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質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過程中優質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選取江西省人民醫院88例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8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為對照組(43例)和試驗組(4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輔導、健康宣傳、飲食指導等干預措施),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血透后88例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同時檢測干預前后患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水平,判斷血透后兩組患者的依從性。結果優質護理干預后SAS和SDS評分:對照組>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護理干預后BUN及血Scr:對照組>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試驗組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慮心理狀態,提高患者依從性,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優質護理;血液透析;心理評估
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慢性腎衰、急性藥物或毒物中毒的常見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通過人工腎內半透膜的滲透作用,清除機體代謝所產生的廢物,維持人體正常的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血液透析的成敗除了與護理人員的配合與護理有關外,更與患者的心理狀態密切相關,其主要變現為抑郁、焦慮、幻想、猜疑等[1]。因此,對血液透析患者除了采取常規護理外,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干預顯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對88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并檢測患者BUN和血Scr水平,評判患者依從性,旨在為提高護理方式,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及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江西省人民醫院腎內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8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8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為對照組43例和試驗組45例。對照組43例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2.5±10.27歲;試驗組45例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43.2±11.29歲。兩組患者均無智力及認知障礙,無精神疾患史。入選標準[1]:①規律血液透析3個月以上(每周透析2~3次),病情穩定,沒有感染、出血等并發癥;②智力正常,意識清楚,無精神病史;③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理解調查的內容;④自愿合作。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干預措施: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即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輔導、健康宣傳、飲食指導等干預措施,具體如下:①讓試驗組血液透析患者提前2小時達到血透室熟悉環境。②讓有經驗的護士與試驗組血液透析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治療中的感受,解決患者心理誤會和猜疑。③向患者宣傳血液透析及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④調動患者家屬,傾聽并疏解患者家屬的煩惱,做好患者家屬的指導與協調工作。⑤指導患者飲食與運動:向患者強調低鹽、低脂、優質動物蛋白攝入飲食,補充血液透析時營養成分的丟失,少吃豆制品及含鉀高的食品等。
1.2.2評估方法:由接受過心理培訓的專職護士負責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同時檢測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在整個護理過程中,觀察并評價其依從性。評價標準為:較好依從即在治療過程中嚴格或基本遵照醫囑;一般依從即有時不能遵醫囑,需護理人員督促;不依從即經常不遵醫囑,有抵制情緒[2]。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1.0軟件作統計學分析,數據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各組間差異采用方差分析。若方差不齊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的比較試驗組及對照組的心理狀態在入院時無顯著差異(P>0.05);優質護理干預后,試驗組的SAS和SDS評分較對照組均有下降(P<0.05),表明優質護理干預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BUN和血Scr水平的比較試驗組及對照組BUN和血Scr水平在入院時無顯著差異(P>0.05);優質護理干預后,試驗組BUN和血Scr水平較對照組均有顯著下降(P<0.05),表明優質護理能提高患者身體機能。
2.3兩組患者整個護理過程中依從性的比較試驗組在整個護理過程中依從性均較對照組好,表明優質護理能提高患者依從性。
3.討論
慢性腎臟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已經成為全球公共的健康問題[3]。目前,血液透析仍是治療終末期腎臟病(stage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方式,然而血液透析在治療腎臟病的同時也對CKD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巨大影響[3]。維持性血透患者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障礙,包括焦慮心理、恐懼心理、沉默抑郁心理、悲觀絕望心理等[4]。隨著醫學的發展,血液透析治療的目的已從單純的維持和延長生存時間提高到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而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擁有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前提[5]。因此,對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優質的護理措施顯得異常重要。本研究顯示,剛入院的血透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及抑郁心理。對照組心理狀態在試驗前后并無較大改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接受優質護理的試驗組較對照組,在入院和出院時SAS和SDS評分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優質護理對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有積極的作用。表2顯示,試驗組出院時BUN和Sc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經過優質護理的患者焦慮及抑郁心理有所改善,機體狀態得到提高。表3顯示,試驗組在整個護理干預過程中的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說明試驗組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且優質的護理能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優質的護理能積極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及抑郁的心理狀態,提高身體各機能及依從性,不僅增強了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更能提高患者血透后的生活質量。
作者:徐文琴 楊莉麗 朱樂園 單位:江西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