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城社區建立落實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縣城居民數量不斷增加,特別是率先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步伐的加快,原有的3個社區、14個居民小區的城市社區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發展現狀。存在社區區域過大、管理過于分散、居民小區設置不夠閉合等諸多缺陷,進而給街道社區建設和廣大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嚴重制約著全縣加快統籌城鄉發展的步伐。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進一步深化城市社區建設的通知》和市委《關于創建黨建示范社區加快構建城市黨建區域化格局的意見》精神,就我縣加強城市社區建設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重新設置城市社區,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社區設置。按照注重歷史、尊重現狀;方便居民、便于管理;區域均衡、全面覆蓋;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的原則,將縣城建成區域重新劃分為五個社區(詳見附圖)。
中心街社區:中心街北段、步行街及龍祥路以東,府前街東段以北,朝陽北路以西,體育場門前路以南(詳見圖中紅色區域),轄4個居民小區,駐社區單位15個,居住較為集中的住宅小區3個,家屬樓13棟,城中村2個,人口15000人,黨員610名。
北關社區:中心街北段及解放路北段以西,迎賓大道及振興路以北(詳見圖中黃色區域),轄4個居民小區,駐社區單位22個,居住較為集中的住宅小區3個,家屬樓30棟,城中村3個,人口14800人,黨員520名。
解放路社區:步行街及龍祥路以西,老北街及解放路北段以東,鳳棲街西段以南,府前街及招商街以北(詳見圖中藍色區域),轄4個居民小區,駐社區單位43個,居住較為集中的住宅小區2個,家屬樓14棟,城中村1個,人口11900人,黨員420名。
南關社區:府前街及招商街以南,雙擁街及解放路南段以西,鳳鳴街、燃氣公司以北(詳見圖中綠色區域),轄4個居民小區,駐社區單位32個,居住較為集中的住宅小區4個,家屬樓18棟,城中村2個,人口14000人,黨員520名。
東關社區:府前街東段以南,雙擁街、解放路南段以東,林業局以北(詳見圖中紫色區域),轄4個居民小區,駐社區單位32個,居住較為集中的住宅小區4個,家屬樓20棟,城中村3個,人口13000人,黨員560名。
(二)基礎設施建設。我縣城市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要求是:從現在開始至今年年底,建成一座建筑面積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縣級社區服務中心。每個城市社區擁有建筑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的“一部三室三站”,同時完善配套設施。資金投入上,采取以縣政府投入為主,市政府補助為輔的形式。
今后,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要堅持規劃在先、建設在后、區域均衡、格調統一原則,由縣城市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和規劃建設部門共同實施。
1、社區辦公場所建設。社區辦公活動用房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室外健身活動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標準,中心街社區辦公活動場所設在南街社區服務中心大樓(移動公司對面)進行高標準建設,把中心街社區場所建設成城市社區的樣板;北關社區辦公活動場所由住建部門和房管部門對溫馨園公共服務場所進行配套建設,保證社區辦公活動場所達標;解放路社區辦公活動場所,由住建部門和城投公司在民俗廣場附近配套建設社區辦公活動場所;南關社區辦公活動場所,由住建部門在龍陽金都小區和南關車站小區開發配套建設,確保社區辦公活動場所達到標準;東關社區辦公活動場所,可在電信局家屬院南側空地新建,由國土局負責劃撥土地,相關單位負責建設,力爭年內完成新建任務。
從今年起,開發在建的和開發新建小區時,開發商應當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項目要求和設置規定,向社區居委會提供不低于300平方米的“一部三室三站”場所,不少于1000平方米室外健身活動場地,并與開發主體建筑一同設計、一同施工、一同驗收。凡未建設社區辦公活動場所或達不到標準的不得開工建設,由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開發商限期整改。
2、社區配套設施的完善和建設
(1)圖書閱覽室和群眾健身場所
縣文體廣電局要為每個社區圖書室和文化室,配備不少于50套的社區圖書和所需書柜、閱覽臺、桌椅等基本設施,提供必要的音響設備,安裝一套戶外健身器材。
(2)警務室
縣公安局為各社區警務室配置必要的辦公和警務設施,保障社區警務室工作的正常開展。
(3)衛生、計生服務站
縣衛生局負責整合社區衛生站(所、室),組織提供藥品柜、輸液用具、簡單治療器械等醫療用品,并制定優惠政策和相關制度,監督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服務質量、服務價格等,使其能向居民提供優質的服務且收費低于社會價格,真正做到非營利服務,從而使廣大居民享受到真正的社區衛生醫療服務,保證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健康發展??h計生局負責建立孕齡婦女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檔案,免費提供避孕藥品用具,保證社區計生工作的落實。
(4)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站
縣人力資源和勞動社會保障局、民政局負責為各社區城市低保和勞動保障工作站解決必要的辦公設施,并督促經費的落實。
(5)其他設施和項目
縣司法局要為每一個社區協調、配備法律咨詢服務人員(要向居民公布名單、地址和聯系方式等),并提供必要的設施;縣消防支隊要為每一個社區配套必須的消防器材,并負責組織進行相應的消防安全知識培訓;一些需要成立殘疾人康復服務站的社區,由縣殘聯負責提供殘疾人康復訓練與服務所需設備。
同時,各相關部門、單位也要結合自身發揮職能作用,在加強城市社區建設工作中履行職責。
二、健全社區工作機置,努力抓好社區組織和隊伍建設
健全的社區組織和工作者隊伍以及投入保障機制是落實社區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
一是規范社區機構建制。由于城市社區規模大,構成情況復雜(有單位、有居民、有城中村、有居民小區、有大量流動人口),人口總量大,黨員人數多,特別是在職黨員“八小時以外”管理任務艱巨,城市社區按副科級建制,設立黨總支。選好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鼓勵街道黨員副職兼任社區黨組織書記,提倡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與居委會成員交叉任職。每個社區配備10名工作人員,其中黨組織工作人員不少于3人。工作人員由街道下派干部、選拔撤鄉并鎮富余人員、大學生“村官”、公益性崗位、選聘社會志愿者等人員構成,同時每個居民小區應選聘小區組長、治安協管員、衛生保潔員各一名。
二是加強社區經費保障。從2011年起,社區辦公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每個社區每年投入經費5萬元(其中市財政解決1萬元,縣財政解決4萬元)。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對需由社區完成的計劃生育、低保、綜合治理、勞動保障等行政事務,相關部門應撥付一定數量的工作經費。從社區居民中產生的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的報酬每月不低于1500元,選拔的工作人員每月不低于1000元,小區組長、治安協管員、衛生保潔員年工資參照農村干部工資標準不低于5000元,納入縣財政預算,確保及時發放。
三是合理設置社區工作機構。按照新的城市社區劃分,合理設置社區公共機構服務點,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就業、文體和扶貧、助殘等設施。不斷拓展服務范圍,面向全體居民、面向轄區單位、面向社區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社區服務。要切實發揮各類服務功能,實現社區公共服務全覆蓋。進一步加強居民大會、居民代表大會、居民協商議事會等其他各類群眾自治組織的建設。
三、加強城市社區工作,充分發揮社區綜合功能
社區服務是社區的首要功能。社區服務可以分為公共服務(如城市低保、勞動保障、計劃生育等)和經營性服務(如家政、醫療等)。社區在實際工作中要精心劃分公共服務和經營性服務項目,公共服務由政府來承擔,經營性服務則由有關部門制定優惠政策,向社會開放,鼓勵群眾自己來辦。
一是搞好公共服務。要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重點搞好勞動保障、社會事務、計劃生育、醫療服務等公共服務工作,實現勞動保障、培訓就業全覆蓋。社區要設立相應的服務窗口,成立社區事務綜合服務中心,要建立健全社區服務檔案,組織和支持轄區單位、個人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和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再就業、廉租房補貼、發放及協調工作,建立功能完備的社區服務體系,實現社區公共服務均等化。
二是加強社會管理。由縣公安局牽頭,縣民政局、街道辦事處參與,加大戶口整頓力度,實行按居住地入戶,建立社區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完善社區“打、防、控”機制。由縣民政局負責,繼續落實街巷命名和門牌號碼設置工作。各社區要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三調聯動”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化解居民內部矛盾,創建平安社區。建立規范的社區警務室,健全群防群治組織,成立義務巡邏隊和治安聯戶崗,推薦有條件和責任心強的居民擔任安全員,落實居民住宅防范措施,增強居民的安全感。要進一步抓好社區信訪工作,公開、公平、公正處理群眾信訪問題,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是創新社區活動內容??h文明辦、文體局要積極開展文明社區創建和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文明禮儀教育,進一步提升居民的整體素質。各社區要創新社區活動方式,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形成城市社區區域化工作新格局。各駐社區單位要支持社區建設,參與社區組織的各項公益性活動,遵守社區各項規章制度。同時要接受社區監督評議,各駐社區部門、單位和個人在創佳評差和個人職務晉升、先進評選等活動中必須有社區出具的共駐共建、計生、廉政、綜治鑒定,否則不能提交會議研究。通過社區活動的深入開展,發揮駐社區部門、單位黨員干部在“八小時外”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駐社區單位和社區“共駐共建共榮”。進一步增強社區的整體功能,不斷提升社區工作影響力和凝聚力。推動社區工作從條塊分割向一體化轉變,從單一管理向全方位轉變,從封閉集中向開放民主轉變。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城市社區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縣上成立城市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由縣政府主管縣長擔任,副主任由縣民政局長、鳳棲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成員有政府辦、民政局、經發局、財政局、編辦、公安局、城建局、國土局、人勞社保局、司法局、教育局、衛生局、文體局、廣電局、計生局、消防隊、鳳棲街道辦事處。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設在鳳棲街道辦事處,辦事處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城市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分析研究城市社區建設工作。各成員單位根據社區建設要求,明確職責,夯實責任,進一步細化分工、形成建設合力。同時要加強信息互通,密切配合,協調解決社區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城市社區建設各項工作有機銜接,順利進行。
二是強化措施落實。各有關部門、單位要認真搞好社區建設的規劃,結合實際制定出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切實把社區建設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要認真研究社區建設工作,正確界定社區和部門的職責,政府部門的事不能壓給社區來完成,確需社區協助的工作,要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進行。
三是加強考核檢查。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各負其責,認真擬定實施計劃,制定有效措施,盡快開展此項工作,并將實施進展情況及時報城市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城市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將定期督查,嚴格考核考評,及時通報情況,確保全縣工作任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