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地建設的醫學檢驗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以校、院資源優勢互補,實現對學生能力培養“雙引擎”
以專業整體能力培養為前提,為了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遵循以下原則:以用人單位對能力的需要為原則,對用人單位培養所需周期較長、用人單位培養困難的能力重點培養,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學生能力的分析,在校院合作的前提下,明確學校教育和醫院學習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作用。學校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三基知識,檢驗基礎知識:檢驗項目的基本原理、參考區間、臨床應用、質量控制、檢驗方法學評價;基本技能:形態檢驗能力、簡單儀器操作技能;基本素質:溝通協作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認真踏實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醫院學習重點培養學生較大型的儀器操作能力、臨床對話能力,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習慣,并樹立為臨床服務的意識。
實訓基地建設強調校內基礎能力培養與校外專業技能塑造的功能銜接。校內實訓室的建設在環境和功能上模擬真實檢驗科流程設計,技術水平達到基層醫療單位要求,開展的實訓項目側重手工檢驗和常規小型檢驗儀器。使學生通過實訓熟練掌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核心技術,同時得到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質的提高。校外實訓基地的設置實現職業領域的廣覆蓋,技術水平與當今醫學檢驗專業領域相一致,師資、病源、空間等軟、硬件條件滿足教學需要,能夠完成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做一體的要求。學生在基地中能夠學習和掌握當今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領域的先進技術,真正實現“學習在未來崗位上,就業在學習環境中”。對于具有長期合作意愿的企業,按照其生產性質進行領域劃分,確保全方位滿足人才培養需要。參照醫學類專業高等??平逃u估方案及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調研結果,以目前學生人數80人為基礎,建設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訓基地。
2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2.1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思路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是工學結合實施的基礎,學校一方面要使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服務于自身的教育主張,保持教育的特性,另一方面又必須適應企業生產的要求。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圍繞檢驗崗位“工作流程”為主導,強調“全過程檢驗質量控制”,從“生物安全”職業意識到校內實驗室布局,創建出“臨床檢驗科模式”校內實訓基地,使學生從職業意識、職業素養、職業能力上與臨床接軌。使實踐教學最大程度與工作崗位對接。在工作任務實施的過程中,使所有學生能夠了解和把握完成工作任務的每一個環節的基本要求與整個過程的重點難點。
2.2校內實訓基地的布局校內實訓室總使用面積應不低于5間、400平方米,整體劃分為實踐教學和臨床檢驗實訓兩個功能區。實踐教學區包括三個功能實驗室、顯微鏡室、儀器室和實驗技術室。顯微鏡室承擔有關形態檢驗的實訓教學,為本專業臨床檢驗技術課程、臨床微生物檢驗技術課程、臨床寄生蟲檢驗技術課程、檢驗儀器分析綜合技術課程提供服務,主要培養學生形態識別能力。儀器室完成基礎儀器檢驗的實訓教學工作。實驗技術室完成各課程實驗操作的實訓教學。臨床檢驗實訓基地設置無菌室、臨檢室、生化免疫室、采血室,通過學校購買和醫院捐贈完成儀器配置,包括各類常規體檢項目,完成課程的綜合性實訓教學,使學生了解檢驗流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3“五真一實”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外實訓基地是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的平臺。實訓基地的建設只有緊緊依托行業,加強與產業的合作,才是科學的發展道路,而“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建設途徑是符合當前社會實際的創新途徑。在具備學科技術優勢的醫院建立3-4個“醫學檢驗理論學習-實踐-頂崗實習”教學基地。每個教學醫院承擔1~2門課程的教學任務,課程教學以具體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崗位常規檢驗項目為導向,在“學習、實踐交互式”的教學模式下進行教學。學生首先在檢驗科工作區域“看”,觀摩臨床工作人員如何操作有關儀器進行生化項目的檢測,對工作任務產生感性認識;繼而在檢驗科教學區域內“聽”,由教師使用多媒體等方式給學生講解檢測原理、儀器構造、使用方法、編程、可檢驗的項目、儀器的優缺點等;然后,在檢驗科工作區域按用臨床標本練習檢驗項目的檢測,并與臨床實際報告單相比對。在教學安排上,為了不影響醫院正常工作和保證教學效果,醫院課程安排在下午進行,下午醫院標本量少,檢驗技術人員能夠完全投入教學中,而且利用上午的標本完成實驗,從而實現了課程教學“五真一實”即“真實的工作環境、真實的臨床標本、真實的檢測項目、真實的臨床儀器設備、真實的化驗單作為考核標準、實際的臨床一線教師帶教”的教學特色,完成人才培養行業塑造過程。
建立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用“校內校外雙向合并,課程教學雙負責人”的模式進行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價,校內專業帶頭人和校外專業帶頭人共同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校內教師和校外教師共同組織教學設計和實施,采用校內校外教師共同負責制,一門課程一個課程組,校內校外各一名課程組負責人,實行點對點的溝通和交流,便于課程的建設和管理。
高職實訓基地建設是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資源保障。天津醫學高等??茖W校校內外結合的醫學檢驗技術實訓基地建設,通過學校和醫院之間資源的有序整合,使教學過程能夠與職業技能活動過程完全重合,使學生完全置身于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明顯提升。
作者:郭麗香單位:天津醫學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