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開發區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范文

開發區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開發區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開發區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為加強全市開發區(園區)安全專項整治,根據《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組織機構

按照《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市政府安委會《關于成立全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專班的通知》要求,成立全市開發區(園區)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組)。

組長:市商務局局長

常務副組長:市商務局二級調研員

副組長: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局、市交通局、市應急局分管負責人擔任。

成員: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分管負責人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負責全市各開發區(園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協調、推進與督導以及情況收集、匯總、梳理、通報、上報等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商務局二級調研員兼任。

二、時間安排

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分3個階段實施。

(一)整體推進階段(2020年8月)

1.動員部署階段(2020年8月)。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根據全市專項整治行動的統一安排部署,成立組織機構,進一步明晰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廣泛宣傳發動、全面動員部署。

2.排查整治階段(2020年8月—12月)。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落實專項整治重點內容,認真開展專項整治。要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清單,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3.督查檢查階段(2020年11月—12月)

領導組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對各開發區(園區)開展安全專項整治情況進行督查,對未嚴格落實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

(二)重點推動階段(2021年)

1.再安排再部署階段(2021年1月—2月)

領導組組織召開年度工作會議,對上一年度安全專項整治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回顧,研究解決督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2.重點推動階段(2021年3月—12月)

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考核細則。積極推進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防控體系,隱患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3.督查檢查階段(2021年11月—12月)

領導組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對各級、各部門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之際,對安全生產工作責任考核細則制定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對制度不健全、考核細則制定不到位的單位和部門予以通報批評。對問題嚴重且經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開發區(園區),要上報省、市主管部門,堅決予以關停退出。

(三)完善提升階段(2022年)

1.分析研判階段(2022年1月—2月)

領導組組織召開年度工作會議,總結兩年來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的成績,分析研判當前安全生產形勢,提出具體的落實要求。

2.集中整改階段(2022年3月—10月)

對照督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逐條梳理,制定整改臺賬,形成問題整改清單,逐項明確整改措施,落實整改時限和責任人。

3.總結經驗階段(2022年11月—12月)

結合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活動情況,總結一批典型經驗和制度成果,形成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的開發區(園區)安全管理制度成果,推動開發區(園區)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開發區(園區)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機制。

1.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進一步明確開發區(園區)管理主體,壓實安全責任,明確和健全開發區(園區)內具體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機構,按照“三個必須”要求落實各有關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和行業安全管理責任;根據開發區(園區)內企業類型,有針對性強化高危行業專業監管力量,配齊配強開發區(園區)安全監管執法力量。(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開發區(園區)安全生產一體化管理。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全面工作整體統籌謀劃考慮,綜合開發區(園區)內公共設施、上下游產業鏈、應急救援等各方面各環節,實施一體化管理;建立開發區(園區)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制度,及時會商研判安全風險,統籌協調解決重大安全生產問題,形成齊抓共管、分工明確、協同高效的管理模式。(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強化開發區(園區)內各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建立滿足企業要求的安全技術和管理團隊;加強警示教育,強化法制意識、風險意識;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技術裝備與本質安全水平;依法建立專職消防隊,根據需要建立安全事故工藝處置隊,加強兩支隊伍的技能訓練和綜合演練;完善日常監督考核機制,定期組織企業開展安全管理情況自查互查,推動企業之間加強安全管理交流;加強日常安全執法檢查,既要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又要避免簡單化、“一刀切”,增強執法實效。(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開發區(園區)安全生產源頭管控。

1.規范開發區(園區)規劃布局。市級各有關部門、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開發區(園區)區域布局,明確開發區(園區)數量、產業定位、管理體制和發展方向,有序開展開發區設立、擴區、調區等工作。要在安全評估的基礎上,優化開發區(園區)各功能分區布局,嚴格控制高風險功能區規模。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存在重大風險隱患、未納入全市統一規劃、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開發區(園區),要限期整改,對未達到整改要求的,要關閉退出。(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嚴格開發區(園區)項目準入把關。市級各有關部門、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按照產業發展定位,制定完善開發區(園區)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開發區(園區)項目準入條件,制定“禁限控”目錄,禁止自動化程度低、工藝裝備落后等安全水平低的項目進入開發區(園區);禁止開發區(園區)項目只引進生產設備及其工藝包、未配套引進與其相關的安全包與控制技術,拼湊式設置安全設施以及生產工藝安全防控系統。嚴格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嚴防高風險項目轉移,嚴禁承接其他地區關閉退出的落后產能;建立并完善開發區(園區)內企業退出機制,對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企業,要及時淘汰退出開發區(園區)。(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合理布局開發區(園區)內企業。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嚴格落實企業安全防護距離相關標準規范要求,綜合考慮主導風向、地勢高低落差、企業之間的相互影響,統籌企業類型、物資供應、公用設施保障、應急救援等因素,合理布置企業分區。嚴格執行有關標準規范,禁止在危險化學品企業外部安全防護距離內布局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員密集場所。對開發區(園區)內外部安全防護距離不符合要求的企業,要制定整改方案,實施改造、撤遷、退出等指施。(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完善開發區(園區)公共設施。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結合開發區(園區)產業特點,統籌考慮產業發展、安全生產、公用設施、物流輸送、維修服務、應急救援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有利于安全生產為原則,完善水、電、氣、風、污水處理、公用管廊、道路交通、應急救援設施、消防設施、消防車道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設施。(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以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的開發區(園區)安全預防控制體系。

1.開展開發區(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樹立開發區(園區)整體安全風險意識,組織開展開發區(園區)整體性安全風險評估,確定安全容量,實施總量控制,提出消除、降低、控制安全風險的對策措施。已建成投用的開發區(園區)每5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開發區(園區)整體性安全風險評估,細化行業企業評估辦法,突出開發區(園區)重大安全風險防控,防止產生“多米諾”效應。(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全員參與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認真開展安全風險摸排、辨識和隱患排查治理,精準排查治理生產裝置、生產工藝、設備管線等方面的泄漏爆炸風險隱患,確保各類安全隱患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建立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參與的公共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定期組織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保障開發區(園區)各類公共設施安全運轉。(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強化重大安全隱患治理。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結合開發區(園區)內企業類型,深刻吸取近年來重特大事故教訓,針對性開展涉爆粉塵、液氨制冷、危險化學品停車場、建設施工、受(有)限空間作業等專項治理,實行掛牌督辦、督促整改等措施,堅決消除重大安全隱患。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經停產停業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予以關閉;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吊銷其有關證照。(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強承包商管理。開發區(園區)要建立完善承包商入園作業管理制度,對進入開發區(園區)施工、檢維修及提供專業技術服務等作業的承包商進行記錄,實施誠信管理;強化日常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加強對承包商作業的現場安全管理,落實安全防護措施。(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推進開發區(園區)封閉化管理。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按照“分類控制、分級管理、分步實施”的要求,結合開發區(園區)產業結構、產業鏈特點、安全風險類型等實際情況,通過采取門禁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手段,逐步推進開發區(園區)封閉化管理,嚴格控制人員、車輛進出。對當前無法實施整體封閉化管理的園區,要創造條件優先對開發區(園區)內高風險功能區實施封閉化管理。(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高風險園區安全管控。

1.全面完成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分級。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按照《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排查治理導則(試行)(應急〔2019〕78號)要求,全面完成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分級,評估為A級(高安全風險)的,原則上不得批準新、改、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環保水平技改提升類項目除外),限期整改提升,2021年底前仍為A級的要關閉退出;評估為B級(較高安全風險)的,原則上要限制新、改、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2022年底前仍未達到C級(一般安全風險)或D級(較低安全風險)的要予以取消化工園區定位。(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行政審批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冶金有色等產業聚集區的安全管理。各縣(市、區)、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重點強化高溫熔融金屬、冶金煤氣、深井鑄造等重點領域執法檢查,推動企業健全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聚焦重大安全風險和安全隱患,有效消除違法行為;推動企業采取設備升級改造,自動化控制、聯鎖、機械防護和能量隔離等手段,提高本質安全水平;推動企業加強應急管理,規范設置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完善應急預案,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突出加強倉儲物流園區的安全管理。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深刻吸取近年來發生的事故教訓,突出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涉氨制冷劑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儲存倉庫,及時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對檢查發現存在重太安全隱患或安全隱患整改不力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夯實開發區(園區)信息化和應急保障等安全基礎。

1.加快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結合產業特點,以對開發區(園區)安全作出準確、高效的智能響應為目標,采用“互聯網+產業”模式,綜合利用電子標簽、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進智慧園區建設,建立園區集約化可視化安全監管信息共享平臺,定期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實現對開發區(園區)內企業、重點場所、重大危險源、基礎設施安全風險監控預警。(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應急處置保障能力建設。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全面掌握本開發區(園區)內企業應急相關信息,健全完善開發區(園區)應急預案體系,定期檢查企業應急準備工作開展情況,統籌開發區(園區)應急救援力量并強化演練,與開發區(園區)周邊重點應急救援力量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公共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制度,明確應急管理的分級響應制度和程序,做到應急救援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安全高效。(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應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將開發區(園區)發展納入本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開發區(園區)布局和相關規劃要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建立由分管負責人牽頭的開發區(園區)安全整治專項工作機制,明確開發區(園區)專項整治行動的部門分工,細化重點任務工作方案,明確時間進度和工作要求,及時研究專項整治行動中出現的問題,定期聽取整治情況匯報,加強重大問題協調;強化開發區(園區)專項整治責任落實,開發區(園區)主要負責人牽頭負責,確保工作有序有力推進。

(二)強化部門協同。有關部門要建立部門協調機制,形成整體工作合力,支持開發區(園區)專項整治工作,加強政策指導,履行行業安全監管職責,建立上下貫通、分工明確、共同負責的開發區(園區)安全管理體制機制。

(三)加大政策支持。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出臺支持開發區(園區)專項整治的政策措施。有關部門要結合開發區(園區)發展功能定位,研究制定支持開發區(園區)專項整治的具體政策措施,加強業務指導,破解專項整治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四)嚴格督促指導。各縣(市、區)、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各有關部門要及時收集、準確掌握本地區、本領域開發區(園區)專項整治進展情況,加強工作交流,建立工作臺賬,強化跟蹤督辦,對開發區(園區)專項整治重點難點問題實行閉環管理,確保重點任務按期完成。

(五)明確信息報送。請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各有關部門于每月25日前,將當月隱患排查情況和專項整治推進情況報領導組辦公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体验试看120秒|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下载|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 87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 女人扒下裤让男人桶到爽|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理论片福利理论电影| 和朋友共享娇妻高hh| 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91网站免费观看| 天天摸天天看天天做天天爽| 中国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小说图片区| 玩山村女娃的小屁股|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色综合久久伊人| 国产四虎精品8848hh| 免费足恋视频网站女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99re热在线观看| 天天干天天插天天射| 一级一级一级一级毛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莲花宝鉴无删减电影在线看 | 七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 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 国内一级纶理片免费|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 freesex1718处xx|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一级片免费网址| 成人毛片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