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肝癌介入治療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目的摘要:探索肝癌介入治療過程中專業護理的重要性,以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病人的生存質量。方法摘要:對732例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實施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進行術前評估、練習、預備,術中配合、觀察,術后觀察和護理等。結果摘要:通過專業化的護理,減輕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護理質量、患者的生存質量。結論摘要:肝癌介入治療過程中專業化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介入治療創傷小、恢復快、效果好、可反復進行,已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尤其是失去手術機會的中晚期肝癌,已成為非手術治療的首選方法[1,相應專業護理是保證肝癌介入治療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筆者從護理角度談談介入治療的專業化護理。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摘要:本組統計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計732例,行1620次介入治療,男408例,女324例,年齡21~79歲,平均57.4歲,均經臨床、影像、實驗室檢查或病理等確診。
1.2治療方法摘要:在局麻下按seldinger法經股動脈穿刺,在X線電視監控下,將導管送至腫瘤供血的靶動脈,行灌注化療及栓塞治療。腫瘤用藥摘要:順鉑60~80mg或卡鉑400~600mg、表阿霉素或吡柔比星50mg、絲裂霉素8~10mg、5-氟尿嘧啶1000~1250mg,用生理鹽水稀釋成150~200ml的溶液,經導管內緩慢勻速注入(用高壓注射器),然后注入栓塞劑(超液化碘油和表阿霉素或吡柔比星20~30mg,混合乳劑10~30ml,或明膠海綿顆粒)。推注完畢退出導管,壓迫止血,局部包扎。
2護理
2.1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摘要:當患者被確診為肝癌時,會產生各種復雜的心理變化,這些變化常同死亡、家庭條件及病痛折磨發生直接關系,有的無法正確面對現實、自暴自棄,不能主動地配合治療;有的求生欲望強烈,害怕面對死亡,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治療上。故在介入治療前、中及治療后表現為精神高度緊張、懼怕和痛苦,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療。所以針對患者的各種心理變化,進行認真分析,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使患者的精神壓力降到最低,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積極配合治療,減少術中和術后的并發癥,以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1。同時介入治療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患者和家屬對此不甚了解,作為護理人員應表現出熱情、關懷、理解及和藹可親的態度,關心患者的思想狀況,通過親切交談,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做好思想工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同意及配合。術前要具體地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此手術的優越性、目的、意義、操作過程、術中配合注重事項、會產生哪些不適的反應、藥物的不良反應等,使患者對手術過程有大概的了解,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穩定患者情緒,使之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狀態,最大限度地減少由于心理因素導致的治療負效應。
2.2術前護理
2.2.1對患者進行術前評估,檢查術前預備完成情況摘要:術前一天完成沐浴、更衣、剪指甲等個人衛生。做碘過敏試驗前具體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腎功能不佳、哮喘、甲狀腺功能亢進、蕁麻疹、糖尿病、心臟病等。嚴重把握禁忌證及患者對造影劑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手術區域皮膚預備[1,備皮范圍摘要:臍部以下至大腿上1/3,雙側至腋中線,包括會陰部,非凡要注重雙側腹股溝部位有無皮膚破損及感染,并清洗干凈。檢查出凝血時間及凝血酶元時間。術前6小時禁食禁飲。提前30分鐘進入放射介入治療室,鋪手術床,協助患者臥于檢查臺,使患者處于舒適體位,松解領口,有假牙者要取下,安放各種監護設備,建立靜脈通道,低流量吸氧。
2.2.2術前練習摘要:術前練習病人床上排便,以免術后臥床,不習慣床上排便而造成尿潴留,同時避免術中膀胱充盈至患者煩躁影響操作,或因尿失禁而污染手術臺。練習患者吸氣和屏氣動作,防止呼吸偽影影響圖像質量。
2.2.3環境預備摘要:介入手術間嚴格消毒隔離制度,術前造影室通風,行空氣消毒,按照層流手術間管理,保證層流裝置正常運行,溫度保持22~24℃,相對濕度50%左右,保持室內整潔、恬靜;術前血管造影機、操作臺、治療臺及監視屏架用消毒液擦拭,并拖地。
2.2.4物品、藥品預備摘要:預備手術器械、耗材、各種搶救設備及藥品。
2.3術中護理
2.3.1嚴格觀察手術進程及患者病情變化摘要:認真聽取患者主訴,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造影前向患者解釋造影時可能會帶來一些正常的不適反應,如一過性全身燒熱、輕度胸悶等。造影后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過敏反應,如胸悶、頭暈、心悸、氣促、惡心、嘔吐、蕁麻疹等反應,同時觀察患者面容、神態、生命體征的變化。隨時注重手術進展情況,增添所需物品,使手術順利進行。
2.3.2胃腸道反應的護理摘要:按要求溶解所需抗癌藥物,保證藥物按時有序順利灌注,部分患者在術中往往因高濃度化療藥物及栓塞功能引起應激性反應,出現胃部不適及惡心、嘔吐。我們在術前30分鐘常規給予格拉司瓊3mg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可以降低胃腸道不良反應。當發生嘔吐時評估嘔吐程度,安慰患者,囑其深呼吸,及時清理嘔吐物,擦洗面部。
2.3.3疼痛護理摘要:化療加栓塞疼痛較單純化療重,由于栓塞引起組織缺血壞死炎癥刺激肝包膜可導致肝區疼痛,應用造影劑或血栓形成使血管痙攣,血管壁營養障礙,導致組織缺血缺氧也可引起疼痛[2。此時應作好解釋工作,解除患者的懼怕心理,根據病人情況使用止痛劑,必要時氧氣吸入。
2.3.4拔管后護理摘要:藥物灌注完畢后,由于肝癌患者凝血因子少,加上術中使用肝素、化療藥物,因此拔出鞘管后穿刺點壓迫時間稍長,按壓穿刺部位20分鐘右加壓包扎,平車送患者回病房。
2.4術后護理
2.4.1穿刺部位及生命體征觀察摘要:術后6h內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意識的改變,24h內平臥,術側肢體伸直位制動24h,沙袋持續局部壓迫6小時,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皮下血腫,注重患肢皮膚溫度、顏色、感覺,測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每15分鐘1次,持續2h。囑家屬按摩雙下肢,以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2.4.2發熱的護理摘要:介入治療后早期發熱是由于腫瘤壞死產生吸收熱,一般在38.0℃~38.5℃,不超過39℃,可給予物理降溫,多飲水,2~3天后體溫多可恢復正常。術后1周左右,由于化療藥物的不良功能,機體反抗力下降,易感染,應注重觀察患者體溫的變化,注重個人衛生,加強口腔、皮膚等基礎護理。
2.4.3胃腸道反應護理摘要:術后患者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甚至出現頑固性惡逆,一般以胃復安可緩解。注重腹痛的部位、程度、持續時間、呃逆頻繁者可予以利太林20mg肌內注射,嘔吐時囑患者深呼吸,頭偏向一側,觀察并記錄嘔吐物的量、性質、顏色,及時清理嘔吐物,更換被污衣被。
2.4.4飲食摘要:靜脈補液,鼓勵患者多飲水,減輕化療藥物及造影劑對腎臟的損害,觀察尿液、尿色,每日尿量應在2000ml以上。術后先以少量流質溫涼為宜,第二日可以半流質,第三日起可以恢復正常飲食,進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但口味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
3討論
肝臟介入治療目前已非常成熟,因其創傷小,區域性化療提高了療效,降低了抗癌藥物的全身不良反應,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因此認真作好患者心理護理,完善術前預備,加強術中、術后的觀察,預防術后并發癥是整個治療過程中重要環節,通過對732例肝癌介入治療精心護理,提高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每例患者順利完成治療,為延長其的生命,提高生活質量起到積極功能。筆者認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療,專業化護理十分重要,應該力求達到對患者在醫療和心理上的整體護理,使介入治療在臨床運用中發揮更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