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課程思政融入細胞生物學教學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課程思政是當前高等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當今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深入挖掘專業課的思政元素,才能使專業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行,真正實現全方位育人的目標。
[關鍵詞]課程思政;細胞生物學;思政元素;思政案例
一、細胞生物學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細胞生物學為我校預防、口腔、臨床五年和臨床“5+3”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不僅與其他專業基礎課程有著密切聯系,也是醫學生各臨床專業課的重要基礎。課程從分子、亞細胞和細胞等多層次探討生命活動的規律,并揭示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為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基礎和策略。細胞生物學的發展史、細胞內各亞細胞結構的膜屏障和分工協作、細胞的社會性等課程內容中蘊含著大量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細胞生物學課程承載的思政元素,實現細胞生物學專業知識與人才教育無縫銜接,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兼顧專業思想的發展,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真正實現全方位育人。
二、挖掘細胞生物學課程思政元素
教師組織教學團隊,圍繞課程章節構建課程思政矩陣(見表1)
三、細胞生物學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結合課程內容列舉本課程的思政案例:1.授課要點(課程內容摘要):細胞生物學的定義、細胞學說,細胞生物學發展的前沿問題、細胞生物學與醫學。授課形式與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融入的思政元素:批判思維和創新意識(思政點3)、工匠精神(思政點4)。思政案例:列舉布匹商列文虎克自制顯微鏡檢測布匹質量,發現細胞的事件,讓學生看到列文虎克的敬業精神、勇于發現的探索精神。2.授課要點(課程內容摘要):細胞的基本概念,細胞的進化中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的異同,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授課形式與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融入的思政元素:家國情懷(思政點1)、工匠精神(思政點4)、團隊協作(思政點5)。思政案例:聯系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家僅20人左右的精干團隊如何經過七年艱苦攻關,成功合成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創造令世界震驚的奇跡。3.授課要點(課程內容摘要):細胞膜組成及其生物學特性、小分子物質和離子的主要穿膜運輸方式、大分子和顆粒物質的主要穿膜運輸方式。授課形式與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融入的思政元素:家國情懷(思政點1)、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思政點2)。思政案例:講解細胞膜的組成和生物學特征時引出2020年cell上一篇文章對健康的重新定義時提到屏障特征,膜屏障僅允許特定的物質或分子進細胞,維持了細胞的完整性,一旦膜屏障被打破,就可能發展為疾病。類比國界就是一個國家的膜屏障,國界的完整性和選擇性的進出口涉及一個國家的命運。4.授課要點(課程內容摘要):內質網、高爾基體和溶酶體的結構和功能及聯系、囊泡轉運的種類。授課形式與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角色扮演教學法。融入的思政元素: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思政點2)、團隊協作(思政點5)。思政案例:引導學生構建情景劇,注重培養學生以發展的、辯證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5.授課要點(課程內容摘要):線粒體的超微結構與功能、線粒體的動態變化、核編碼蛋白向線粒體內的轉運、線粒體與疾病。授課形式與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融入的思政元素:家國情懷(思政點1)、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思政點2)、團隊協作(思政點5)。思政案例:通過線粒體相關知識,讓學生理解線粒體功能與健康的相關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點燃線粒體。此外,線粒體動態變化是線粒體的一個主要特征,分裂成小線粒體即是一個小的發電站,融合后又匯集成大的發電站,在此融入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怎樣能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只有線粒體分和融合處于動態平衡時,細胞才能維持正常的功能,一旦平衡被打破,細胞就面臨著惡性命運,癌變或死亡。6.授課要點(課程內容摘要):微管、微絲和中間絲的結構和功能、影響微管和微絲組裝的因素、藥物對微管組裝的影響、微絲結合蛋白。授課形式與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融入的思政元素: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思政點2)、工匠精神(思政點4)、團隊協作(思政點5)。思政案例:通過講解抑制微管解聚藥物治療腫瘤時會引起脫發,引出事物的兩面性,培養學生運用辯證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表現;通過學習微管結合蛋白Tau,學生在分子層面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制,培養學生以科學的觀點看待阿爾茨海默病,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成纖維細胞爬行過程及機制涉及黏著班的形成及去黏附,成纖維細胞爬行前端微管的聚合和后端微管的解聚,從而引出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集體觀念。7.授課要點(課程內容摘要):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染色質的組成和組裝、染色體穩定遺傳的三種主要功能序列、染色體的種類、端粒酶。授課形式與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融入的思政元素:家國情懷(思政點1)、團隊協作(思政點5)、生物倫理(思政點6)。思政案例:我們可以把細胞比喻成一個國家,細胞核相當于國家的首腦,從核結構與功能失調對細胞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甚至死亡,引出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性。端粒酶知識點可以聯系體細胞克隆,我們先介紹1996年7月誕生的第一只體細胞克隆羊“多莉”;再延伸到2018年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了“中中”和“華華”兩只小猴的艱苦歷程,它們是世界首例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最后以2021年4月由中美科學家制造人-猴子細胞共同組成的胚胎為例,引發學生思考如果此胚胎被植入動物體,最終被生下來會怎樣,涉及哪些倫理學問題。8.授課要點(課程內容摘要):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細胞周期各時相的特點、細胞周期蛋白與細胞蛋白激酶對細胞周期的調控、細胞周期檢測點、細胞周期與醫學。授課形式與教學方式由:啟發式教學、角色扮演教學法。融入的思政元素: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思政點2)、工匠精神(思政點4)、團隊協作(思政點5)。思政案例:哺乳動物細胞周期的時間分配為細胞間期占90%左右,而細胞分裂期僅占10%左右。細胞每一次增殖都需要DNA復制、特殊的mRNA及蛋白質的積累,正如我們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需要厚積薄發,只要有堅持、有付出就會碩果累累,醫護人員精湛醫術的獲得亦是如此。細胞周期存在一系列監控系統,對細胞周期的重要事件及可能出現的故障加以檢測并修復,細胞周期的意義在于確保細胞周期的正常進行,一旦細胞周期失衡,就會誘發疾病。對我們工作和學習有重要啟示,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也會犯錯誤,適當地停下腳步并及時糾正錯誤,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培養學生辯證的思維能力。9.授課要點(課程內容摘要):細胞連接的類型及各類型的結構特點、細胞黏附分子的類型及其結構。授課形式與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融入的思政元素:家國情懷(思政點1)、團隊協作(思政點5)。思政案例:緊密連接的知識點,可以喻以細胞和細胞之間的手拉手,步調一致的屏障作用,正如守衛在祖國邊疆的士兵為祖國站好每一班崗。而緊密連接建立的細胞極性亦如邊界線的每一個入口,保證細胞物質運輸的方向性,如同我們國家的口岸。細胞連接對于維持組織的功能完整性至關重要,亦如國防士兵的協同作戰對國家國防建設的重要性。
四、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思政反思
專業課課程思政設計和實施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學習,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拓展人文領域知識,提高人文修養;通過各種途徑挖掘思政元素。此外,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不是教師的單打獨斗,需要教研室共建教學團隊、合理設計課程思政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的占比,做到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專業知識中。思政效果可以采用師生座談聽取學生反饋的方式,教師及時調整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但不建議對學生采用測試性評價。
參考文獻:
[1]姜曉紅.《物流信息系統設計》課程思政矩陣與教學案例設計物流科技[J].物流科技,2021(4):151-153.
[2]黃坤艷,楊美娟,韓慶典,等.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J].臨沂大學學報,2019,41(6):119-122.
作者:喬萍 單位: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