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良惡性甲狀腺結節的影像學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甲狀腺結節(thyroidnodule)是內分泌系統常見病,是各種原因導致的甲狀腺內出現一個或多個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觸診發現一般人群中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為3%~7%,而高清晰超聲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達19%~67%,其中惡性結節為5%~15%[1]。近年來甲狀腺結節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甲狀腺癌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2],甲狀腺結節良惡性評估對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評估甲狀腺結節良惡性、減少非必要手術和穿刺、降低醫療成本、減少醫療風險尤為重要。目前臨床上有多種手段可評估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細針抽吸活組織檢查是有效的鑒別方法,但因其存在一定假陰性率、有創性、患者依從性差等,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無創手段包括CT、MRI等,CT可以了解腫瘤對周圍組織的侵犯情況,但影像學表現有一定的重疊,造成診斷困難[3],MRI因價格昂貴而無法在臨床廣泛開展。甲狀腺超聲具有無創、高分辨率、高效價比、便捷等特點,目前推薦其作為評價甲狀腺結節性質手段之首選[4]。為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900例甲狀腺結節術后患者的臨床資料和影像學特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01年1月—2014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900例甲狀腺結節術后患者的資料。納入標準為行甲狀腺結節切除術并有完整病歷資料,排除合并甲狀腺其他疾病、垂體、腎上腺等疾病者。其中男224例,女676例。依據病理結果分為甲狀腺癌組198例(22.0%),甲狀腺良性結節組702例(78.0%)。甲狀腺癌組包括甲狀腺乳頭狀癌191例,甲狀腺濾泡狀癌4例,髓樣癌2例,未分化癌1例;甲狀腺良性結節組包括腺瘤性結節性甲狀腺腫284例,結節性甲狀腺腫276例,甲狀腺腺瘤142例。
1.2研究方法采用單中心回顧性研究方法分析患者資料,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甲狀腺超聲、甲狀腺功能七項〔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hyroidglobulinanti-body,Tg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hyroidperoxidaseanti-body,TPO-Ab)、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e,FT3)、游離甲狀腺素(freethyroxine,FT4)、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T3)、甲狀腺素(thyroxine,TT4)〕等方面的特征。甲狀腺超聲采用PhilipsUltrasoundiU22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0MHz。甲狀腺功能七項利用ADVIACentaurXP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西門子股份公司),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其參考范圍分別為TgAb0~60.0U/ml(>60U/ml為陽性)、TPO-Ab0~60.0U/ml(>60U/ml為陽性)、TSH0.4~6.7mU/L、FT33.5~6.5pmol/L、FT410.0~23.0pmol/L、TT30.9~2.7nmol/L、TT458.1~165.2nmol/L。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或經對數轉換后近似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兩組患者性別、病程及甲狀腺區疼痛、壓迫感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年齡、進行性增大癥狀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甲狀腺超聲結果比較兩組單發結節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邊界欠清晰、形態欠規則、結節性質、回聲、結節直徑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甲狀腺癌組實性結節比例、低回聲結節比例、結節直徑≤1cm比例高于甲狀腺良性結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79.606、93.215、57.189,P<0.05)。
2.3甲狀腺功能七項結果比較兩組TgAb、TPO-Ab陽性率及TSH、TT4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FT3、FT4、TT3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甲狀腺結節是臨床常見疾病,病因分類為增生性結節性甲狀腺腫、腫瘤性結節、囊腫、炎癥性結節。甲狀腺結節有良性惡性兩類,甲狀腺良性結節包括結節性甲狀腺腫、腺瘤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甲狀腺惡性結節即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有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惡性淋巴瘤、轉移癌及其他,以甲狀腺乳頭狀癌為主。甲狀腺癌病因主要為電離輻射、低碘與高碘、癌基因及生長因子、性別與雌激素、家族因素等。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直接影響到治療方法的選擇,手術、內分泌、放射性碘治療是甲狀腺癌傳統的治療手段,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主要手段,但手術費用高、存在多種并發癥,所以術前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尤為重要。甲狀腺結節患者多無癥狀和體征變化,多在無意或體檢時發現而就診。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病程、甲狀腺區疼痛、壓迫感發生率無差異;甲狀腺癌組進行性增大癥狀發生率較甲狀腺良性結節組低。因此臨床癥狀對甲狀腺結節轉歸及預后的判斷意義不大。
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結節多見于女性,與文獻報道一致。兩組患者性別無差異,提示性別因素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預測意義不大。Kung等認為,甲狀腺結節好發于女性,這與女性在妊娠、哺乳和月經期甲狀腺素的需要量增加以及內分泌的周期性變化有關,至于雌激素是否直接作用于甲狀腺尚不明確,甲狀腺結節患者隨著年齡增長甲狀腺結節逐漸增加,隨后逐漸下降,考慮與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Batawil等[6]卻認為,男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惡性可能性大。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癌組邊界欠清晰、形態欠規則、實性結節比例、低回聲結節比例均高于甲狀腺良性結節組,提示甲狀腺結節邊界欠清晰、形態欠規則、實性結節、低回聲結節惡性率可能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癌組結節直徑≤1cm比例高于甲狀腺良性結節組,與Moon等的研究結果一致。Cappelli等研究顯示,甲狀腺結節直徑≥1cm的惡性率略高于直徑<1cm者。Saiegh等主張,甲狀腺結節直徑>1cm者需手術治療。Wharry等主張,甲狀腺結節直徑≥4cm者需手術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癌組患者年齡較甲狀腺良性結節組年輕。隨著檢測手段的提高,人們參加正常體檢的意識增強,因而有些惡性結節能在早期被發現并切除,從而導致結節直徑偏小,手術年齡偏小,而對于部分患者,在確定為甲狀腺良性結節后可能選擇隨訪觀察而不是手術切除,因此可能導致結節直徑偏大,手術年齡偏大,故單憑結節直徑或者年齡不能判斷甲狀腺結節良惡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癌組患者實性結節比例較甲狀腺良性結節組高,與文獻報道一致[4]。有學者認為,甲狀腺癌和甲狀腺良性結節均以實性結節為主,很難通過甲狀腺實性、囊性或者囊實性來鑒別其良惡性。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癌組TSH水平高于甲狀腺良性結節組,考慮TSH可能參與了甲狀腺的惡性病變,Haymart等[11]認為,TSH生物活性作用導致甲狀腺癌的發生。TSH是一種由腺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生長因子,有促進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增生、甲狀腺激素合成及釋放的作用,TSH分泌過多,促進環磷酸腺苷(cAMP)的合成,激活cAMP依賴性蛋白激酶信號轉導系統,促進表皮生長因子介導的細胞增殖,減少轉化生長因子β1的產生,刺激甲狀腺細胞生長,增加腫瘤發生的危險[12]。但也有文獻認為,TSH與甲狀腺癌無相關性,TSH不能作為判斷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指標[13]。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癌組TgAb、TPO-Ab陽性率較甲狀腺良性結節組高。有文獻報道,TgAb是甲狀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也有文獻認為,TPO-Ab基因的突變和一些甲狀腺癌的特異性因子相互作用與甲狀腺癌的發生相關[17]。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癌組TT4水平較甲狀腺良性結節組低,考慮與甲狀腺癌組TSH較高反饋抑制TT4有關;兩組FT3、FT4、TT3無差異,可能與多重影響因素有關,甲狀腺功能的測定受檢驗方法、不同批次化學試劑、隱匿性甲狀腺疾病、樣本量等多種不可避免的復雜因素影響,統計結果可能存在偏差。
總之,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逐年增加,術前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尤為重要,對于超聲提示邊界欠清晰、形態欠規則、實性、低回聲,甲狀腺功能提示TSH水平、TgAb、TPO-Ab陽性率較高的甲狀腺結節惡性可能性大,應高度關注。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病例數量有限,單中心研究,這有可能會影響統計結果,需要今后進一步行大樣本、多中心及前瞻性臨床研究,以進一步探討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為臨床判斷甲狀腺結節患者轉歸及預后提供依據。
作者:于亞靜 楊彩哲 王良宸 陳瑩 王敏 王璐寧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