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山地質災害工程施工邊坡治理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地質層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容易發生不正常變化,導致地質災害頻發,危及到周圍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因此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是關系人們生產生活安全的大事。由于造成地質災害的因素多而復雜,且具有較強的突發性和不確定性,會導致礦山邊坡結構發生變化,失去原有的穩定性。所以加強對地質災害治理工作。
關鍵詞:地質災害;治理方法;地質工程
邊坡穩定問題是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中的常見問題,其治理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地質災害工程建設質量及施工質量的安全行。如果邊坡治理效果不理想,勢必會增加地質災害的發生幾率,影響到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效果[1]。所以工程相關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將邊坡治理問題放在首要位置來抓,采取針對性的治理措施,以期通過科學有效的治理,使邊坡穩定性達到工程建設標準[2]。
1邊坡穩定性
當邊坡礦層及礦體的坡高、坡角處于相對穩定的條件下,此時礦山邊坡內部結構足以維持邊坡的穩定效果,我們就稱其為邊坡穩定性。通常情況下,如果邊坡自身存在天然斜坡現象,或經人為處理后產生不合理的坡角,原有的坡高、坡角穩定條件發生變化,就會影響到邊坡穩定性,進而影響到地質工程質量及人員的人身安全[3]。
2影響地質災害中邊坡穩定性的因素
2.1礦層自身的礦體及土壤造成的影響
由于我國南北地區地質構造具有較大不同,對于不同地區所存在的礦山實際構造也會具有顯著差異,組成礦山的微量元素和其他成分千差萬別。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斜坡,其自身結構借助不同力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其粘結成的物理力學會對地質中的礦體、土壤本身的物理性質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此時邊坡處于穩定狀態。然而邊坡經過長期的日照、自然條件的侵蝕,自身的物質遭受破壞,其內部結構中的各種性質作用會削弱,力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會下降,此時礦層出現松動或者在外力作用下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2外部因素
外界環境中的自然因素,如風化、日照、水蝕等統稱為外部因素,由于板塊運動引發的地質變化現象則是造成邊坡失穩的重點誘發因素。同時也會造成礦體和土壤之間的作用力發生變化,使長期處于穩定的礦層在地質變化頻率增加的過程里,其內部存在的礦體和土壤之間的受應力波動急劇增加,當礦體內部活動打破氣其平衡條件時,就會出現大面積滑坡事故或地表坍塌。
3.1邊坡結構對穩定性的影響
當礦體內部原有的結構在外力的影響下發生不正常變化時,其內部平衡狀態將會被破壞,礦體內部結構出現松動現象,由此產生滑坡問題。所以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中,要結合影響邊坡穩定性的因素進行分析,針對邊坡礦(土)體的地質構造容易產生滑坡現象的邊坡作出相應的防范,重點做好以下幾點。①順坡結構容易產生滑動面。通常情況下,如果層面傾角小于地形坡腳,此時需注意層面和緩傾角的節理組合,當層面傾角變化幅度較慢時,還能滿足邊坡的穩定條件,所以此種狀態下邊坡處于穩定狀態,并且需注意邊坡被弱化的結構面抗剪強度極易引發其滑動方向變為軟弱面。②反坡結構雖然出現滑動面的幾率較低,但是由于形狀各異的結構面在組合過程中,其不同的力之間相互切割礦體,使得礦層內部結構的整體性遭到破壞,這時組合的反坡結構滑動面也具備了滑坡條件,容易產生滑坡;③圓弧形滑動面。由于礦體內部結構破碎,出現松散現象時,此時邊坡容易出現滑動面,因此在邊坡治理工程中,要根據邊坡的不穩定因素成因采取壓腳或是減荷措施來破壞圓弧形滑坡的形成條件。
3.2邊坡穩定性計算
對邊坡的穩定性進行計算時,需根據邊坡所處的環境及地質條件綜合考慮,將邊坡組滑力和下滑力的比值作為穩定系數K,來對邊坡的穩定性做出準確判斷。假設K=1,則邊坡屬于臨界狀態;如果K>1,則邊坡處于穩定狀態;如果K<1,則邊坡屬與不穩定的情況。其計算公式是:其中G是礦體重量;N是礦體重量在滑動面上的垂直分力;T是礦體重量在滑動面上的平行分力;F是滑動面的凝聚力;S是滑動面的面積;ω是滑動面的傾斜角;tan準是滑動面的摩擦系數。
4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中的滑坡治理方法
4.1加強防護設施的建設
結合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際需要,并根據邊坡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防護設施來提升滑坡治理效果。科學合理的防護設施在滑坡治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防滑擋土墻由于操作簡單,防護效果明顯,在滑坡治理過程中應用較為廣泛。通常情況下,擋土墻設置在滑坡段的下方,其目的就是當發生滑坡現象時,借助擋土墻來阻攔滑坡滑動時產生的沖擊,降低滑坡對人身和其他事物造成的危害。
4.2開展好山體排水工程的建設
在地質災害治理施工過程中,要根據礦山滑坡后邊坡失穩的程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排水處理,結合施工場地的情況選擇適宜的防護措施。礦山水文地質工程建設主要是針對地質災害發生后,對其相應區域內的積水進行及時有效的疏通、引流或排除。因此實現對礦山水文地質工程的科學規劃是降低礦山滑坡現象的有效方法之一。結合地質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利用截流、分流及改道等的方式,將水引到施工區域以外的安全地帶,最大限度的減少地表水對山體的侵蝕危害。
4.3加強對邊坡穩定性的處理
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對邊坡穩定的處理可進一步提升邊坡的穩定性。由于引發邊坡穩定性問題的原因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因此可根據邊坡穩定結構對邊坡穩定的影響來進行處理。
5結語
滑坡治理是工程地質災害中的重點治理內容,在具體治理過程中,需要結合造成邊坡穩定性的具體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根據邊坡的實際情況和不同區域的地質特征科學選取滑坡治理方法,從采取針對性的邊坡防護措施建設、加強對邊坡穩定性的處理、開展好礦山水文地質工程的建設等多角度入手,來為邊坡的穩定性創造條件,最大限度提升滑坡治理效果,進一步提升工程地質災害治理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趙藝潔.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中邊坡穩定問題及滑坡治理方法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8,(26):230.
[2]董國良,黨立平,廖文春.地質災害治理中邊坡穩定問題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22):47-48.
[3]霍力,張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中邊坡穩定問題及滑坡治理對策[J].低碳世界,2018(2):44-45.
作者:董世文 單位:甘肅煤田地質局一四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