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區體育健身培訓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滿足廣大市民的體育健身需求,提升我市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水平,市政府決定把建設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列為2012年度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為順利推進“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工程,現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廣大市民參加健身活動的權利;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加大對市民健身點的投入力度,興建一批市民身邊的體育設施;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提升體育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全民健身更加普及,不斷提高市民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目標任務
積極開展科學健身指導、健康教育咨詢、健身技巧培訓等體育服務,加快建成設施便捷、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通過兩年時間(至2013年底)保證主城區內社區居民以正常速度步行10分鐘范圍內(直線距離800—1000米),都建有一處可供開展健身活動的場所,形成親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三、建設標準
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工程要堅持“面向社區、服務居民;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完善功能、著眼長遠”的總體原則,對泰東河以北,通榆河以西,串場河以東,振興路以南的市區主城區,進行科學論證和長遠規劃,劃分不同功能區,整合已有資源,合理布局健身點,對照省、市標準,結合本地實際,構建城鄉一體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確保發揮綜合效益。
1、設施建設標準:每個健身點占地面積不小于300平方米,建有單件器材10件以上的健身路徑,并且逐步達到建有籃球場或羽毛球場或多功能運動場或門球場或健身小廣場或其他健身場館的要求。
2、組織建設標準:以社區為單位,負責本區域健身點的日常管理。社區每年開展5次以上以知識講座、發放傳單或手冊、技能傳授等為內容的科學健身知識宣傳咨詢活動。
3、健身指導標準:全市成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負責健身知識和技能培訓,每個健身點配備2名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
4、活動建設標準:健身設施保持完好,正常向社區居民開放。積極組織本健身點的居民參與各類機關、協會、團體、社區舉辦的健身和競賽活動,每月不少于1次,參加人數不少于50人。
5、信息服務標準:建成并開通“10分鐘體育健身圈”電子地圖,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健身信息服務。
四、建設進度
2012年,完成主城區內各健身點健身路徑的維修和添置、晨晚練點音響器材的配備和電源安裝、體育指導員的落實。2013年,對主城區內各健身點進行提檔升級,全面建成功能齊全的10分鐘體育健身圈。具體安排如下:
1、前期工作階段。2012年4月—7月,搭建工作班子,確定目標措施、時序進度、建設標準等;制定實施方案,分配工作任務;安排工作人員對主城區原有健身點布局的具體情況進行實地察看,對各健身點的器材數,配備所屬社區管理人員及體育指導員等情況進行登記;完成對新布局的健身點的論證確定,并且繪制成電子地圖;對各健身點所需器材進行匯總,招標采購。
2、設施安裝階段。2012年11月底前,對所采購健身設施進行安裝。
3、驗收交付階段。2012年12月底前,組織相關單位專業人員對所安裝到位的器材進行檢查驗收,合格的交付使用。電子地圖登載政府網站。
4、提檔升級階段。2013年3月底前,分健身點制定提檔升級規劃,并且進行可行性論證。2013年12月前完成全部任務。
五、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鎮、市教育局、住建局、財政局等部門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門工作班子,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組織實施,強化通力合作,確保工程有序推進。
2、確保資金投入。市教育局要在體育彩票基金中統籌安排經費,保證建設資金的投入,不折不扣地完成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任務。
3、抓好重點環節。市教育局要在建設中突出抓好布點規劃、電子地圖繪制、設施采購、質量驗收等重點環節,全面提高工程質量。
4、堅持長效管理。在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的規劃與建設過程中,要始終堅持長遠眼光、長期使用、長效管理,完善政府公共服務體制。要建立健全設施管理與維護制度、社會體育指導員掛牌上崗制度、晨晚練健身點管理制度、城鄉體育健身俱樂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打造設施良好、功能完善、管理科學、服務周到的健身服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