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早期康復干預治療病毒感染的療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鼠神經生長因子聯合早期康復干預治療巨細胞病毒(CMV)感染聽力損傷的療效。方法將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確診的106例巨細胞病毒感染聽力損傷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對照組予更昔洛韋及綜合康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予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兩組患兒在治療前后均行多頻穩態誘發電位檢查、巨細胞病毒抗體及DNA熒光定量,母親行巨細胞病毒抗體檢查。比較兩組療效的總有效率和觀察組不同程度聽力損傷的有效率,比較觀察組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CMV感染引起聽力損傷治療后的療效差異。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7%,高于對照組65.9%(P<0.05);觀察組輕、中度聽力損傷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重度聽力損傷(P<0.05);觀察組后天獲得性CMV感染引起聽力損傷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先天性CMV感染引起聽力損傷(P<0.05)。結論鼠神經生長因子聯合早期康復干預是一種治療CMV引起聽力損傷的有效方法;其治療CMV感染輕、中度聽力損傷的療效好于CMV感染重度聽力損傷,治療后天獲得性CMV感染聽力損傷的療效好于先天性CMV感染聽力損傷。
【關鍵詞】神經生長因子;康復;巨細胞病毒感染;聽力障礙
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皰疹病毒組的DNA病毒之一,是新生兒、嬰幼兒感染性疾病中常見的病毒。在我國,新生兒及嬰幼兒巨細胞病毒感染比率偏高,約為0.9%~3.5%,其臨床表現為多系統損傷,如巨細胞病毒引起肝炎、心肌炎、肺炎、視神經及中樞神經損傷等,在神經系統損害方面多表現為認知障礙、運動障礙、智力遲鈍、視神經損傷、感覺神經性耳聾等[1],其中出現耳聾的概率約為20%,且大多數表現為遲發性耳聾,如不積極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會由于患兒的聽力損傷影響其早期認知能力、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發育[2]。本研究采用鼠神經生長因子聯合早期綜合康復干預治療巨細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聽力損傷,臨床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就診,行巨細胞病毒、聽力等相關檢查,并由耳鼻喉科及感染科會診,明確診斷為巨細胞病毒感染,并排除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聽力損傷患兒106例,并于本院康復中心行康復治療。患兒母親同時行巨細胞病毒抗體檢查,明確為先天性感染或后天獲得性感染。按照患兒就診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予鼠神經生長因子、更昔洛韋聯合早期康復干預治療,對照組僅進行更昔洛韋聯合早期康復干預治療。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觀察組中男36例,女17例,年齡32d至1歲2個月,平均(5.3±2.3)個月;雙側聽力損傷35例,單側聽力損傷18例,共88只耳聽力損傷;對照組53例,男38例,女15例,年齡42d至1歲,平均(4.9±1.8)個月,單側聽力損傷21例,雙側32例,共85只耳;兩組患兒巨細胞病毒感染途徑及聽力損傷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診斷標準
和排除標準CMV診斷標準按照1999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制定的CMV感染診斷方案[3],聽力損傷診斷標準參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診斷與鑒別診斷》[4]的神經性耳聾的診斷標準,根據多頻穩態各頻率閾值高于純音測聽的聽閾10~15dBnHL[5],把多頻穩態檢查結果閾值轉換成純音測聽閾值。排除標準:排除如單純皰疹病毒、風疹病毒、弓形體、肝炎病毒以及梅毒等感染引起的聽力損傷,同時排除病理性黃疸、新生兒窒息、機械通氣病史、外耳道畸形及家族性耳聾病史等引起聽力損傷。
1.3聽力損傷分級標準
聽力損傷分級標準按照《耳鼻喉科學》[6]中計算方法,以0.25~4kHz頻率計算聽閾值。輕度:平均聽閾值為26~40dBnHL,中度:41~70dBnHL,重度:>70dBnHL。
1.4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進行更昔洛韋抗巨細胞病毒及早期康復干預。
1.4.1更昔洛韋抗拒細胞病毒治療兩組患兒均給予更昔洛韋5mg/(kg•次),靜脈滴注,2次/d,后改為1次/d,總療程為4~6周,同時予維生素等藥物護肝治療。
1.4.2聽覺感覺刺激治療師根據患兒聽力損傷程度進行聽覺刺激訓練,如使用各種有聲響的玩具進行聽覺訓練,如不同頻率音樂刺激、搖鈴、兒童玩具鼓、面對面說話聲音逗引刺激、家長熟悉聲音進行喚乳名等訓練,每天1次,每次15~30min,并指導家屬在家中用同樣方法進行聽覺刺激訓練,2~3次/d,30d為1個療程。
1.4.3聲頻共振耳聾治療儀采用聲頻共振耳聾治療儀(沈陽新醫用電子儀器公司生產)進行治療。具體操作過程:用無菌注射器將如丹參、維生素B12等藥物注入患耳后,根據聲頻共振耳聾治療儀操作要求,將治療儀電極板放于枕下或臉頰處,聲頻發生器置患耳耳道內,根據患兒聽力損傷的頻率調節聲頻共振治療儀頻率,調節超聲輸出強度與中頻電磁波透入強度,以患兒耐受為度,治療結束后關閉治療儀,同時清理患耳道的殘留藥液。1次/d,每次25min,1個月為1個療程。
1.4.4針刺治療針刺穴位以耳穴為主,如耳門、聽宮、翳風、聽會、皮質下、神門等,同時根據中醫辨證進行配穴,針刺手法采用平補平泄為主,留針15min,每周6次,1個月為一療程。1.4.5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觀察組患兒在以上康復治療方法基礎上,給予鼠神經生長因子(廈門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治療,將9000IU或20μg鼠神經生長因子溶解于2ml滅菌注射用水(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后肌注,隔天1次,4周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
1.5療效評定方法
完成2~3個療程后復查多頻穩態檢查,以0.25~4kHz各頻率聽力喪失平均數值在治療前后變化為療效觀察標準。治療療效標準判斷參考2015年突發性耳聾診斷和治療指南[7]:痊愈:受損頻率聽力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顯效:受損頻率聽力平均提高>30dBnHL;有效:受損頻率聽力平均提高15~30dBnHL;無效:受損頻率聽力平均提高≤15dBnHL。1.6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例(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80.7%,對照組有效率65.3%,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852,P<0.05)。見表2。
2.2觀察組患兒的聽力損傷程度與康復療效關系
觀察組輕度聽力損傷的治療有效率97.8%,中度聽力損傷的治療有效率83.3%,重度聽力損傷的治療有效率33.3%,輕中度聽力損傷療效明顯好于重度聽力損傷(P<0.05)。見表3。
2.3觀察組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
CMV感染聽力損傷早期干預有效率比較先天性CMV感染聽力損傷治療總有效率74.2%,后天獲得性CMV聽力損傷治療總有效率9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45,P<0.05),見表4。
3討論
嬰幼兒較容易感染CMV,其中以母嬰垂直傳播最常見,即先天性CMV感染。后天獲得性CMV感染多見于年齡<6個月的嬰兒,可能與嬰幼兒機體抵抗力較低有關。CMV感染導致聽力損傷已成為目前引起非遺傳性感應性神經性耳聾的主要原因[8-10]。有研究提示尿CMV-DNA病毒載量可能與CMV感染導致神經性聽力障礙有關,當CMV-DNA載量達到1.415×106/ml時,更易出現聽力損害[11]。由于CMV感染大多無典型臨床癥狀,而且新生兒及嬰兒的聽覺反應在發育早期不完善,導致CMV感染引起早期聽力損傷難以發現,往往延誤診斷及治療。隨著醫療水平提高,CMV感染引起聽力損傷逐漸得到重視,一些臨床工作者對CMV感染均進行聽力檢查及聽神經損傷早期干預[12-14],如使用更昔洛韋等藥物針對巨細胞病毒治療,使用血管擴張藥、B族維生素及營養神經藥物治療,取得一定療效,但是療效有限,導致部分患兒最終佩戴助聽器和植入電子耳蝸,價格昂貴,家長及社會負擔加重[15]。鼠神經生長因子是一種神經活性多肽,可為中樞神經系統提供營養,促進受損神經元再生和修復,改善神經元的病理變化,對神經損傷具有重要保護和修護作用[16]。本研究采用神經生長因子聯合更昔洛韋及早期康復方法干預CMV感染引起的聽力損傷,主要是利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對神經的保護和修復作用;使用更昔洛韋積極抗巨細胞病毒治療,抑制病毒復制,結果表明入選患兒的聽覺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其臨床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說明鼠神經生長因子聯合康復治療能改善患兒聽覺功能,與臨床報道鼠神經生長因子能改善腦損傷患兒聽力障礙報道一致[17]。本研究采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CMV感染的聽力損傷,結果顯示重度聽力損傷有效率明顯低于輕中度聽力損傷(P<0.05),提示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CMV感染引起輕、中度聽力損傷療效確切,與文獻報道一致[18],值得臨床積極推廣,對于CMV感染引起重度聽力損傷的療效欠佳,需要進一步觀察和追蹤隨訪。本研究還發現鼠神經生長因子對先天性CMV感染引起的聽力損傷療效較后天獲得性引起的聽力損傷療效差(P<0.05),可能與胎兒期神經發育不成熟相關,或者胎兒在母體孕期感染時間偏長,沒有得到積極早期干預有關,而出生后嬰幼兒獲得性CMV感染出現臨床表現,進行積極早期干預療效顯著,與既往臨床觀察一致[19],故積極早期發現CMV感染引起的聽力損傷并使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干預應該受到臨床工作重視。
作者:何金華 王益梅 覃蓉 張玲 熊裕娟 單位:湖南省兒童醫院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