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眼科醫療設備消毒處理研究進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眼科診療活動需借助眼科專用醫療設備,醫務人員的手頻繁接觸這些設備和患眼,如果設備表面的清潔消毒不規范,勢必存在醫院感染的風險。目前,眼科醫院感染暴發時有報道,而眼科專用醫療設備的消毒管理方法,各家報道選擇不同,筆者分析了近年眼科專用醫療設備的消毒方式、消毒頻率、消毒劑的選擇及消毒流程的控制,認為應根據設備表面微生物監測結果,建立安全、有效、便捷的消毒技術規程,預防控制眼科醫院感染。
關鍵詞:眼科設備;消毒;醫院感染
醫療機構環境(設備)表面的清潔質量是醫院相關性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基礎,污染的環境表面是易感患者獲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來源,改善環境表面質量,可以有效終止醫院相關性感染的暴發,降低感染的發生率[1-8]。眼科診療活動中,患者的額部、鼻部、下頜常需接觸眼科專用醫療設備,而醫務人員的手既接觸設備又接觸患眼,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眼科專用醫療設備包括如三面鏡、眼壓計底板等需接觸角膜的設備,以及眼壓計、裂隙燈顯微鏡、驗光儀、視野計等非接觸角膜的設備。目前,絕大多數眼科專用醫療設備其消毒方式、消毒劑、消毒時間及消毒頻率的選擇和執行比較隨意[9],對非接觸角膜的眼科醫療設備的清潔消毒分歧較大[10-12],沒有建立相關消毒技術規程,存在醫院感染的風險。現將眼科非接觸角膜的專用醫療設備的消毒處理進展綜述如下。
1眼科醫院感染的現狀
醫務人員在使用非接觸角膜的眼科醫療設備為患者檢查、治療過程中常需調節儀器,用手指翻轉患者眼瞼以暴露眼球,患者的淚液及分泌物可通過患眼-手-物品-手-健眼引起醫院感染[10-19]。多家醫院報道,眼科醫院感染發生率為0.04%~6.28%,主要為急性結膜炎,占眼科醫院感染的47.3%,也不斷有細菌性結膜炎醫院感染暴發的報道[13-19],主要通過接觸傳播。王美蓉等[11]報道遮眼板及電子驗光儀的操控手柄細菌無法計數,且被檢出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也有非接觸眼壓計測壓頭前表面污染而引起感染播散的報道[20]。
2眼科非接觸角膜醫療設備消毒處理現狀
2.1醫院感染相關規范要求
根據《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2012),僅與完整皮膚接觸,不與黏膜接觸的設備,屬于低度危險性醫療器材[3,21],這些設備使用前可選擇中、低水平消毒或保持清潔,物體表面平均菌落數應≤200cfu/100cm2;根據《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WS/T512-2016),眼科診室屬于中度風險區域,要求中度風險區域內環境表面菌落總數≤10cfu/cm2[1];根據《病區醫院感染管理規范》(WS/T510-2016),接觸完整皮膚的醫療器械、物品應保持清潔[2],當儀器設備表面發生患者體液、血液、明確病原微生物、肉眼可見污染時應隨時進行污點清潔與消毒[1-3]。
2.2眼科非接觸角膜醫療設備的消毒方式、頻率研究
田超等[22]和藍肖瀟[23]報道醫療設備是眼科醫院感染的主要途徑,應完善消毒清潔質量標準。王美蓉等[11]報道每天用500mg/L含氯制劑對眼科所有儀器設備的表面,特別是醫務人員頻繁接觸的部件進行擦拭消毒;遮眼板使用時套上一次性無菌輸液器的包裝袋,患者一用一換[11]。劉忻等[24]報道對患者使用后的裂隙燈額架用75%乙醇棉球擦拭。曾素華等[10]和陳先梅[12]報道認為眼科非接觸角膜的醫療設備一用一消毒,對患者額面部、手部接觸過的部位每次使用后均用衛生濕巾(強效殺菌型)擦拭消毒。如儀器設備覆蓋銅或銀涂層表面時具有先天抗菌性能,防止細菌滋生的報道[25]。有研究認為,使用濕巾或抹布擦拭時可能導致病原體從一個表面擴散到另一個表面,且消毒劑(如季銨鹽)與棉或含有大量纖維素的抹布的結合可能會降低消毒劑的抗菌效果,因此,無接觸式的消毒處理方法可以避免前述缺陷[25],如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的物品能夠達到國家規范要求的含氯消毒劑的消毒效果[26]。
2.3消毒劑的選擇
環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劑進行日常消毒,如含氯制劑等,應減少使用含氯消毒劑,中度及以上風險區域無明顯污染時可采用消毒濕巾進行清潔與消毒[4-5]。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療機構消毒滅菌指南》明確指出,醫療機構的環境表面都要消毒[4]。曾素華等[10]報道衛生濕巾(強效殺菌型)可代替75%乙醇棉球擦拭傳染性眼病患者使用后的醫療設備上患者接觸的部位,消毒效果滿意。時曉春等[27]報道雙鏈季銨鹽消毒劑用于眼科手術室物體表面消毒較500mg/L含氯制劑腐蝕性、刺激性小,使用方便。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研究發現含氯消毒劑與季銨鹽類消毒劑對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大腸埃希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等殺滅效果相當,后者殺菌作用更持久[6]。倪小平[5]建議選用雙鏈季銨鹽類消毒劑進行日常消毒,對分枝桿菌,親脂類(有細胞膜)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推薦醇類消毒劑,親水類(無細胞膜)的病毒如腸道病毒推薦含氯消毒劑。
3討論
眼科患者無一例外會使用專用醫療設備進行檢查,而污染的設備表面是易感患者獲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來源。由此可見,眼科專用醫療設備表面清潔與消毒現狀亟待改觀,各醫院應建立該類設備的消毒技術規程。眼科專用醫療設備使用前保持清潔,使用過程中一用一消毒最理想,但臨床醫護人員忙于檢查治療,依從性差。學者研究發現,只有13.6%的醫護人員在使用便攜式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前后進行清潔[28]。因此,眼科專用醫療設備的清潔消毒方法需要循證依據的支撐,對眼科設備表面進行微生物監測,根據監測結果來指導清潔消毒流程的建立。綜上所述,眼科專用醫療設備的日常消毒可選用75%乙醇、雙鏈季銨鹽類消毒劑、消毒濕巾等。建議選用雙鏈季銨鹽類消毒劑進行日常消毒。隨時消毒時可采用75%乙醇紗布或消毒濕巾擦拭,方便快捷。當醫療設備表面沒有明顯血液、體液污染時,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劑噴霧消毒[26]。對眼科專用醫療設備表面的清潔消毒工作的監管,需責任到人,專人負責,加強對醫護人員及保潔工人清潔消毒方法和流程的培訓,提高清潔消毒的依從性。
作者:李玉萍 何興麗 趙維仕 冉文婧 蔣瑞瓊 單位: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