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兒癲癇護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對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癲癇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方法進行總結,對其應用價值進行評價。方法按照隨機數字法,將本院收治的150例癲癇患兒分為兩組,即常規干預組(n=75)和健康教育組(n=75),對比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兒及家長對癲癇相關知識的認知和依從情況,對比兩組患兒家屬對本次護理干預的滿意度;對比護理后6個月兩組患者病情復發的幾率。結果護理前后,兩組患兒和家屬對于癲癇疾病的相關認知均有所提升(χ2=4.304,P<0.05),同常規干預組比較,健康教育組的認知和依從率更高(χ2=5.374,P<0.05);健康教育組家長對護理滿意度為98.67%(74/75)高于對照組84%(63/75);6個月隨訪顯示,健康教育組未有患兒疾病復發住院,常規干預組有8例(10.67%)患兒癲癇復發,兩組間比較差異明顯(χ2=8.451,P<0.05)。結論將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兒癲癇護理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提高患兒及其家屬對癲癇相關知識的認知,降低疾病復發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小兒癲癇護理;健康教育;應用方法;應用價值
小兒癲癇是兒科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若患兒及其家長能夠主動積極的配合治療,則能夠得到有效康復,不再復發,反之,若患兒及其家屬對該疾病的了解較少且醫護工作配合度低,則有可能耽誤治療,導致癲癇反復發作,對患兒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基于這個臨床特點,本院在小兒癲癇常規護理模式中引用了健康教育干預并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詳情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收治的150例癲癇患兒,平均分為兩組,每組各75例。健康教育組:男48例、女27例,平均年齡(4.7±2.1)歲,平均病程為(5.3±1.5)年;常規干預組:男45例、女30例,平均年齡(5.1±2.4)歲;平均病程為(5.2±1.3)年。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入選標準:所有患兒均確診為癲癇,在臨床中表現為全身陣攣性抽動、口吐白沫。患兒家長均明確本研究的意義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組研究明確排除了合并存在系統疾病的患兒和非自愿參與研究的患兒。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簽字批準。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嚴重心肺功能異常患者。
1.2護理方法
常規干預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干預:主要護理內容包括臨床資料分析、幫助維持患兒水電解質平衡、加強對患兒生命體征的監測、為患兒進行清潔工作尤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清潔、進行飲食和用藥方面的指導。健康教育組患兒在常規干預護理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護理,具體健康教育護理內容:①成立專門的小兒癲癇臨床路徑護理小組,開展護理服務之前,對護理人員開展臨床路徑培訓,讓護理人員充分了解到實施臨床路徑護理管理的意義和作用,讓相關護理人員掌握基本的護理管理方法,提升護理管理的責任意識。②注意強化患兒及其家屬對癲癇疾病的認知。由專業護理人員向患兒和家長講解癲癇疾病發生的病因和機制,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癥狀、病情進展的具體表現和情況以及在治療期間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涉及到專業詞語時,護理人員需要為其進行詳細的解釋,確保其了解對應的意思,更好的理解護理人員的指導和說明[1]。向患兒說明癲癇疾病相關知識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態度和耐心,保持親切的態度;③對患兒的臨床資料和住院后的臨床表現進行詳細的分析,為患兒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方案。與患兒的家長進行必要的溝通,獲得患兒家屬的支持,提高患兒家屬進行自我護理的能力。在醫護期間,如果發現患兒存在癲癇病發的征兆,需要保持患兒平臥位,盡量固定好患兒的四肢。如果患兒發生了抽搐、口吐白沫的現象,需要及時為患兒進行口腔清潔,保持呼吸道暢通,保證患兒的生命安全。④本組研究對象均為小兒患者,年齡較小,對醫院和醫護人員存在著固有的恐懼感,容易產生不配合治療等問題。護理人員需要積極的和患兒溝通,了解他們的心里情緒特點,與他們做朋友,構建親密的關系。對于配合治療的患兒,要及時的給予鼓勵,比如夸贊患兒聰明、厲害、懂事,獎勵患兒棒棒糖、小貼紙,等等。對于情緒比較低落的患兒,護理人員需要告訴他們癲癇可以通過良好的醫護手段治愈,幫助他們恢復到正常孩子的生活,通過實際的治療案例增加可信度,提高患兒及其家屬的治療信心,對醫護工作更好的依從[2];⑤向患兒家屬重點說明患兒發病期間的應對方式和注意事項,為了避免傷害到患兒自己,可以將壓舌板用紗布包好,并放置在舌下。在患兒的病床上設置床擋和護欄,加強看護,在控制患兒時,不能過于用力,避免對患兒造成其他身體上的傷害。日常之中,家長也要注意陪伴和看護患兒,最好不要離開人[3-4];⑥加強對基礎護理措施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飲食、用藥,告訴患兒和家屬遵從醫囑的重要性,如果不遵從醫囑可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后果,提高其依從意識和行為[5]。關于小兒癲癇患者在治療期間的飲食,一定要注意結構合理,飲食不能過飽也不能過饑,注意為患兒補充維生素、補充水分。協助患兒進行必要的康復訓練,根據患兒的身體情況適當的改善康復鍛煉的難度和強度,一定要不要進行強度多大的運動。針對患兒的用藥,護理人員有必要提前告訴患兒家長用藥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6]。叮囑患兒家長,如果發現患兒出現異常表現需要及時報告,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兒的情況予以針對性處理,如果患兒出現了血常規等指標異常,需要及時上報給主治醫生,并對用藥方案進行必要的調整。
1.3臨床觀察指標
通過自擬問卷對比兩組患兒及家屬在經過護理干預后對癲癇疾病知識的認知率和依從率、對比兩組的滿意度(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100%)、對比隨訪6個月后,兩組患兒癲癇疾病復發的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使用統計學數據軟件包SPSS15.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通過χ2對其予以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后,兩組患兒和家屬對于癲癇疾病的相關認知均有所提升,但是健康教育組的認知和依從率更高(P<0.05),健康教育組家長對護理滿意度為98.67%(74/75)高于對照組84%(63/75),統計學比較得到χ2=10.191,P=0.001<0.05,存在統計學意義;6個月隨訪顯示,健康教育組未有患兒疾病復發住院,常規干預組有8例(10.67%)患兒癲癇復發,兩組間比較χ2=8.451,P=0.003<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癲癇疾病以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反復癇性發作為特征,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性短暫腦功能失調綜合征。大量臨床經驗指出,癲癇疾病發作與年齡有相關性,1歲以內的患兒發病率最高,1~10歲的兒童也非常容易發病。小兒癲癇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疾病,一次治療往往難以徹底治愈,經常會出現病情復發的現象。除了受到疾病本身發病機制的影響外,患兒及家屬對癲癇疾病的了解過少、不遵從醫囑用藥、注意事項不明確等因素,也是癲癇復發的主要影響因素[7]。為了改善這種問題,本院將健康教育融入到了小二護理工作中,并將其作為重點的護理環節。在本組健康教育護理中,本院護理人員主要從疾病知識說明、安全護理、心理護理、基礎護理這幾方面進行講解和說明,告訴患兒家長癲癇疾病的早期表現并不典型,如果發現患兒存在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就醫治療。同時告知患兒和家屬,癲癇屬于神經系統疾病,如果不配合治療可能對患兒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讓患兒和其家屬能夠正確的認識癲癇疾病,意識到遵從醫護囑托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對醫囑行為的依從性[8]。從本組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健康教育組患兒及家屬的依從率和認知率均明顯高于常規干預組,隨訪結果顯示健康教育組患兒并未發生癲癇復發的情況,說明健康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綜上所述,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癲癇護理,可明顯提高患兒及家屬對癲癇知識的知曉率和對醫囑的依從率,對治療起到良好的配合作用,減少日后癲癇的復發幾率,值得在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盛萍萍.健康教育在小兒癲癇患者護理中應用的價值[J].現代養生B,2014,10(02):263-263.
[2]肖敏.健康教育在小兒癲癇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7):31-33.
[3]李翠萍.健康教育在小兒癲癇患者護理中應用的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40):1-2,4.
[4]吳生美,王巧梅.小兒癲癇護理運用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14):88-88.
[5]馬惠李.健康教育在小兒癲癇患者護理中應用的價值評價[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8(02):286-286,287.
[6]劉娟.健康教育在小兒癲癇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醫學,2015,12(05):377-378.
[7]尚延榮.小兒癲癇疾病的臨床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2,02(14):257-258.
[8]余祖琳.健康教育路徑在提高癲癇患兒服藥依從性中的應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5):70-71.
作者:弋蒙蒙 單位: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