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生本科教育實踐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調查對象為本校臨床醫學專業四年級某班學生,共調查46名。在以社區為導向的全科醫學知識教育課程結束后,以無記名自填式問卷調查方法,收集學生對在本科階段開展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必要性、及時性的態度,以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資料輸入計算機以Epi建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調查結束后組織授課教師就開展全科醫學教育的體會以及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專題討論。
2結果
2.1學生對目前全科醫學知識教育體驗學生對在本科階段進行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必要性認識上,28.3%的人認為非常必要,52.2%認為有必要,15.2%認為沒有必要,另有4.3%的人認為無所謂。對目前開展全科醫學知識教育時機選擇態度,有43.5%的學生認為正是時候,19.6%認為落后,30.4%認為超前,有6.5%未表明觀點。在對教學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認識上,教學設施與方法、教材、師資、教學基地問題分別占30.4%、23.9%、23.9%、21.7%。其中有73.9%的學生認為我們的教學設施與方法一般,10.9%感到滿意,15.3%感到不滿意;對教材的滿意度調查顯示,54.4%對選用的教材不太滿意或不滿意,43.5%的學生認為選用的教材一般,1人(2.2%)對選用的教材滿意;對目前教學師資滿意度的調查顯示,78.3%的學生認為較滿意或滿意,21.7%的學生不滿意;52.2%的學生認為開設實驗課很有必要,45.7%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有1人認為沒有必要。
93.5%的學生認為實驗課內容應增加社區參觀或見習。盡管教學中存在上述種種問題,教學效果總體評價中73.9%的學生認為基本達到或部分達到了使學生了解全科醫學的思想、觀念、原則及其核心知識與技能,培養對全科醫學興趣的目的,但有26.1%的學生認為目前教學尚難以達到該目的。87.0%的學生認為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學過程中理論脫離實際,其次為教學工具落后等,占13.0%。
2.2授課教師對實施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體驗在專題討論會上教師就目前全科醫學知識教育形勢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認為全科醫學作為一門新的綜合性臨床醫學專業學科已經得到認可,本科階段是醫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此時開展全科醫學知識教育對啟發學生對全科醫學的興趣、引導更多的醫學畢業生將來從事全科醫療服務意義重大。就目前全科醫學知識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他們的體會是:教學中理論脫離實踐問題表現較為突出,盡管備課很認真課前收集了大量資料并增加案例教學等內容,仍難以避免內容枯燥之嫌。雖然不少學生認為教學中主要問題是教學設施與方法問題,但教學設施與方法和教材、師資、社區教學基地之間密切相關,因此他們認為后三者是導致教學中理論脫離實踐的主要原因。
首先,教材內容較為空泛不夠深入,一些內容與相關學科尤其是臨床其他專業學科之間存在較多的重復,這與學生的體會相似。其次,授課的師資主要從事理論教學,即使通過短期進修、不定期社區見習等形式來增加臨床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但目前尚難以做到教學中與臨床有機結合。第三,本地區社區教學基地建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現有全科醫療從業人員的服務資格、服務理念和態度、服務模式等與合格社區教學基地師資的要求之間還有相當的距離。盡管學校也認為教學中應安排社區實習和見習內容,基于上述現實,增加此項實驗教學內容還需要時間。
3討論
全科醫學作為一個醫學專業學科,其建立(1968年)至今不到40年,而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的歷史更短,直到1999年衛生部召開了全科醫學教育會議,才正式確立了全科醫學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1]。當前,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全科醫生都明顯不能滿足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需要,無法滿足人們群眾對衛生服務的需求[2],因此,發展全科醫學教育,培養全科醫生是當務之急。從師生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認識來看,教學設施與方法、教材、師資、社區教學基地建設問題都具重要性。
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學中理論脫離實際問題,這與教材、師資以及社區教學基地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密切相關,筆者分析有以下幾點主要原因:①師資的知識結構主要是以預防醫學知識為主,在經過短期全科醫學方面的知識培訓后承擔該門課程的教學。沒有經過規范化全科醫學培訓,也沒有全科醫療的實踐經驗,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在所難免。在當前開展本科生全科醫學知識教育已得到普遍認同的時機,培養優秀的師資是保證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目前合格的全科醫學教師為數不多[4],要做到讓真正的全科醫生講授全科醫學課程還需要時間。這不僅對本科階段全科醫學知識教育,而且對各種層次和類別的全科醫學教育和培訓都同樣重要。②教材中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忽略。目前國內有關全科醫學及社區醫學方面的專業書籍數量在不斷增加,但其中適用于本科生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教材較少。
調查發現有半數學生對選用的教材不太滿意或不滿意,師生普遍感覺到教材內容較空洞。因此,教材建設亟待加強,好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不僅對教師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其本身就能起到激發和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③社區實習或見習也是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全科醫療站參觀或見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切身體會全科醫生的工作方式和環境,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全科醫學的概念、獨特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價值觀等理論課中學習的內容。研究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師生認為開設實驗課是有必要的,而且實驗課中應增加社區參觀或見習內容。但由于本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全科醫療站的服務仍以醫療為主,無法體現“防、治、保、康”一體化的全科醫療服務特點,實驗課中沒有安排社區參觀和見習內容,這也使學生感覺到理論與實踐脫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全科醫療站的現實情況,無論對老師還是學生來說,都限制了其獲得對全科醫學的感性認識。因此,要解決教學中的理論脫離實際問題,必須加強社區教學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