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急性白血病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對急性白血病患者護理中個體化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6年月-208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為33例、34例,護理方式分別為常規護理、常規護理+個體化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知識掌握度以及入院期間感染情況。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知識掌握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且住院期間感染率3.0%低于對照組8.2%(P<0.05)。結論個體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對疾病的認知,減少入院期間感染情況,效果顯著。
關鍵詞:急性白血病;個體化健康護理;護理效果
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發病時會抑制機體造血功能。病因主要為電離輻射、化學、病毒、遺傳、其他血液病等,臨床癥狀通常有貧血、出血、發熱、器官組織浸潤等,如不能及時救治,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由于患者間存在個體差異,對疾病認知水平不足,不能治療依從性較低,從而降低護理效率,增加發生感染的幾率。本次選取6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通過對其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與常規護理的分組研究,比較其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6年月-208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為33例、34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9:4,年齡8歲-73歲,平均(43.26±7.3)歲;其中初中及以下學歷9例、高中8例、大專及以上6例;觀察組男女比例為9:5,年齡8歲-73歲,平均(42.97±7.34)歲;其中初中及以下學歷0例、高中9例、大專及以上5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①入院接受化療治療及營養支持;②向患者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并向患者講解相關內容;③根據患者情緒狀態,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以降低其不良情緒;④向患者講解防感染相關準則,降低患者在院期間感染率。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個體化健康教育:①基礎護理與對照組相同,同時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其家庭氛圍及對疾病認知水平,同時根據患者個人資料制定健康護理計劃;②健康知識講解:化療前,由于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恐懼及對治療、護理的不了解,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降低護理效率,此時根據與患者溝通結果,了解其對疾病知識以及對疾病防治知識對其進行個性化糾正,如患者對疾病理解情緒,對防感染了解且重視,則需要護理人員簡單介紹注意事項;如患者認知不清晰甚至認知錯誤,則需護理人員進行知識糾正或重新講解;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可通過開設健康知識大講堂、同病房成立病友討論小組或病床旁知識講解,幫助患者鞏固之前了解的相關知識,并可通過實際案例等方式加深對疾病知識以及防治方式的了解,提升治療效果;③行為知識干預:根據與患者溝通結果,了解患者對自身護理情況、如口腔護理、皮膚護理、泌尿系統護理等,如患者存在護理誤區或對護理不重視,護理人員應重點講解如出現感染情況帶來的后果及正確護理方式;如患者對護理知識了解程度較高且護理方式正確,可通過鼓勵等方式提升患者對護理治療依從性;④心理護理干預:由于化療后易出現惡心、脫發等不良反應,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上的負面情緒,此時根于患者不同心理狀態整理話術,如心理狀態非常差的患者,可通過對其講解治療方式以及作用機理,同時列舉成功案例來緩解其不良情緒;如心理狀態較好患者,可通過預期溝通,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來提升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知識掌握度:護理前后向患者發放健康知識評分表,包括急性白血病發病原因、發病特點、治療方式等0項內容,每項0分,滿分00分,分數越高表示越滿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期間感染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軟件為SPSS24.0,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t、χ2檢驗;當P<0.05時,即兩組數據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知識掌握程度評分的比較
護理前,對照組和觀察組知識掌握評分分別為(45.26±2.34)分、(45.3±.26)分,差異不顯著(t=0.045,P>0.05);護理后觀察組知識掌握評分(8.24±4.67)高于對照組(7.26±4.94),差異顯著(t=8.493,P<0.05)。
2.2比較兩組患者在院期間感染情
觀察組患者在院期間感染率3.0%小于對照組8.2%,差異顯著(P>0.05),見表。
3討論
急性白血病患者發病時骨髓中異常的原始細胞等增殖迅速,可浸潤肝、脾、淋巴結等髓外器官,表現為出血、貧血、感染等現象。通常由于遺傳、電離輻射、化學因素等引起,分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和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若不能及時救治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2]。對其治療以防感染、糾正貧血、控制出血、防治高尿酸血癥、控制白細胞濃度、化療、骨髓移植為主[3]。而由于患者個體對疾病認知程度不同,并且面對疾病以及治療時情緒態度不同,會影響護理治療的順利開展,從而影響護理效率。常規的護理方式主要為疾病的治療以及對感染情況的防治,對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護理模式,使患者不能真正意義上完全了解自身病情以及治療方式,甚至將“化療”治療妖魔化,抗拒治療或對治療的依從性降低,從而不利于護理的開展,降低了護理效率。個體化健康教育是根據患者認知水平、文化程度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整理語言與其溝通,糾正其錯誤觀念,提高其對疾病與治療方式理解程度,從而增加對治療的信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講解藥物作用機理幫助患者克服并接受身體上的不適,提高對治療的依從性;講解防感染的重要性可讓患者提高對防感染情況的認知,降低感染率。所有的健康教育均根據患者實際認知水平進行個體化的講解,幫助沒疑問患者真正意義上理解急性白血病病理、治療等相關知識,同時讓其明確治療過程及意義,以提升患者依從性,提高治療效率,降低感染情況。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護理前,兩組患者知識掌握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采用個體化健康教育的觀察組知識掌握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且在院期間感染率小于對照組(P<0.05)。綜上,在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護理中,采用個體化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治療過程等掌握程度,提升對治療的依從性,降低在院期間感染率,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黃金華,楊國琴.健康宣教標準路徑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6,20(6):75-85.
[2]孫蓉,王曦.入院健康教育對降低白血病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率的效用研究[J].河北醫學,206():896-898.
[3]潘云霞,陳桂霜.個體化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7(20):66-69.
作者:趙崇霖 朱雙玲 單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