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門診處方藥物使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曹偉靈,盧薦生,安文偉,黃艷平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06年門診藥物使用情況,促進臨床用藥水平提高。方法隨機抽取我院門診處方22640張,對處方平均金額、注射劑使用情況、用藥品種數、每100張處方抗菌藥物使用率、不合理用藥情況等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在每100張處方中,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為58.47張。不合理用藥處方2540張,占抽查處方19.19%。結論我院門診不合理用藥情況仍然存在,應引起臨床醫師和藥師重視,且藥師應該在審核處方上發揮作用,以促進合理用藥。
【關鍵詞】抗菌藥物;處方;不合理用藥
隨著抗菌藥物越來越廣泛使用,我國醫院抗感染藥的支出一直位居榜首,僅2000年我國抗感染藥的支出就達345億元人民幣[1]。有關數據顯示,深圳已成為全國甚至全世界細菌耐藥率最高的地方,專家稱,如果濫用抗菌藥物的情況繼續泛濫,終有一天會導致細菌對所有抗菌藥物都產生耐藥[2]。
我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病員病種復雜,藥品品種繁多,為促進藥物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避免抗菌藥物的濫用,筆者隨機抽取了2006年門診處方,對用藥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2006年每月13、14日的門診西藥處方共22640張,包括門診的兒科、內科、外科、婦產科、急診科、皮膚科、五官科、中醫科。采用計算機分析方法對處方平均金額、注射劑使用情況、用藥品種數、每100張處方抗菌藥物使用率、不合理用藥情況等指標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基本情況
2.1.1處方金額處方平均金額為95.48元。各科室平均處方金額見表1。表1門診各科室平均處方金額
2.1.2藥品注射劑的使用情況在檢查的22640張處方中,使用注射劑的處方32.91%。各科室使用注射劑的處方比例見表2。表2門診各科室使用注射劑處方數統計
2.1.3處方用藥品種數用藥品種數1.27~3.41種。部分科室處方用藥品種數分布見表3。表3門診各科室處方用藥品種數分布
2.2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2.2.1一般情況在每100張處方中,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為58.47張。每100張處方,使用抗菌藥物處方排序是:兒科(83.51張)、急診科(74.66張)、五官科(67.24張)、內科(52.63張)、外科(45.95張)、婦產科(45.67張)、皮膚科(21.26張)、中醫科(9.87張)。
2.2.2聯合用藥情況在處方中,聯用兩種抗菌藥物處方1950張,占處方總數15.43%;聯用三種抗菌藥物處方230張,占處方總數1.82%;聯用四種抗菌藥物處方10張,占處方總數0.08%。
2.3不合理用藥
2.3.1不合理用藥的判斷標準根據藥品的說明書,判斷藥品的用法用量是否合理;根據《新編藥物學》(第16版)判斷藥品使用是否合理。
2.3.2不合理用藥情況不合理用藥主要表現在抗菌藥物使用上。不合理用藥主要反映在抗菌藥物用藥方案不合理、聯用與配伍不合理等,見表4。表4不合理用藥分類統計
3分析
3.1處方用藥品種數1.27~3.41種。《2005年北京地區12家大型醫院運行及管理情況綜合檢查結果》顯示,門診處方用藥品種數1.8~2.75種,說明我院的用藥品種數高于北京地區水平。處方用藥品種數前3位:急診科、兒科、皮膚科。其中急診科平均用藥品種數為3.41種、兒科平均用藥品種數為3.32種。急診科使用6種藥品以上的處方390張,占13.36%,兒科使用6種藥品以上的處方300張,占15.96%。根據藥代動力學,藥品聯合使用的品種數越多,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會隨之增加,建議醫師們在使用藥物時,以簡單為宜,避免對患者身體造成危害。
3.2在每100張處方中,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為58.47張。在《2005年北京地區12家大型醫院運行及管理情況綜合結果》中,每100張門診處方中使用抗菌藥物處方為27.03張,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的比例明顯增高,說明存在有抗菌藥物濫用現象,建議我院加強抗菌藥物使用管理。
3.3抗菌藥物用藥方案不合理
3.3.1用法用量不合理。藥物的劑量與藥物的毒性、不良反應密切相關,不恰當的劑量往往可導致治療的失敗或毒副作用的發生。如羅紅霉素150mgpotid,劑量偏大,羅紅霉素除具有半衰期長的特點外,還具有較長的抗菌后效應(PAE),PAE與劑量呈明顯的依賴關系,臨床中可采用每日1次的安全有效的給藥方案[3]。
3.3.2使用療程不當。門診用藥療程過短已成為普遍現象,如抗生素只有1次或1天的使用時間,明顯用法不當,由此造成劑量不足,達不到治療效果,同時還容易導致耐藥性的產生。
3.3.3治療方案優化不當。如阿奇霉素(靜滴)+羅紅霉素(口服)或左氧氟沙星(
靜滴)+諾氟沙星(口服),存在口服藥物選用不當的問題。醫師的本意是采取序貫療法,但要獲得序貫治療的成功,在藥物選擇上必須注意口服藥物與注射藥物有相當的抗菌譜和抗菌活性,半衰期相同或相似[4],上面兩種聯用,建議選用口服劑型的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
3.3.4口服給藥時未考慮食物的影響。食物往往會延緩或減少口服藥物的吸收,如頭孢氨芐的空腹吸收率高達90%;頭孢克洛與食物同用時,血藥峰濃度僅為空腹的60%左右;進食后頭孢拉定、羅紅霉素吸收率也減少。
3.4藥物間相互拮抗
3.4.1繁殖期殺菌劑與快速抑菌劑聯合使用:如處方頭孢呋辛鈉(靜滴)+羅紅霉素膠囊(口服),兩者合用療效可能下降。因為頭孢呋辛鈉是Ι類繁殖期殺菌藥,常被選用于治療耐β-內酰胺類菌株感染,當與Ш類速效抑菌藥大環內酯類羅紅霉素合用,羅紅霉素可降低頭孢呋辛的效價。但目前學術界對此尚有爭議。如需聯合使用,在給藥順序上先給殺菌劑,間隔一段時間后再給抑菌劑,可避免拮抗作用的發生。
3.4.2微生態制劑與抗生素聯用:如金雙歧片與頭孢克洛干糖漿。金雙歧片含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糞類球菌,此三聯活菌對抗生素均敏感[5],與抗生素合用時會滅活或抑制,影響療效。必須合用時應間隔2~3h為宜,因此在醫師處方和藥師調劑時應向患者或患者家屬交待清楚。
3.4.3胃腸道黏膜保護劑與抗菌藥物聯用:如處方:蒙脫石散(肯特令)+鹽酸左氧氟沙星。鹽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吸收完全,口服有腹部不適,或疼痛、腹瀉、惡心、或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而蒙脫石散對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強的覆蓋作用,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性和局部止痛效果。為避免兩種藥物的相互影響,建議兩種藥物分開服用,即飯前1h服用蒙脫石散,飯后1h服用鹽酸左氧氟沙星[6]。
3.5其他不合理的配伍
3.5.1大環內酯類與氨茶堿聯用:兒科處方常丙酸交沙霉素顆粒+氨茶堿片聯合使用,前者可抑制氨茶堿的正常代謝,兩者聯合使用可致后者血濃度異常而致中毒。聯用時應注意氨茶堿使用的劑量。
3.5.2理化性質的不合理配伍:從理論上來講,青霉素的水溶液在pH6.5時較穩定,高于8或低于5時水解加速極易失效,而葡萄糖溶液的pH一般低于5,所以將青霉素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未必妥當[7]。
我院的門診處方藥物使用較為規范,但還是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特別是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但會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會影響疾病的病程及預后,嚴重者可使患者致殘、致死。因此,安全、合理、經濟、有效地使用藥物意義重大,藥師應該在審核處方上發揮作用,以促進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
1制止抗菌藥物濫用已刻不容緩.產經網-中國醫藥報.
2濫用抗生素之痛.南方都市報,2005-3-9.
3李景蘇,蔡長春,馮超英.抗生素后效應在臨床給藥方案中的合理用藥.醫藥導報,2004,23(1):58-59.
4鄭慧麗,朱妹琴,劉奕芳,等.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中國藥師,2002,5(5):294-295.
5王君耀,趙峰.3種微生態制劑與常用抗菌藥物的作用.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3,23(7):419.
6馬洪峰,李慶.蒙脫石散對鹽酸左氧氟沙星體外吸附的影響.中國藥師,2004,7(7):538-539.
7張永信.小兒細菌性肺炎常規使用青霉素和氨芐青霉素是否合理.中級醫刊,1994,29(4):60.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