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新區再創業實施方案范文

高新區再創業實施方案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新區再創業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新區再創業實施方案

為實現高新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再創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結合高新區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實施“再次創業工程”的基本條件

高新區(原為經濟開發區)是2002年2月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2019年12月23日,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納入省級開發區管理序列。建區以來,高新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服務,圍繞健康醫藥、健康食品和用品、健康服務,打造集“醫、養、健、管、游、食”于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群,呈現出結構優化、實力增強、質量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實施“再次創業工程”的基礎條件。

一是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0億元;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16.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5.5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32億元。在全省縣域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中開發區連續多年名列第一位。

二是城市功能和軟環境日益完善。從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上來看,園區內產城融合度高,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4億元。征收土地7000畝,新開工建設了總里程21公里的9路1橋工程。企業服務中心、食品藥品檢測中心、電商大廈、雙創園區、廣電文化傳媒產業中心、會議會展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已陸續投入使用,進一步強化了基礎承載能力;從軟環境來說,園區服務機制創新明顯,充分發揮擴權強縣改革試點的地級市管理權限和政策優勢,圍繞醫藥健康主導產業出臺產業扶持政策,每年設立10億元產業引導資金。創新管理體制改革,把工業集中區納入開發區統一管理。落實“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實行“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改革,實現了“一窗受理、一次申報、全程辦結”,開辟行政審批服務“高速綠色通道”。

三是產業孵化和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占全市50%。有高新技術企業17戶,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級星創空間1個,省級企業技術研究中心11家,市級企業技術研究中心6家,省級創新創業平臺2個,省級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個,大學生創業基地1個,科技人才孵化基地1個,孵化器面積20700平方米,建立了中關村科技產業園、中科院老專家技術中心工作站等產學研合作平臺,與大學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同時還擁有省動物基源生化藥物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綜合實驗站等創新平臺。

四是主導產業特色鮮明。高新區重點發展以健康醫藥、健康食品用品及健康服務業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四環制藥、步長制藥、康美藥業、紫鑫藥業、國藥集團、弘越果仁和納德果仁等行業領軍企業先后入駐并建立高水平研發中心,具有較強的原始創新能力。2019年,大健康產業占全市經濟總量70%以上、總量接近全省的20%。

(二)存在的差距與不足。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夠高,創新精神不夠強。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應該在機制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乃至人文環境創新等方面都走在前面,敢試敢闖,敢為人先。但在具體工作中差距比較大。這是我們與先進開發區相比最大的差距。二是創業大環境不夠優化。招商引資引領作用不強,創業機會以及中介服務機構的建立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投資吸引力還不夠強。三是經濟總量偏低,規模效益尚未形成。融資渠道還比較單一,融資平臺還沒有完全搭建起來,資金短缺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產業規模偏小,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不強,著名企業和名牌產品不多。四是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還不高,發揮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作用的工作力度還不夠大,技術研發投入不足,整體競爭實力不強。總之,高新區實施“再次創業”的總體形勢是有機遇也有挑戰。高新區在具備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和壓力。下一步,我們將圍繞申創國家級高新區這一契機,力爭將高新區建成自主創新的戰略高地,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載體、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引擎、實現創新驅動與科學發展的先行示范區、搶占高新技術產業制高點的前沿陣地。

二、“再次創業”的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按照省政府提出的開發區“二次創業工程”的總體要求,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契機,以科技創新為根本,以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完善創業服務為支撐,以壯大產業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和企業效益為核心,加強研發創新功能、創業孵化功能、對傳統產業的輻射功能、人才培養功能和機制創新功能的建設,不斷優化創業環境和產業發展環境,夯實科技創新基礎,將高新區打造為我市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二)工作原則

1.質量和速度兼顧的原則。今后五年,要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必須加快空間合理布局規劃,做好園區頂層設計,按照產業發展方向合理布局,合理分配產業、生態和生活空間,提升高新區承載能力,實現質量和速度的協同發展。

2.注重引進高質量項目的原則。把項目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確保進區項目質量。著力提高產業集群集聚高質量發展,在做大做優做強醫藥健康、食品加工、商貿物流、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大力培育、引進特醫食品、醫療器械、靜脈環保、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項目。

3.強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原則。把投資創業環境的改善做為發展的根基,全力營造區域環境優勢。認真搞好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和法制環境建設,高度重視和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外在形象宣傳,全方位培育和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和產業發展環境。

4.堅持綠色集約發展的原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開展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節能降耗行動,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支持企業開展節水、節能、節材、節地生產技改活動,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形成資源節約集約運行機制。科學謀劃,統籌產城融合與環境承載力的有機統一。

(三)發展目標

1.經濟發展目標。2020年,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15%。一般預算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6.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173億元,同比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同比增長15%;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50億元,同比增長20%。

2.技術創新發展目標。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各類技術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全面推進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力爭到2025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0家以上;孵化器面積達到6萬平米以上,其中包括1家國家級,10家以上省級孵化平臺;建立2家院士工作站及20家以上省級科研平臺。科技服務體系的創建完善,營造良好的科技服務環境,為創新創業提供發展環境。

3.產業發展目標。堅持重點發展智力、技術密集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圍繞醫藥健康、食品加工、商貿物流、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建立產業集群,著力發展特醫食品、醫療器械、靜脈環保、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

4.人才隊伍建設目標。堅持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緊盯轉型攻堅需要,堅持以產引才、以才促產,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信息鏈深度融合。制訂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特殊人才政策,建立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人才交流平臺,通過柔性引進高端人才或者直接購買技術服務等方式,以較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成效。

三、“再次創業”的主要措施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水平

一是做好各類科技主體培育。重點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制定出臺《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獎補辦法》,鼓勵企業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力爭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戶;在充分發揮當地科技優勢的同時,加強與省內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聯系,組建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體,2020年重點完成2個院士工作站建設及與北京天衡醫藥研究院合作搭建研發平臺工作,廣泛開發創新源頭,為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智力支撐。二是要大力發展多種類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加強園區內孵化載體建設工作,創建省級科技孵化器,有效培育和孵化園區內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今年計劃搭建總投資1.5億元,建設面積4萬平方米的孵化平臺。三是要積極構筑人才高地。高科技競爭實質是高科技人才的競爭。積極構筑高智力密集區,為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提供永不枯竭的人才、智力資源。今年預計投資300萬元建設1200多平方米人才專家公寓。

(二)創新招商引資模式,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壯大實體經濟的重要引擎

一是設立招商引資專項獎勵資金。對能招來商的部門和干部,按照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產值、稅收、安置就業人數等給予干部招商專項資金獎勵,通過獎勵充分調動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形成全員招商的濃厚氛圍。二是制定出臺開發區招商引資政策。在《主導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和《細則》基礎上,開發區制定出臺招商引資政策,用足用活中央、省、市在產業、稅收、土地等各方面的投資優惠政策,持續放大政策效應,推進園區招商。三是拓寬招商引資渠道。開發區在原有招商模式的基礎上,繼續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努力在招商引資方面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明年開發區新入駐企業10戶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戶以上,力爭5年內達到80戶以上。

(三)全力抓好項目建設,培育引領主導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再次創業期間,我們將繼續把加快園區項目推進、擴大園區建設規模、提高園區管理水平,作為壯大主導產業、增強競爭實力、推進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的重要措施,下大力量抓好各產業園區科創中心等項目的建設。一是計劃投資3億元,新建科創中心、總部大廈等孵化器7萬平方米。充分利用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雙創園以及擬建的標準化廠房等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項目孵化、科研成果轉化等服務,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實現產業集聚,快速提升經濟體量,提供持續的動力轉換和發展支撐。二是在“四個中心、兩個園區”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基礎上,繼續發揮特色優勢,做優做大梅河方便食品、果仁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今年預計謀劃建設特醫食品產業園、糖尿病藥物產業園、醫藥器械產業園、化學原料藥產業園、抗腫瘤藥產業園五個產業園區。這五個園區的建設,將為我市發展特醫食品、醫療器械、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實施環境與體制創新帶動戰略,產城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功能

一是完善城市功能,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過去一年,開發區合理布局、積極推進,完成了通水、通電、通路、通燃氣、通網絡、通公交、通排污、平整土地等“七通一平”相關基礎建設,園區固定寬帶普及率達到90%,無線寬帶實現園區全覆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人才公寓、規劃展覽館等服務設施,力爭將高新區構建成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的現代產業新城,為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二是不斷優化服務軟環境。簡化行政審批,持續推進“放管服”和“只跑一次”改革,推行“一個窗口”提供集成服務、“一個部門”跟蹤代辦服務、“一個平臺”只跑一次服務。實現各類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辦事環節控制在3個環節以內,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項目事項審批時間縮減至法定時限的40%以內;主動靠前服務,組織細化企業服務中心,推進政務服務向工業園區下沉,實現零距離服務企業。建立“網格化”服務企業機制,組建服務企業專班做到從項目招商落地、建設投產到生產經營服務全覆蓋,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三是深化高新區機制體制改革創新。按照《經濟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梅辦發[2019]7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優化開發區發展格局、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創新開發區建設運營模式、深化開發區人事薪酬改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豆奶视频高清在线下载|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波多野结衣痴汉|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野花香社区在线视频观看播放 | 大屁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23页|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五月天综合视频|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人妻丝袜无码专区视频网站| 美女双腿打开让男人桶爽网站|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免费专区丝袜脚调教视频|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网站|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岛国a香蕉片不卡在线观看| 中文版邻居的夫妇交换电影| 日本高清不卡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日本漫画yy漫画在线观看|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性狂猛xxxxxbbbbb|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免费一级美国片在线观看|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黑执事第二季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美女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自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