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線蟲病整治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基本情況
年11月,我區鎮村天云洞附近發現一些疑似松材線蟲病癥狀的松枯死木,后經省林科院專家鑒定,確認為松材線蟲病疫情。該松材線蟲病疫點位于區鎮村3大班5小班、7大班2小班,面積共計451畝,系黑松、馬尾松與臺灣相思的混交林。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區基本控制住此疫情的自然傳播,并于年徹底拔除我區松材線蟲病疫點,目前并未發現新增疫點。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嚴格按照省、市松材線蟲病防控有關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治,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防治方針,以政府為主導,相關部門積極協作,強化政府行為,加大預防資金投入,實行全面防控,突出重點,嚴把我區松材線蟲病防控關,保護我區森林資源安全和造林綠化成果。
三、年度目標
(一)總體目標:全區范圍內以原松材線蟲病發生區為重點所有松林全面開展普查監測,以消除隱患,避免疫情發生為目標,以全區轄區內的交通沿線、風景區、松木制品生產和使用單位、建筑工地、倉庫、城鎮、木材集散地、移動通訊站、電視發射臺、高壓線塔、電纜線路、光纜線路及高壓線路等附近的松林為重點預防區,定期監測,落實預防措施,及時消除隱患,避免疫情發生。全面清理全區松枯死木,大力加強檢疫執法和防治松墨天牛,阻斷松材線蟲病的自然和人為傳播途徑。
(二)具體目標:月和9-10月,對全區松林進行全面普查,全面消除隱患,確保隱患不遺漏。重點對鎮村周邊松林設置監測點,定期調查,確保不出現新疫情。以全區范圍內交通沿線、風景區、松木制品生產和使用單位、建筑工地、倉庫、城鎮、木材集散地、移動通訊站、電視發射臺、高壓線塔、電纜線路、光纜線路及高壓線路等附近的松林為重要預防點,定期巡查監測,消除隱患,以點預防面,避免疫情發生。繼續開展多種措施的松墨天牛防治工作,及時清理發現的松枯死木,對發現的疑似疫木及時進行取樣、分離、鑒定、清理,及時上報。
四、防治責任
(一)各鄉鎮責任:各鄉鎮對本轄區的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負總責,將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納入各鄉鎮的任期目標。建立健全防治工作領導機構,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松材線蟲病防控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松材線蟲病防控主要責任人。各鄉鎮負責全面部署各自轄區內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每年對轄區內防治情況進行考核。加強松木管理,協調各有關部門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調運、加工、經營、使用松材線蟲病疫木及其制品的行為。加大松材線蟲病防治體系建設,確保松材線蟲病防控資金投入。
(二)林業主管部門責任:按照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的總體部署,制定各級松材線蟲病防控實施方案,落實各項具體防治措施,提供防治技術,開展具體指導,掌握預防程度,檢查預防質量,確保責任目標的完成。造林綠化項目與松材線蟲病防治相結合,優先安排發生區、重點監控區的林分更新改造,避免發生新疫情。建立和完善疫情監測和報告制度,將松材線蟲病監測、除治責任落實到鄉村。原發生區、重點監控區常年配備疫情監測員,各測報點要認真組織開展春、秋兩季松材線蟲病普查工作,發現異常枯死松樹及時報告。區林業局接到報告后要及時對死松樹進行取樣鑒定,準確排查疫情。
五、防控措施
目前我區已經拔除鎮的松材線蟲病疫點,還沒有發現新增疫點,主要采取重點監控消除隱患,預防為主的對策,具體措施為:
(一)認真檢測普查。根據森檢對象普查技術規則,以鄉鎮為單位,按松林資源小班進行全面普查,發現死樹,進行取樣、分離、鑒定,查清病因、分布范圍、發生面積和病死樹數量,繪制發生區分布圖。
1、疫情普查
月和9-10月,各鄉鎮組織人員對松林進行全面踏查,根據勘查結果,對可疑發病林木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進行分離鑒定,確定是否發生疫情,并將普查結果及時報區林業局;對重點監控區,區林業局每月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巡查,凡發現松材有感病癥狀,立即取樣分離鑒定,確定是否有疫情;在預防帶設置固定監測點,定期調查,發現松樹枯死情況,立即取樣、分離、鑒定,確定是否有疫情。
2、定期巡查
對原發生區及風景區等重點監控區松樹小班,設置固定樣地監測點,指派林業站工作人員、護林員等專人每月定期巡查一次。
3、檢測方法
主要采用打孔流膠法。在每個固定樣地,選標準木松樹3株,在其胸高部位打一個1厘米左右孔至皮下,2-3天后觀察松脂流量,大量溢出為正常;流出2滴左右為可能感病;流出1滴左右為基本感病,松脂不流出僅在洞內,或在洞內滴狀凝結為感病,同時取樣進一步室內鏡鑒確認。
(二)松墨天牛防治。對預防區和重點監控區實施松墨天牛防治,降低松墨天牛的蟲口密度,嚴防疫情發生。
1、設置誘木誘殺松墨天牛
在重點監控區內及松墨天牛發生林區,根據地形地勢,選擇適當地段,于4月份左右的天牛羽化期,對誘木離地面約50厘米處進行換剝皮,使松樹慢慢枯死,以引誘天牛成蟲飛來產卵,并于秋季(10—11月)對餌木檢測天牛誘集情況,同時及時伐除誘木,并集中燒毀,以減少林間松墨天牛種群密度。
2、松墨天牛羽化初期,在松墨天牛發生林區內噴灑噻蟲啉進行防治,并在林中施放施放腫腿蜂進行生物防治,以有效防治松墨天牛,降低松材線蟲病的自然傳播風險。2012年訂購白僵菌粉炮20000粒,計劃訂購噻蟲啉微膠囊粉劑0.75噸。
(三)全面清理松枯死木。
在月前和10月后,即松墨天牛成蟲羽化前,在預防區、重點監控區內清理疑似感病木、衰弱木、受壓木、風折木、旱死木、當年枯死或已經萎蔫的側枝以及各種人為亂砍濫伐的松樹枝、干及伐樁等,所有伐除的松木及直徑超過1厘米的枝條均須做燒毀處理,并應在松墨天牛成蟲羽化前完成,在操作允許的條件下,伐樁高度不得超過5厘米。
(四)加強檢疫檢查。加強松木檢疫工作,從運輸、加工、使用等環節加強松木管理,嚴防松材線蟲病的人為傳播。森防站加大檢疫執法的力度,加強對流通領域的監管,嚴防松材線蟲病隨人為活動傳播。區城建、交通、民政、科技、廣電、工商、旅游、電力、通信、郵政等部門要加強與林業部門的協作,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松木管理等松材線蟲病防控相關工作。
一是嚴禁從松材線蟲病發生區調入松苗、松木及其制品。
二是調運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必須持有調入地森林植物檢疫機構出具的《檢疫要求書》和調出地森林植物檢疫機構出具的《植物檢疫證書》和除害合格證書。
三是如發現來自疫區“無檢疫證和無熱處理標記”的針葉樹原木、木材及其制品,一律依法扣留封存,及時采取隔離、退回或銷毀措施。
四是森檢單位要加強對木材加工廠,特別是木制包裝材料、木制品加工廠和木材集散地監管,及時查驗《檢疫要求書》和《植物檢疫證書》,按照要求進行全面復檢。
六、年度除治經費概算與管理(由區林業局統一概算、管理)
(一)除治與監控投資概算
按照莆田市區2012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計劃,區松材線蟲病防控投資預算共為66.22萬元,主要由以下部分構成:
1、全區疫情普查(標本取樣鑒定)經費4.29萬元
(二)疫情全面普查費:1.29萬元
[60643畝(純林)+19885畝(混交林)]×0.08元/畝×2次=1.29萬元。
(三)標本采集(鑒定)費用:300×100元/份=3萬元
2、枯死木采伐處理費28.8萬元。
2012年全區松枯死木按3600株計3600株×80元/株=28.8萬元;
3、伐樁處理和枝椏清理費1.85萬元。
(1)伐樁處理費0.6萬元。
(2)枝椏清理費1.25萬元
4、疫木監管費4萬元
包括采伐山場的管理,運輸過程的管理,疫木的安全管理及作業區的協同管理,林業公安的出警協助管理費。
5、設置誘木費用5萬元
包括餌木藥劑、監管,按500株計算,100元/株,500株×100元/株=5萬元。
6、松墨天牛生物防治費6萬元
在原疫情發生區周邊及枯死木分布區應用白僵菌粉炮、噻蟲啉等生化制劑防治松墨天牛計1500畝,平均防治成本按40元/畝計(含菌劑和防治工價)。
7、巡查監測費2.28萬元
原發生除治區1727畝×0.08元/畝×10次=0.14萬元。
重點監控區14265畝×0.08元/畝×10次=1.14萬元。
監測預防區64536畝×0.08元/畝×2次=1萬元。
8、2012年原發生除治區林分改造費用10萬元
9、設計、督查、驗收費1萬元。
10、會議、總結費1萬元。
11、其它不可預見費2萬元。
(四)經費籌措來源
松材線蟲病除治與監控是一項防災救災工程,必須多渠道多層次籌集資金,才能確保經費的投入,保障除治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我區財政困難,今年區財政擬計劃投入30萬元,爭取省、市補助30萬元。
(五)資金使用管理
設立松材線蟲病除治與監控專戶,實行專戶管理,加強資金的使用監督,杜絕挪用擠占防治救災資金,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七、工作舉措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制。成立松材線蟲病預防應急指揮部,區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總指揮,組織領導轄區內松材線蟲病預防應急工作,決定有關重大事項。根據職能,各部門職責如下:
林業部門。災情發生后,林業主管部門要迅速核實災情,做好災情的監測、預報,開展調查研究,做好防治前期準備工作;要立即組織專家對災情進行危險性綜合評估,提出是否啟動應急預案的建議;診斷災情,提出劃定疫區、隔離區和保護區,道路檢疫檢查站封鎖意見,并參與組織實施;組織應急救災隊伍,對人員進行培訓;監督、指導對疫區內疫木的伐除、疫木除害處理和疫點周圍媒介昆蟲的防治工作;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及時提供救災設備、藥劑、藥械及其它物資的供應;評估災情和處置效果,提出資金使用計劃。
發改、財政部門。負責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和應急處置資金,保證防治經費及時、足額到位,監督預防及除治經費的管理和使用。
交通、電信、郵電、電力、移動和聯通部門。負責協助林業部門,對出入境的疫木及包裝箱等可能攜帶災情的材料,嚴格進行查驗;協助檢疫人員對貨物進行檢疫工作,防止災情擴散、蔓延。
公安、森林派出所、工商部門。協助做好疫區封鎖、疫木產品的除害處理和銷毀,禁止疫木非法交易,配合林業部門加強對木材經營、加工單位的監督管理。
農業、水利部門。協助做好轄區內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除治工作。
(二)確保資金投入,嚴格資金管理。各鄉鎮和林業部門要安排一定的松材線蟲病防控資金,確保資金投入。加強對松材線蟲病防控經費使用的管理,建立有效的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制度。
(三)加強技術指導,提高科學防治水平。區林業部門要認真做好基層監測和防治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特別是做好鄉鎮和村級監測員、護林員的培訓。盡快對各種行之有效的防治技術進行組裝配套。
(四)加強檢查驗收,確保實現防治目標。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指揮部將于年底對各鄉鎮防控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進行通報。對領導到位、責任落實、防控任務目標完成好的鄉鎮,予以表彰;對不能認真履行責任,沒有完成防控任務目標的鄉鎮,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