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兒哮喘患者中PDCA護理模式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對PDCA護理模式在小兒哮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方法從本院選擇78例哮喘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時間為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并分別采用一般護理與pdca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對比兩組的肺功能指標與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患兒的FEV1、FVC以及PEF均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患兒的身體狀況、鍛煉功能、日常生活以及心理狀況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將PDCA護理模式運用于小兒哮喘患者中,不僅能有效改善患兒肺功能指標,還能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PDCA護理模式;小兒哮喘;應用效果;護理質量
小兒哮喘屬于兒科常見病,該疾病的主要特點是病程長,且容易反復發作,一般而言,患兒發病時會感到胸悶、氣促、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對其健康與生活質量構成較為嚴重的影響[1]。與此同時,大多數患兒年齡相對較小,尚未意識到臨床治療對其身體康復的重要性,導致患兒在治療的過程中積極性與配合度不高,治療效果自然難如人意[2]。由此可見,臨床護理在小兒哮喘治療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就PDCA護理模式在小兒哮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78例哮喘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所有患兒均未患有其他系統并發癥,且本次研究已經獲得了倫理委員會許可。其中,對照組患兒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齡(7.26±1.05)歲,平均病程(2.98±1.25)年;觀察組患兒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齡(6.88±1.57)歲,平均病程(3.47±1.66)年。兩組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給予兩組患兒祛痰、抗炎、解痙等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宣教,以此不斷提高其治療的配合度,最終保證患兒能盡快恢復健康。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PDCA進行護理,具體分為以下4個步驟:①計劃:首先,院方可根據兒科的醫護人員的人數與職責分工情況成立一個護理小組,并讓兒科護士長擔任護理小組組長。隨后,組長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學習與培訓,加深其對小兒哮喘的了解與認識,從而讓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能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患兒進行干預,以此提高護理的效果。除此之外,組長應連同小組成員進行分析討論,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具體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檢查護理等,并將護理方案交由院內專家查看,從而不斷提高護理計劃的可行性、針對性以及有效性。②執行:組長整理出護理計劃方案之后,應及時發給組員,并要求其嚴格按照護理計劃中的內容對患兒進行護理干預,確保護理的質量與效果。如護理計劃涉及健康宣教,則護理人員應耐心、詳細告知患兒家屬小兒哮喘出現的原因以及具體的治療方式,并通過手把手指導的方式幫助家屬盡快掌握霧化吸入的正確操作方法。又如患兒出現咳嗽情況時,護理人員應及時幫助其翻身、拍背、祛痰,以緩解患兒的不適,并通過密切關注其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了解其治療情況。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的年齡與身體狀況為其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并鼓勵其持之以恒進行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與免疫力,從而有效緩解胸悶、氣喘等癥狀。③檢查: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后,護理人員應通過全天輪班的方式對患兒的病情進行關注,并重點分析護理措施實施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與完善,以此提高護理的效果。同時,組長應不定時對護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并定期召開交流會,就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進行分析,并通過討論找到合適的整改辦法。④處理:在采取護理措施進行干預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兒及家屬對護理模式的意見,并就存在的問題與家屬進行研究分析,及時調整護理方案與護理計劃,并適時對前期的護理過程與護理效果進行總結分析,隨后再根據現實需求適當調整護理目標,從而不斷對護理工作的內容進行細化,以此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促使其早日恢復健康。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包括兩組護理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量(FEV1)以及呼氣峰值流速(PEF)。與此同時,對比兩組的生活質量情況,具體分為身體狀況、鍛煉功能、日常生活以及心理狀況,每項內容總分均為5分,分數越低,則表明患兒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20.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c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FEV1、FVC以及PEF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兩組的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身體狀況、鍛煉功能、日常生活以及心理狀況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3討論
小兒哮喘屬于臨床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患兒的支氣管處發生炎癥反應,從而導致呼吸道出現狹窄、阻塞等情況,對患兒肺功能的正常運行產生嚴重的損害,進而威脅患兒的身心健康,因此,臨床必須加強小兒哮喘的治療與護理,促使患兒盡快恢復健康[3-4]。然而,臨床在對哮喘患兒進行護理過程中,大多習慣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干預,此種護理模式的缺陷在于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相對較差,患兒配合度與依從性相對較差等,從而降低了護理的質量與效果,因此,尋找科學、高效的護理干預模式是提高治療效果的先決難題之一[5]。PDCA護理模式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所提出的一種護理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在于精細、周到、全面,具體包括計劃、執行、檢查與處理四個階段,相關研究顯示,將PDCA護理模式納入到小兒哮喘護理工作中,可有效保證護理計劃、護理內容能有條不紊地得到落實,并通過檢查與處理對具體的護理干預進行完善,從而提高了護理的質量與效果[6-7]。首先,院方成立一個護理小組,小組成員通過討論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計劃,保證后續護理工作能按部就班地開展。其次,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還能對方案實施進行評估與評價,并根據具體的評估效果以及家屬的意見等對方案進行充實與完善,從而不斷提高護理方案實施的針對性、系統性與高效性,這些優勢是一般護理所無法具備的,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FEV1、FVC以及PEF均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患兒的身體狀況、鍛煉功能、日常生活以及心理狀況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綜上所述,將PDCA護理模式運用于小兒哮喘患者中,不僅能有效改善患兒肺功能指標,還能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從而有效改善臨床護理的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高潔,錢曉紅,董惠亭.加強健康教育對提高小兒哮喘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a4):220-221.
[2]杜秋香.PDCA循環模式對PICU護理質量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25):175-176.
[3]丁瑞娟.小兒哮喘應用延續性護理對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6(33):247-248.
[4]黃華敏.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當代醫學,2016,22(36):125-126.
[5]羅翠玲.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17):90-93.
[6]劉婷婷.循證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的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21):105-106.
[7]黃藩敏.PDCA管理模式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醫藥,2016,7(4):199.
[8]陳霞.PDCA護理管理模式在兒科護理質量與家長滿意度中的體現[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2):4.
作者:吳惠敏 單位:遼寧省錦州市婦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