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本科計算機課程改革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是2015年國家教育發展的重要舉措,高校轉型首要是課程改革,本文針對醫學院校的計算機課程進行了現狀和問題分析,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評估和實驗實訓建設等多方面探討高校轉型過程中計算機課程改革的內容,對新形勢下計算機課程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
高校轉型;教育改革;計算機教育
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指出我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為現代化建設做出巨大貢獻。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中的問題和矛盾更加突出:教育同質化傾向嚴重,本科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低,生產一線技術型、應用型人才資源短缺,教育與需求脫節等。大力推進高校轉型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充分體現了中央對轉型發展改革的高度重視,為“十三五”時期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地方性醫學院校將完成由醫學學歷教育型向應用技術型和醫學職業類型的轉變,根據所服務的的區域和醫療行業發展的需要制定改革的具體步驟,實現醫學技能教育服務于社會需求的回歸。其轉型涉及高校的管理體系、專業體系、課程設計以及教師結構等,是全方位的系統工程。醫學本科計算機課程就是其轉型改革的一項基礎性內容,本文重點關注醫學院校計算機課程的現狀和轉型改革的內容及策略。
1醫學本科計算機課程現狀及問題
醫學本科計算機課程是醫學院校的基礎性課程,其教學目標是使醫學院校的學生了解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以計算機為載體的輔助性應用等。目前,根據國家教育大綱的要求,醫學院校的計算機課程主要包括3個大的方面: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基礎知識;以辦公自動化應用為主的計算機應用教育和以計算機數據存儲與管理為主的計算機數據庫應用教育。其教學對象以大一、大二低年級學生為主,還包括部分研究生教育。其教學形式為傳統課堂和實驗的集中教學。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醫學本科計算機課程教育積累了很多經驗,但也不斷出現不足和問題,尤其是在醫學院校轉型改革的過程中這些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主要包括:計算機教學以教師為主、以教學大綱內容為主,沒有體現醫學院校學生對計算機相關知識的需求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內容相對陳舊,趕不上計算機發展的速度,很多醫學院校在講WindowsXP操作系統的時候Windows10已經推出;課程內容單一,所有專業內容一樣,沒有考慮到不同專業對計算機的不同需求。醫學影像專業需要較多的計算機圖像處理知識,健康管理專業需要有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內容;大部分學生以考試和通過國家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為目標,不關心所學內容與自己專業的結合度和自己專業的未來需求。醫學院校計算機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計算機課程是醫學院校學生的基礎性課程,計算機技能也是未來醫務工作者的基礎性技能,更是更好的學習、實施醫學技能的輔助,醫學院校要實現轉型改革,計算機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2高校轉型改革過程中醫學本科計算機課程改革
高校轉型工作在全國試點型的實施,醫學院校轉型也在逐步展開。鑒于醫學院校計算機課程現狀,其轉型過程中的課程改革包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改革、以未來計算機技能需求為指導的教學內容多樣化改革、實現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建立新形式下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加強實驗實訓與未來應用的銜接。
2.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改革高校改革的目標是實現醫學院校由學歷教育向應用型教育轉型,其轉型改革也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改革轉型的實現以未來實際醫學工作中的技能需求為培養目標,實現針對性教學。這就要求改變傳統的以國家教學大綱內容為主和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更多地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為主導、以學生未來技能需求為內容改革組織課程。課程改革理念的轉變具有主導性是改革的基礎。
2.2教學內容多樣化改革醫學生未來工作中對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包括基礎性技能(如計算機軟硬件基礎和辦公自動化內容)和多樣化的應用(如醫學影象專業學生需要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能,醫學管理專業需要地信息系統技能以及學生自身發展需要的個性化技能需求)。高校轉型以學生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勢必要求計算機教學改革實現內容的多樣化。多樣化的形式主要體現在廣泛的計算機基礎技能培養和專業性的、小范圍的定制教學上。朱婷婷在“醫學院校研究生計算機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中指出醫學院校計算機教學的內容的辦公模塊,醫院信息系統模塊和應用模塊的多樣性組成。
2.3實現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是高校教學的主要形式,其在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但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和先進教育理念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不斷出現。高校轉型過程中學生成為教學主體,技能性教育成為主導,而傳統教學形式以教師為主導忽視學生的差別,抑制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計算機應用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講授式教學難以適用。實現多樣化教學是高校轉型過程中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必要之路。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在線學習、虛擬網絡學習共同體等新型教學形式的出現,也使計算機多樣化教學成為可能。
2.4建立新形勢下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教學效果評價和分析是教學改革實施的驗證和輔助。教學效果評估可以指出計算機相關課程的目標是否正確、內容是否合理、過程是否嚴密和學生的技能掌握程度,是計算機教學的一面鏡子。高校轉型下醫學院校的計算機教學內容得到了擴充,教學形式實現多樣化,這也給計算機教學效果評價帶來了挑戰。適用計算機教學轉型就要建立新型式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包括:傳統的卷面考核,技能應用實踐驗收考核,學生學習氛圍調查分析、自主學習跟蹤考核等。要設置具體、全面的考核量化指標實現教學效果評價的可靠性和科學性。
2.5加強實驗實訓高校轉型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能教育成為主導,計算機技能培訓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計算機課程的實踐環節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如何加強實驗實訓被計算機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
3結語
高校轉型是國家教育發展的宏觀政策,是解決高等教育存在問題的必然之路。計算機課程是醫學院校的公共基礎型課程,也是現代社會人人都需具備的基本技能。人人都離不開計算機,作為未來的醫務相關工作者更應該結合自身需要了解掌握相應的計算機技能。高校轉型的過程中醫學院校計算機課程如何才能實現由學歷教育到應用型教育的轉變成為計算機教學研究的新問題,本文分析目前醫學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和問題,并結合高校轉型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評估等多方面探討計算機改革的內容,其研究對高校轉型過程中計算機課程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孫粵文.新常態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轉型應用技術類高校論析[J].高等農業教育,2015(6).
[2]袁占花,李祥生.醫學專業計算機課程設置的研究與探討[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9(5).
[3]楊勇等.高校醫學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學研究[J].陜西教育,2011(11).
[4]朱婷婷.醫學院校研究生計算機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12(5).
[5]鈕靖,郭瓊.基于提升醫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的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1).
作者:趙慧 單位:錦州醫科大學 公共基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