缺乏工程經驗,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差,施工單位通常不愿意接收學生實習。另一方面,受專業特點限制,城市地下空間的實習現場往往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或經濟特區,離學校較遠,因此有的學校所在的地區不一定能找到對口的地下工程施工現場,需要去其他城市,這樣就增加了交通費用,從而實習經費的成本相應的也增加了。有的學校基于這些困難,不得以采取將民用地下工程來代替城市地下空間工程來開展實習。這與實際地下工程如地鐵盾構法施工、鐵路隧道TBM法施工等有很多不同之處,因此,為了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應加強實習地點的適宜性和專業性。2)受實習時間所限,施工技術全貌難以掌握。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術種類多樣,每種施工技術針對不同的適用條件,即使相同的施工方法,在不同的地下工程中應用時也具有自己的特點,比如盾構法施工,針對某一實際工程選取制備的盾構機通常只用于此工程,其他工程則不適用,因此可以用“量身定做”來形容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的施工循環周期較長,包括地下工程的開挖、支護、裝渣運輸等,因此整個施工循環想全部學習到,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學生實際施工實習時間較短,因此實習時只能觀察學習到某一施工環節的技術,地下工程施工技術的全貌卻難以掌握。3)學生實習準備工作不足,施工組織方法掌握甚少。施工實習時將學生直接派發到施工現場,去工地之前指導老師通常只向學生介紹工程的基本情況,對施工組織計劃的制定沒有要求。學生到了現場只是對實習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技術以及施工機械有了感官的認識,對施工組織管理方面的知識卻認識不到,或是認識到了但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因此學生在施工實習時對施工組織管理方面的知識收獲不多。4)現場鍛煉機會有限,實習效果有待提高。學生在施工現場實習時,很多情況下都只是旁站參觀,現場的技術人員會對學生所提問題進行講解,但考慮到安全問題,不會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機械設備,學生因沒有經驗也不會主動要求,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實習效果并不理想,收獲只是感官性的。究其原因,從學生角度因為其理論知識不夠扎實,指導老師需要加強監督,對企業來講,因為不確定學生畢業后是否留下,因此不會花費太多的成本和精力培養實習生。
2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樣本選擇及問卷調查設計。通過對其他院校在本專業施工實習中存在問題的歸納總結,并結合本校6級與7級該專業學生進行施工實習時存在的問題,整合起來進行調查問卷設計。問卷設計完成后先請位同學和教研室專業老師進行線下預調查,對預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聽取建議和意見后,完善調整設計,形成最終的線上調查問卷,見圖1。此次調查問卷的對象是我校6級與7級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學生,對于在校的8級、級和0級因為還沒有參與施工實習環節,因此不在此次調查的范圍。把線上調查問卷發送到6級與7級專業大群里,讓學生在線完成后提交,共收到5份有效問卷,其中占很大比例的是7級,因為6級學生已經畢業離校參加工作,參與度不高。對這5份問卷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目前我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施工實習教學環節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施工實習組織模式以分散實習為主,施工實習時間過短,0~1個月的占%,1個月~3個月的占44%,3個月~6個月的占2%。學生到實習單位的渠道64%以上通過指導老師介紹。學生去專業對口的地鐵隧道、地下硐室等地下工程施工實習的概率占4%,其余同學去的實習單位是一般對口或不對口的民用地下工程。實習單位對學生工作量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的占5%,學校對學生實習也只是進行定性考核。理論知識不扎實是實習時學生遇到的最大困惑,占%。實習過程中自己動手操作機械設備的只占%。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無任何薪酬的占46%,0元~00元薪酬的占17%,00元~0元薪酬的占1%,0元以上的占18%。實習時沒有關注學習現場施工組織與管理的學生占46%。學生對施工實習提的建議是:1)適當增長實習時間,因為時間過短現場學到的知識很有限。2)可以獲得一定的薪酬,有工資才有動力。3)有更多專業對口的實習單位,增加選擇的靈活性。4)實習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做出職業規劃,應加大力度去組織,動員提高學生實習的積極性。5)條件允許的時候采取集中實習,安排每個組有一個組長統籌安排工作和學校計劃,定期反饋問題,回校開展學習交流會。
3我校施工實習教學改革探索
不同學校有自己的專業特色,培養方案上也存在差異,因此,其他學校該專業的實習要求和模式不能直接借鑒,應結合學校該專業自己的特色開展施工實習教學研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從教學團隊、實踐理念、實踐模式、實踐管理、考核形式五個方面開展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施工實習系列改革,具體內容如下:
1)建立專業性強、與時俱進的教學團隊。教研室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選拔引進了多名專業對口、理論知識扎實、學術專精的年輕骨干教師。在完成平時教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學院鼓勵并支持我們到相關施工單位進行調研,參加學術會議,參觀典型地下工程的施工現場。同時,教研室已有多名教師出國訪學,學習了國外本專業相關的先進施工技術。因此,我們的教師團隊可以傳授給學生最新的施工方法與理念,讓學生的理論知識更扎實,有利于實踐學習的理解。
2)樹立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能力培育相結合的實踐理念。卓越的地下工程師,既要掌握地下工程施工技術,也要具備一定的施工組織與管理的能力。我們將學生的施工實習與施工組織設計相結合,在學生沒有去施工現場之前,布置施工組織設計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和問題去實習,實習期內不僅要關注學習施工技術方法同時還要學習施工組織與管理方面的知識。實習結束以后,學生不僅要交一份施工實習報告,也要交一份根據實習工程實際進行的施工組織設計。
3)拓展連貫綜合性的實踐模式。將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各個模塊連貫綜合起來,本著真題真做,一題到底的原則編寫綜合性實踐教學大綱。題目來源于實際地下工程,而這個實際工程同時也是學生認識實習、施工實習和畢業實習的場地。各個環節的課程設計如: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地下建筑結構設計、地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也是基于該實際工程設計,打破了原來各個課程設計獨立設題的習慣。各個課程設計是相互關聯的,最終為畢業設計服務,學生經過這樣連貫綜合性的鍛煉,一方面學習到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各個環節的聯系,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認識到整個工程的復雜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對地下工程整體性概念的認識。
4)強化實時過程控制的實踐管理。施工實習之前組織學生開好實習動員大會,明確實習任務和要求。將實習學生平均分配給教研室老師,實習期間學生由指派的老師全權負責。學生通過建立的微信群、釘釘群或QQ群以及電話等方式可以實時與指導老師聯系。指導老師會不定時檢查學生的實習狀態,監督學生做好實習記錄,不定時開展線上學習交流會。
5)全面創新考核模式。施工實習結束后,由指導老師和專業教研室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考核項目包括:出勤態度(20分)、實習日記(20分)、實習報告(20分)、實習答辯(30分)、實習單位評價(分),共0分。其中出勤態度、實習日記、實習報告由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實習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交上來的紙質實習日記和報告來評分,實習單位評價由施工現場的指導師父來打分,而實習答辯由專業教研室對參與實習的所有學生統一進行分組答辯,答辯中考察學生對實習項目施工工法的了解程度,通過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性以及對現場工法的熟悉程度來打分。各個項目的分數之和為該生最后的施工實習分數。按指導老師分組,同一個指導老師的學生為一組,進行施工實習海報的設計,學生通過海報的形式展示實習內容、實習見聞、實習收獲、實習感受等,學院積極支持舉辦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施工實習成果展,如圖2所示。圖2地下工程施工實習成果展通過這個考核模式,可以加深學生對專業培養目標的認識、提高專業認同感,進而促進學生熱愛專業、熱愛學習,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
4結語
通過分析其他高校在本專業施工實習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校組織兩次施工實習的教學實踐經驗,本文從教學團隊、實踐理念、實踐模式、實踐管理、考核模式五個方面開展了系列改革探索,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學生認識到施工實習的重要性,從而提升了參與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了鞏固,有力地促進了高素質城市地下空間工程人才的培養。
作者:李小瑞 李巧燕 李孝波 蘇占東 張宇東 陳曉冉 張明磊 單位:防災科技學院地質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