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規培生在心血管內科輪轉的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規培”)是培養高水平臨床醫生的新途徑,要求醫學畢業生在有資格提供規范化培訓的醫院進行為期3年的輪轉學習。心血管內科專業是理論性與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要求規培學員在輪轉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心血管內科的理論知識,同時掌握熟練的臨床技能。但心血管內科教學內容繁多,在當前規培學員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就作者近幾年的帶教經驗闡述幾點建議,旨在為以后心血管專業規培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規培生;心血管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心血管內科的疾病種類多,病因復雜,發病急快,因此對心血管醫師在專業知識和臨床操作能力上有很高的要求。近幾年,教育部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規培”)制度,即對本科學歷、學術學位型研究生進行為期33個月的臨床實習[1],其中在心血管內科進行為期3個月的輪轉學習。在帶教過程中出現了傳統教學方式效率低、規培生興趣度低及專業知識運用不當等問題。針對這一現狀,本文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新教學模式、考核方式和完善規培制度等方法,以提高規培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水平,將其從醫學生過渡到合格的臨床醫師。
1在教學過程中注重PBL模式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模式,是一種在帶教老師引導下,學生圍繞臨床問題進行討論的學習形式[2]。傳統的臨床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中心,學生學習的過程是被動的,因而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臨床思維的建立。PBL教學模式優于傳統的講授教學模式,克服了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脫節的弊端[3]。PBL教學模式重在明確目標、提出問題、結合具體臨床病例進行討論三方面。例如老師可以將典型病例作為引導,讓學生依據現有的理論知識對疾病的病因、檢查結果和治療過程做出分析判斷,并給出充分的理論依據,以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老師主要發揮啟發、引導的作用,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討論,并就出現的爭議性問題給出準確的解釋和總結。討論結束后,學生意見和建議也需及時采納,并在下次查房、病例討論中做出改進。
2根據專業特點帶教
2.1關注專科疾病特點
心血管系統的學習首先要從心臟的解剖和生理開始,進而了解疾病的特異性癥狀、體征,對常見病做出診斷及鑒別診斷。心血管內科的疾病種類復雜,住院患者大多合并基礎疾病,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準確判斷和治療方案需要詳細的病史信息,重在培養規培人員的病史采集、實驗室檢查結果和影像學資料的判讀技巧。近幾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治療方法越來越多,但藥物治療仍然是基礎,介入治療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在治療上,規培人員需掌握心血管疾病常用藥物的作用機制、適應證、禁忌證[4],不同患者的個體化給藥也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規培人員不僅要處理好常見病,而且要掌握危重癥的診療。
2.2運用各項檢查手段
心電圖檢查、心臟超聲檢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是臨床診斷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檢查方法,其快速便捷,不僅對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可對重癥患者的預后進行有效評估。帶教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反映在掌握了相關理論知識后,對各類檢查結果的判讀仍然存在抽象復雜、難以入手的情況。因此,帶教老師的重點是考慮如何提高學生對心電圖的興趣和克服他們的恐懼心理。教學過程中,可采用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5],以正常心電圖為基礎,與心肌梗死、心房顫動、房室傳導阻滯等異常心電圖進行比較,以典型的病例為依托,引導學生綜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各項生化指標以及心電圖特征等方面,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變化及預后。
3人文教育和科研能力培養
3.1據調查,引發醫患糾紛的兩個首要原因是
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不滿意和醫務人員對患者關于疾病和治療措施告知不充分[6]。因此,臨床醫師需具備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人文素養,具體包括醫德醫風、醫患溝通、工作態度、價值觀等,涉及醫學倫理、心理、社會、法律等多領域知識[7]。臨床中的醫患矛盾多是源于醫患交流不充分、相互之間缺乏信任理解。這就要求老師在帶教過程中強調規培生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到患者的隱私、經濟等具體問題。學生之間可以情景模擬、換位思考等模式為依托,醫院也可開展醫學人文講座等提高規培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現階段臨床醫生大多法律知識薄弱,醫院應重視醫務人員法律法規意識的培養,從病史采集、病歷書寫、醫療文書和醫患溝通等方面符合法律的規定,以適應目前復雜的醫療環境。
3.2絕大多數規培生在經過本科階段的理論學習和臨床的技能學習后,已經具備了一定疾病診療能力,但是科學研究方面的能力相對薄弱[8]。在規培階段,應加強專業技能和科研相結合的全面培養模式。醫院應組織與科研、實驗相關的學術活動,提高學員對基礎實驗和科學研究的興趣與關注度。各個實驗室需開展常見實驗技術的培訓,如細胞培養、各種疾病動物模型的建造、基因相關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另外,實驗相關的課題設計、實驗步驟、結果分析等都需要學習,規培人員也應關注醫學發展的前沿技術,并在此過程中學習詳細的實驗技術、方法以及科研文章的書寫能力。
4完善考評制度
[9]規培人員的考核大多包括理論、操作和考勤,機械化的安排輪轉和統一的考核制度缺乏人性化及個性化。規培人員大多來自剛剛畢業的學生和基層醫院,他們的個體素質、培養目的各不相同。因此,醫院應根據每個規培人員的需求劃分在各大科室輪轉的時間,結業考核分科室、分階段性進行,合理調整培訓內容。另外,大多數規培學員對自己的規培待遇不滿意,認為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呈正比。有研究表明,在規培生管理中運用績效考核杠桿,有利于規培生的規范化管理,在提高綜合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同時,調動其積極性,增強主動性、激發創造性,為規培生的職業成長和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0]。
5有效銜接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2016年國家下發了《關于開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在規培基礎上,根據需要再進一步接受專科醫師培訓,培養能夠獨立、規范地從事疾病專科診療工作的臨床醫[11],并在神經外科、呼吸與重癥醫學和心血管病學3個專科率先啟動。在規培階段,學生重在提高的臨床技能,而科研能力、醫療創新等方面有所欠缺,專培要求他們在臨床實踐中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科研思維的形成并提高臨床科研能力。專科醫師培訓制度應盡快完善學員篩選制度、管理體系考核制度,以便和規培良好銜接。
6小結
我國的規培制度實施較晚,目前仍處于改革和發展階段[12]。現階段,大型醫院的規培生教學是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醫療專業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途徑,也在為分級診療的開展提供便利。臨床醫師在帶教過程中需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就經驗和不足及時做出調整,充分利用好網絡時代新的學習途徑和人才培養方案。3年系統化和規范化的培訓,可以使醫學生成長為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熟練臨床技能、高人文素養的臨床醫生。
參考文獻
[1]張皚頻,吳忠均,羅天友.臨床醫學科學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10):993-995.
[2]師樹田,聶紹平.PBL教學法在急診心血管病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8,16(3):286-287.
[3]孫士玲.PBL教學模式在腫瘤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150-151.
[4]焦玉濤.淺談心血管疾病內科用藥的安全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7):23-25.
[5]李璐,王志榮.淺議如何提高心電圖教學積極性[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9):76-77.
[6]高楊,白松,郭明華,等.多維度分析醫療糾紛發生的因素[J].中國醫院,2017,21(4):6-11.
[7]白波,程剛.重視醫學人文教育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8,41(01):5-8.
[8]帖利軍,楊永華,廉國利,等.規范化培訓兒科住院醫師臨床科研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8,29(12):1577-1580.
[9]應爭先,胡汝云,厲偉民.基于住院醫師核心能力培養的規范化培訓考評體系建設[J].中國醫院,2016,20(10):1-3.
[10]劉蕓,陳雪梅.初探績效考核對規培生管理的杠桿化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4):1976-1977.
[11]孟煜,顧仁萍,李婷.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現況調查[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8,25(11):1080-1082.
[12]朱巍,崔萌,張猛,等.中美神經外科住院醫師培訓體系的比較與思考[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2):13-15.
作者:曾彬 張彩霞 廖小婷 阮懷玉 單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