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腫瘤病患低鈉血癥的病源及治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晚期惡性腫瘤最常見的電解質紊亂為低鈉血癥,發(fā)病率約為1%至2%,且多見于肺癌、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以及消化道癌患者,且發(fā)病原因多為惡性腫瘤對患者本身的浸潤、代謝異常、轉移以及在患者治療過程中不恰當利尿引起。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一旦引起低鈉血癥,則病情往往迅速加重。對此病的臨床治療較為復雜,預后較差[1],嚴重危害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本文將對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30例晚期腫瘤合并低鈉血癥患者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探討引起晚期腫瘤患者合并低鈉血癥的發(fā)病原因及有效的防治體會,對提高晚期腫瘤合并低鈉血癥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住院的30例晚期腫瘤合并低鈉血癥患者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在22至79歲之間。所有患者中肺癌15例,食管癌9例,肝癌5例,胃癌1例。晚期腫瘤合并低鈉血癥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除具有各自原發(fā)腫瘤癥狀以及體征外,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血糖、惡心、嘔吐、腹脹、厭食、意識障礙、肌無力、全身消瘦、納差、表情淡漠以及抽搐,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昏迷等。
1.2方法:
1.2.1低鈉血癥的診斷標準:參考第七版《實用內科學》患者體內鈉含量為130mmol/L-135mmol/L即為輕度低鈉血癥;患者體內鈉含量為120mmol/L-130mmol/L即為中度度低鈉血癥;患者體內鈉含量小于120mmol/L即為重度低鈉血癥。所選30例患者中,輕度低鈉血癥患者為12人,中度低鈉血癥患者為11人,重度低鈉血癥患者為7人。
1.2.2治療方法:30例晚期惡性腫瘤合并低鈉血癥患者均進行補鈉治療,并維持血容量,限制患者攝入水量。中重度者給10%的氯化鈉注射液,稀釋成3-5%濃度,每天靜脈滴注一次,持續(xù)治療十天左右。同時給予患者原發(fā)性腫瘤的全身化療以及對癥治療。因腫瘤患者本身體質較差,因此給予補液速度應緩慢進行,速度不應超過每小時0.5mmol/L。若患者出現(xiàn)水腫,則可能存在稀釋性低鈉血癥,可先對患者進行利尿排水措施[2-3],若排水后檢測出體內血鈉含量逐漸上升,則可繼續(xù)對患者進行利尿措施,同時應注意患者體內其它電解質的含量情況,如血鉀等。
2.結果
30例晚期惡性腫瘤合并低鈉血癥患者經過治療后,因低鈉血癥導致的癥狀、體征消失,血清鈉恢復正常為治愈,有18例患者;因低鈉血癥導致的癥狀、體征消失,血清鈉濃度由小于130mmol/L恢復到大于130mmol/L為好轉,有5例患者,因低鈉血癥導致的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血清鈉含量由小于120mmol/L恢復到大于120mmol/L為有效,有3例患者,因低鈉血癥導致的癥狀、體征保持不變或惡化,血清鈉含量維持不變或繼續(xù)降低為無效,有3例患者。結果見下數(shù)據(jù)。晚期惡性腫瘤合并低鈉血癥患者的治療結果:治愈人數(shù)18人,好轉人數(shù)5人,有效人數(shù)3人,無效人數(shù)3人,總有效率86.67%,死亡人數(shù)1人,死亡率3.33%。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晚期惡性腫瘤合并低鈉血癥患者給予治療后所達到的總有效率為86.67%,死亡一人,死亡率為3.33%。因此,晚期惡性腫瘤合并低鈉血癥患者給予上述相應的治療措施后能夠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3.討論
引起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合并低鈉血癥的常見因素有[4]:①年齡因素。由于老年患者體內多種器官功能減退,自身調節(jié)能力差等原因,因此合并低鈉血癥的幾率較高;②腫瘤治療因素。由于晚期腫瘤患者在治療腫瘤的過程中應用化療放療等措施[5],從而導致腫瘤患者合并低鈉血癥;③由于患者自身原發(fā)性惡性腫瘤所引起的低鈉血癥;④患者發(fā)生腫瘤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征;⑤患者體內發(fā)生心房肽的異位釋放;⑥患者發(fā)生腦耗鹽綜合征;⑦惡性腫瘤患者常發(fā)生食欲減退現(xiàn)象,尤其是患者在化療后胃腸功能發(fā)生紊亂現(xiàn)象,導致患者出現(xiàn)納差、嘔吐,鈉攝入不足等情況,造成真性缺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