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烏頭堿中毒的法醫學鑒定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烏頭(Aconitum)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據統計世界上有350多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我國就有167種,除海南省外,全國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西藏東北,其次為東北各省。大多數可供藥用,主治風寒濕弊、關節酸痛或麻木、跌打損傷等。需炮制后方可服用,服用不當會致中毒。臨床上服用烏頭類中藥中毒現象時有發生,主要表現為心臟及神經、消化系統癥狀。烏頭性熱味辛苦,全株有毒,以根最劇,主含二萜類生物堿,如雙酯型烏頭堿呈現強烈毒性。烏頭堿中毒劑量為0.2mg,致死劑量為2~4mg。烏頭類生物堿微溶于水,在消化道和皮膚破損處易吸收,主要從唾液和尿中排泄,其吸收和排泄均很迅速。烏頭堿主要作用于神經系統和心臟系統,烏頭堿首先興奮和麻痹感覺神經和中樞神經,其次是興奮和麻痹膽堿能神經和呼吸中樞,最后使血壓下降,呼吸麻痹,中樞抑制致死亡。烏頭堿通過直接興奮迷走神經系統,使節后纖維釋放大量乙酰膽堿,從而降低了竇房結的自律性和傳導性,延長心肌不應期,使心肌異位節律點興奮性增強,致心律失常。由于直接作用于心肌,心肌各部分興奮、傳導和不應期不一致,復極不一致,從而發生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嚴重心律失常是烏頭堿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烏頭堿中毒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淤通過興奮迷走神經,使患者出現出汗、流涎、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瞳孔縮小、大小便失禁及肺水腫等;于對周圍神經的損害,臨床表現為口、舌及全身麻木、緊束感,痛、溫覺減退或過敏,嚴重者運動失靈,此為最早出現的表現。盂通過興奮迷走神經降低竇房結自律性,從而引起各種心律失常。榆直接毒害心肌。烏頭類中藥經過較長時間煎煮或炮制后毒性才能減少,但有學者報道有病人服用烏頭類中藥3個月,劑量由3~30g逐漸加大,未發生中毒,說明個體差異性很大。
此類案件法醫鑒定要點:淤全面了解案情,主要詢問死者服藥后癥狀。于詳細收集死者生前病史、治療過程、服藥明細等。盂檢材提取方面:新鮮尸體的胃內容物及剩余物作毒物分析化驗最好,其次是血、肝及尿液。檢材迅速冷藏或加入無水乙醇,以防烏頭堿分解,同時送檢所用乙醇,對照。
榆全面尸檢,病理學檢驗排除暴力性致死損傷及致死性疾病。虞常規毒物排除。愚烏頭堿的檢驗盡量到實力比較強的鑒定中心,以防漏檢,筆者三例其中兩例送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另一例送上海司鑒所檢驗。需要注意的是檢驗結果陰性時不要輕易否定烏頭堿中毒。輿性質多屬意外中毒,但也見于自殺、他殺。作者的心得體會:淤由于人們對中藥的毒副作用認識不足,而且通常認為中藥為天然藥物,其毒副作用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均低于西藥,有時為提高療效,擅自加大藥量。服用了藥方劑量、成分不清的藥物,中毒后往往又由于各種原因而易被忽略或被延誤診治,極易造成中毒死亡,因此應重視中藥中毒,不僅要采取常規的解毒治療措施,而且必須進行心電監護,特別是對烏頭堿中毒的青壯年患者,不論中毒程度輕重,都應常規心電監護至少4小時,有條件者可進行血液過濾或血液透析治療。同時要加強對烏頭類毒性中藥的用藥宣傳教育,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內服藥一定要用炮制品,禁用生藥,嚴格防止超量使用,防止濫用,切忌與酒同服,以免增加吸收。
于有骨關節疾病的患者要在正規的醫院診治,切勿相信不正規的診所,相信所謂的祖傳秘方等宣傳,造成延誤治療、浪費金錢,甚至中毒、死亡的嚴重后果。盂若家人有此類案件發生,應及時報警,保留好吃剩的藥丸或藥酒等,用法律手段打擊此類犯罪行為。
作者:鄭雷 程旭 朱團結 單位:江蘇省豐縣公安局 江蘇省公安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