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生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印發的《市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實施方案》(農[2020]65號)及市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實施30項民生工程的通知》(桐政發[2020]8號)的文件精神,為組織實施好我市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四中全會精神,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保障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安全為基本目標,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堅持“政府主導、部門推動、立足現有、因地制宜”的原則,通過推進“三品一標”農產品快速發展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全面施行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推行全程質量控制、嚴格產地合格證明(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準出等一系列措施,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目標任務
2020年,新培育30個以上“三品一標”農產品實現追溯。推動規模以上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入駐國家或省追溯管理信息平臺,探索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區塊鏈追溯應用。
三、建設內容
(一)新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
1.依據“三品一標”技術標準,開展全程質量控制,建立“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
2.“三品一標”生產經營主體有效使用質量安全追溯二維碼標識標簽,將其產品信息上傳至國家或省級追溯平臺。
3.具有包裝能力的“三品一標”產品實施“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
(二)推動規模以上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入駐省追溯管理信息平臺
1.推動規模生產經營單位按照農業行業或省地方標準開展標準化生產,實行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
2.推動規模以上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的農產品入駐國家或省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填寫主體信息,上傳證明材料,提交入駐申請等;
3.規模以上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的農產品有效使用質量追溯二維碼標識標簽,帶碼上市。
(三)推動規模以上種植養殖生產經營單位入駐省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建立名錄信息化數據庫,推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對規模以上種植養殖生產經營單位(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入駐平臺管理,建立種植養殖生產經營單位名錄和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信息化數據庫。
(四)開展區塊鏈追溯應用
1.探索采用區塊鏈技術推動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優化升級;
2.積極推動獲證的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采用區塊鏈技術實施追溯。
四、實施方法
(一)實施主體
獲得“三品一標”認證、認定或登記的生產經營單位及規模以上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
(二)補貼辦法
項目資金根據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印發的《市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實施方案》(農[2020]65號)要求,主要用于新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三品一標”農產品和規模以上農產品信息上傳國家或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其中,“三品一標”農產品和規模生產經營單位農產品開展追溯補助1萬元/家,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新認證獎補4萬元/家,綠色食品續展、有機食品再認證獎補3萬元/家,無公害農產品再認證獎補3萬元/家。項目資金合計87萬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認真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程項目管理工作,加強組織協調,強化工作落實。發揮牽頭作用,主動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建立會商機制,及時研究解決項目實施中有關問題。
(二)落實管理責任。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項目實施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追溯工程補助項目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項目檢查和監管,加強人員培訓。
(三)規范資金使用。嚴格按照項目經費使用管理要求,落實經費使用方向和補助標準,建立相應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各項目實施單位要建立資金專賬,確保專款專用,規范使用,項目實施取得實效。
(四)加強監督考核。明確工作責任,落實管理措施,強化過程監督檢查,嚴格資金監管,確保政策落實到位。
(五)嚴格項目管理。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責權結合,年終實行項目審計,包括項目資金投向是否合理,項目資金管理和使用是否合規合法,項目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等情況。項目實施單位要建立資金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管理和檔案管理,自覺接受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