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病理生理學實驗教學錄像片的制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錄像片的制作
1.1撰寫文字稿本將病理生理學給本科生開設的5個實驗,即家兔實驗性肺水腫、家兔髙鉀血癥、缺氧、失血性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按機能實驗室具有的實驗條件寫出拍攝的文字稿本和解說詞。文字稿本將所要拍攝的儀器設備、藥品及整個實驗過程寫清楚。解說詞則按實驗教學過程撰寫,包括實驗名稱、原理、目的、動物、器材和藥品、步驟、典型實驗結果和討論。實驗原理和實驗討論要簡明扼要,既要體現所錄實驗內容的理論精髓,又要留一些讓學生拓展的空間。如果過于詳細,一方面占用錄像片的時長,另外會影響學生對實驗結果的綜合分析。
1.2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包括3個方面:實驗人員和拍攝人員的溝通、實驗準備及拍攝準備。錄像片錄制前實驗人員要和拍攝人員進行充分溝通、交流,將錄像所要體現的主要意圖,實驗詳細步驟,鏡頭的遠近等進行交代。拍攝人員要實地查看,對實驗室具體情況,如實驗儀器設備的擺放,實驗過程中實驗人員的走位,實驗操作步驟做到心中有數。教研室教師做好分工,哪項實驗誰擔任什么角色都安排好。實驗室教師整理好實驗室,做到實驗室干凈、整潔,并做好實驗藥品的配制、實驗器材及動物的準備。拍攝人員按實驗室具體情況準備好攝像機、三腳架、燈光等設備。
1.3錄像片的拍攝、制作按每個實驗為單元進行拍攝。拍攝過程中,先將實驗中所需的藥品、器械、儀器等靜態畫面進行拍攝。拍攝后實驗人員按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拍攝人員選取最佳機位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拍攝。應用推、拉、搖、移、跟等拍攝手法,拍攝連續性畫面,準確、鮮明、生動地表現畫面主題。拍攝人員與實驗人員合作進行后期制作,最終依照教學內容,將用攝像機拍攝、記錄下的素材鏡頭合乎邏輯地、有節奏地連接起來,使學生隨著適當解說,觀看后對所表達的立題有明確、深刻的印象和直觀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正確認識實驗操作的步驟和技巧[6]。
2錄像片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2.1問卷調查制作完成的錄像片在本校2011年級臨床、預防、地病、檢驗、麻醉、口腔專業本科進行試用。實驗前,學生在觀看錄像片的基礎上教師再講解,然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學期末進行“病理生理學實驗錄像片應用效果”的問卷調查,發出調查表300份,收回有效調查表291份。結果顯示,100%的同學認為觀看實驗錄像片對自己進行實驗有幫助;39.2%的同學認為對自己進行實驗幫助非常大;50.2%的同學認為對自己了解實驗原理有幫助;93.5%的同學認為對自己熟悉實驗步驟有幫助;55.7%的同學認為對自己理解分析討論有幫助,可見幫助主要體現在熟悉實驗步驟上。
2.2效果評價
2.2.1實驗成功率有明顯提高每組6臺實驗,除個別小組失敗外,其他小組都有較好的實驗結果。而且同學們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完成復雜實驗操作過程,如以前休克實驗多數同學需3.5~4.0h完成,現在3.0h就能完成,實驗效率有明顯提高。
2.2.2機能學基本操作更加規范學生通過反復觀看規范的實驗操作錄像片及模擬實驗結果,然后進行實驗,不僅提高了實驗成功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為規范化的臨床手術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7]。
2.2.3提高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操作過程的理解實驗錄像片幫助學生在預習實驗時,對實驗原理、實驗操作過程的理解,如在“失血性休克”實驗中用到三通,學生只通過文字描述的“在放血時讓動脈插管和50mL注射器相通,測血壓時讓動脈插管和壓力換能器相通”,許多同學不明白,但觀看了錄像片中教師的具體操作后會恍然大悟。
3結語
根據本校具體情況制作的實驗錄像片,給學生創建真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到正確的操作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在實驗前、實驗中都反復觀看,規范了實驗操作過程,幫助同學解決了實驗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高了實驗成功率和效率。錄像中的實驗原理和實驗分析過程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獨立操作能力、觀察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正是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故有利于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8-10]。實驗錄像片也可以用于成人教育教學中,緩解教學資源緊張的問題。因此,自制的實驗教學錄像片在減少實驗盲目性,規范實驗操作過程,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方面有重要意義,并推動了病理生理學課程建設,應該在實驗教學中推廣。
作者:王生蘭 劉杰 曹學鋒 劉輝琦 吳穹 王棟 馬祁生 單位:青海大學 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 宣傳部 醫學院機能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