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風險管理在內科護理中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風險事件發生率、投訴事件發生率、護理服務質量評價以及臨床滿意度情況。由培訓小組制訂出統一的考核標準,并對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能力進行完整考核。設為百分制,分數越高則代表護理人員的技術越好,患者滿意度越高。
1.2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風險事件發生率、投訴率及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試驗組患者的風險事件發生率以及投訴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服務質量評分比較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護理人員在臨床實施護理服務工作中由于各種不安全因素導致患者直接或間接致殘或病死的可能性即為護理風險,其本身具有不確定性、風險性高以及后果嚴重等特點。然而,在實際操作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通過對護理操作、護理處置、護理配合以及護理搶救等各個環節中潛在存留的醫療風險因素進行辨別、評價、處理,并能有效降低醫療風險事件的發生率,以此將由于風險事件對患者及醫院帶來的損害降至最低。經相關調查研究報道顯示,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實施風險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是一種良好的護理管理模式。
經本組調查研究可知,試驗組患者的風險事件發生率以及投訴率均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及護理服務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相較于常規護理服務模式,在臨床內科中應用風險管理模式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綜上所述,將風險管理模式應用于臨床內科的護理服務工作中,能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建立起完善的風險事件預防體系,提高臨床護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
作者:劉雪 周秀華 單位: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