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議醫學專業的藥理學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讓學生帶著好奇和探索的精神進入每節課堂
藥學生不是醫學生,他們的知識以化學為主,而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疾病的發展了解相對少一些,但這些都是與每個人聯系最密切,生活中經常聽到碰到的問題。因此每次課的病例很重要,應該帶有啟發性,它的使用可以吸引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之對學習內容產生懸念和期待,另外也起承上啟下、溫故知新的作用。講解“有機磷酸酯類中毒”時,首先問大家:“見過喝農藥的嗎?都有什么癥狀?”學生很積極熱情地回答,從而引出有機磷酸酯類中毒的表現及機制,以及用什么藥物搶救,用藥的注意事項等。講解中樞興奮藥時則提問“大家高考前喝過咖啡嗎?為什么喝咖啡可以提神?”講抗生素時可提問“咽喉痛過嗎?腹瀉過嗎?都吃什么藥?知道為什么嗎?”我相信這樣的課堂學習效果一定很好。
2結合實際對教材和大綱進行適變
我院學生近年來的就業很多是在藥品銷售流通環節,而這些銷售企業很多都是銷售非處方藥,如維生素類、鈣劑、鐵劑、抗感冒藥、消化系統藥、呼吸系統藥等。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這部分內容常常是作為學生自學的內容,而學生在就業崗位上接觸機會較少一些的處方藥物卻在教學過程中用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例如:抗心力衰竭藥、抗心律失常藥、抗精神失常等,學生在藥品零售崗位上幾乎不可能接觸到這些藥物。而對于非處方類藥物接觸較多,但所學內容很少,難以滿足他們去指導顧客購藥和用藥的需求。健胃消食藥、止咳藥、抗感冒藥多為復方制劑,而教學中多不講復方制劑,課堂教學和實際的藥物知識,缺乏連貫性、針對性。針對于教學內容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應與時俱進。教師要經常到醫院、藥店進行調查,了解用藥動態,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有些內容教材上不可能全有,可讓學生走出課堂親手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行藥名教學時,要學生調查了解某一藥物有多少個商品名,通過調查不僅可加深學生對商品名的印象,也養成記藥品通用名的習慣。
3充分利用網絡,保持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當今世界知識更新速度驚人,藥理學也不例外。由于新藥研制周期極大縮短,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新藥層出不窮,藥物的商品名稱也是目不暇接。藥物品種不斷增加和更新,而教材的更新速度較慢。有些新藥或某些老藥的新用途,在臨床上已經得到認可并廣泛應用,但是教材卻沒有收集;而一些在臨床上已經淘汰或者幾乎不用的藥物教材還沒有及時刪除,甚至是教學的重點。隨便走進一所醫院或一個藥房,可能其中有50%以上的藥物不在藥理學教材之內!對于從業者而言,藥理學知識必須時刻保持更新才能不至于落后。這就容易對學生產生誤導,給臨床工作帶來麻煩和困難。教學應該與時俱進,教師要經常到醫院、藥店進行調查,了解用藥動態,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藥理學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不斷了解世界新藥研制開發的最新信息,追蹤臨床新藥應用最新動態,不斷更新拓展新知識。
4適當學習中藥知識,提升自身能力
因為化藥的應用不良反應報道不斷增多,國家藥典委員會首席專家錢忠說,從臨床看中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只占10%左右,遠遠低于西藥,并且嚴重不良反應較少。在這種社會環境及我國傳統文化影響下,傳統醫學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尊崇,因此對藥學專業的學生適當補充中醫藥知識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可以增加學生自身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為患者做好用藥指導。
作者:雒挺托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