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質護理在胃出血患者中的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醫療環境的改善,患者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優質護理服務”在臨床各大科室開展,提高護理質量[1]。暴飲暴食、飲食過冷過熱、長期食用刺激性食物及飲食不規律等極易引發急性胃出血。臨床表現為消化功能紊亂、胃痛、便血或嘔血等,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急性胃出血臨床常采用手術方法治療,而在術后給予良好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術后早期康復。本次實驗分析并探討優質護理在急診胃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結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急診科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胃出血患者80例。經臨床檢查證實為胃出血,其中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44例、消化性潰瘍31例,胃癌5例,無嚴重心內科合并癥、意識障礙等。在患者自愿和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的基礎上,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間的一般數據對比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展開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心理護理患者通常因突發性嘔血或便血等狀況而產生焦慮、緊張情緒,甚至出現瀕死感,嚴重影響預后。護理時采取安慰與鼓勵性語言進行心理疏導[2],耐心向患者講解該病基礎知識、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提高其護理配合度。
1.2.2呼吸道護理選擇腳高頭低方式,改善顱內循環。保證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防止嘔血時吸入血液,在嘔吐時選擇頭偏向外側,可實時氧氣吸入。
1.2.3止血護理一般選擇胃底、食管中段、食管下段的三腔二囊管進行止血,在放氣30min后,再行注氣,防止黏膜受壓較長,導致缺血性壞死。用水對胃腔管進行沖洗,沖洗2h,防止血凝塊將孔洞堵塞。另外,還需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嘔吐、腹脹、惡心、腹痛等癥狀,如果有這類情況,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處理,以提高護理效果。
1.2.4用藥護理遵醫囑讓患者按時按量服藥,教會患者自行觀察藥效、不適癥狀等情況,一旦出現異常,盡早告知醫師處理。
1.2.5環境護理提供適宜的治療環境,減少外界其他不良因素刺激(如溫度、周圍的患者吵鬧等),讓患者安靜的休息,使其術后能處于較好的情緒狀態。
1.2.6健康宣教在整個護理中,還就有關的注意事項、基礎知識等進行健康教育。為了發揮患者家屬在護理中的作用,還針對家屬進行了專門的護理宣教,以提高家屬的護理能力,從而更好地發揮親情護理的作用。
1.3療效評價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止血情況,計算止血成功率。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和護理后的止血情況見表1。觀察組僅有3例患者出現再出血,對照組有11例患者出現再出血。觀察組成功止血例數37例,對照組成功止血例數29例。兩組的成功率分別為92.5%和7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胃出血是急診科的常見病之一,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轉變,急性胃出血的發病率正在逐年增高[3]。在急性胃出血的治療中,多數患者需行手術治療,術后的有效護理越來越受到患者及護理人員的重視,因此,探討更為有效的護理服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對醫患和諧關系的建立有促進作用。隨著優質護理理念的逐步發展,尤其是在實踐中的運用,我院開始積極探索優質護理在急診胃出血患者中的護理價值。本研究中,觀察組再出血例數有3例,止血成功率為92.5%,常規護理的患者其止血成功率為72.5%,這表明優質護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止血效果,預防患者再出血的發生,為患者的預后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綜上所述,對急診胃出血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效果優于常規護理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碧波.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病房降低紅燈率的方法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9):787~788.
[2]李小莉.急診胃出血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93~94.
[3]李勤.急診治療急性胃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3):130~131.
作者:陳雪英 吳晶晶 單位:江蘇省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