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府生態林業建設規劃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建設內容;保障措施;;進行講述。其中包括:以建設林業生態市為目標,充分發揮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完成山區生態體系建設、完善生態廊道、河道綠化、完成生態能源林建設、完成鄉(鎮、區)鎮區綠化、新發展用材林及工業原料林、按照適齡公民人數完成義務植樹或以資代勞任務,義務植樹、完成環城防護林及城郊森林、完成森林撫育和改造工程1.186萬畝,其中中幼林撫育0.946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森林病蟲害成災率低于6‰,森林火災受害率低于1‰、林業總產值較上年增長、林業信訪案件查結反饋率85%以上、上級機關或領導批轉信訪件查結反饋率達100%等,具體材料詳見:
20**年是落實《市林業生態建設規劃》的關鍵一年。為確保圓滿完成20**年林業生態建設任務,進一步提高城鄉綠化水平,切實改善我市生態環境,經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林業生態市為目標,扎實推進以造林綠化和森林資源保護為主的國土綠化美化工程,充分發揮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全面建設生態、和諧提供林業生態保障。
二、目標任務
(一)完成山區生態體系建設2.358萬畝。
(二)完善生態廊道、河道綠化0.3萬畝。
(三)完成生態能源林建設0.35萬畝。
(四)完成鄉(鎮、區)鎮區綠化6個、行政村綠化140個。
(五)新發展用材林及工業原料林0.74萬畝。
(六)按照適齡公民人數完成義務植樹或以資代勞任務,義務植樹盡責率達80%以上,完成義務植樹180萬株。
(七)完成環城防護林及城郊森林0.02萬畝。
(八)完成森林撫育和改造工程1.186萬畝,其中中幼林撫育0.946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0.24萬畝。
(十)森林病蟲害成災率低于6‰,森林火災受害率低于1‰。
(十一)林業總產值較上年增長14%以上。
(十二)林業信訪案件查結反饋率85%以上,上級機關或領導批轉信訪件查結反饋率達100%。
三、建設內容
(一)山區生態體系建設工程。在南部山區和北邙丘陵區的宜林荒山荒地,營造以刺槐、側柏、楊樹為主的水土保持林2.008萬畝,營造以黃連木為主的生態能源林0.35萬畝,在南部山區實施封山育林0.6萬畝。
(二)生態廊道網絡建設。完成生態廊道補植補造0.3萬畝,重點是河道綠化以及**路西段、**故里旅游線路高標準綠化。其中,在伊、**河堤外側各栽植10行以上樹木,內側補植完善4行樹木;在**路西段、**故里旅游線路每側栽植5行樹木;將**鐵路、**高速作為今年補植補造的重點,所補苗木在規格上與現有樹木基本一致,達到整齊劃一效果。
(三)村鎮綠化。圍繞新農村建設,以庭院、村中道路(河渠)、圍村林帶為綠化重點,采用喬、灌、藤、花相搭配方式進行立體式綠化、美化。村中道路、河渠兩側栽植喬木1—2行,相間配置常綠樹和花灌木,綠化率達到95%以上。因地制宜開展四旁隙地綠化,面積較大的公共隙地,可建成公共綠地;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可建街頭游園、街心公園等公共休閑場所。面積較小的隙地,可見縫插綠,栽植生態林或經濟林。所有村莊周圍都要建設3—4行圍村林帶,建設寬度不少于10米,形成綠色屏障。
(四)用材林及工業基礎原料林建設。在廢棄磚瓦窯廠、沙化土地、廢棄荒溝荒灘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0.74萬畝,樹種以楊樹為主。
(五)環城防護林及城郊森林。在北環路以北建設連片防護林帶,努力形成“綠色長廊”,打造北邙綠色屏障精品工程。
(六)森林撫育和改造。加強對現有森林的經營管理,不斷提高林分質量,充分發揮森林的綜合效益。對郁閉度0.8以上的中幼林,采取定株撫育、修枝、疏伐、間伐、景觀伐等措施加強撫育管護,盡快郁閉成林,提高林地生產力。中幼林撫育安排在**鎮、**鄉、**鎮及國營山張林場,撫育任務0.946萬畝。對生態區位重要的低質低效林,通過加強培育、科學改造,使其逐步形成樹種多樣、結構穩定、功能完善的公益林;對立地條件較好的低質低效林,通過加大投入、集約經營,使其形成速生、豐產、高效的商品林;對郁閉度小于0.4的低質低效林實施封山育林,采取補植補造等措施,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提高林分質量。
四、保障措施
(一)實行目標責任制。市政府將與各鄉(鎮、區)簽訂林業工作目標責任書,并將植樹造林情況納入目標考核。各鄉(鎮、區)、各有關部門要將植樹造林任務落實到鄉村、地塊、路段,明確責任人。市財政、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農業、交通、公路、國土資源等部門要依據各自職能積極配合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二)積極籌措資金。在爭取上級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和資金的同時,各鄉(鎮、區)要加強義務植樹宣傳力度,采取以資代勞形式多方籌措資金。通過制訂優惠政策等措施,努力優化林業發展環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廣泛開展四荒拍賣、大戶承包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投資林業生態建設。深入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建立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林業長效機制。
(三)加強種苗保障。各鄉(鎮、區)、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建設任務總量和所需苗木情況,及早建立育苗基地,實行定點育苗、定向育苗。特別對于生物能源林建設所需要的黃連木等,要及早著手培育,盡快形成規模,滿足造林需要。市林業部門要加強本地育苗基地管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各鄉(鎮、區)要盡量采用本轄區所育苗木。市林業局要適時種苗信息,引導發展適銷對路的苗木。
(四)認真落實政策。一是落實林權政策。按照“不栽無主樹、不造無主林”的要求,認真落實“樹隨地走、誰管誰有”的政策,對經過檢查驗收合格的樹木,交由土地所有者管理;對國家或集體林地通過拍賣、承包等方式明確所有權人。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圍村林、生態廊道工程遇到耕地地段時,按標準下限進行規劃,盡量少占耕地,不改變土地地類。其林木生長所占用土地仍按耕地管理。三是強化林地管理。嚴禁在林地內或無林荒山、荒坡上開荒種地,此前已開墾的,由所在鄉(鎮、區)收回進行綠化。對沿干線公路兩側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在冊耕地,參照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實施綠化。四是落實資金補助政策。對納入市生態造林規劃的造林工程,經驗收合格,市財政將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予以一定補助。市級重點生態工程可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并享受上級補助。采取市場化運作和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建設育苗基地和名優經濟林基地。廊道綠化中涉及占地補償的,各有關鄉(鎮、區)可參照退耕還林的標準予以補助,對地價高的地段適當增加補助標準,并及時將資金補助到位,確保綠化工作順利開展。新晨
(五)加強森林資源管護。認真落實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制,嚴格執行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制,加強護林防火隊伍建設,逐步更新消防裝備,增強我市森林防火能力。加強森林病蟲害監測、預警和防治工作,提高生物防治水平,確保不發生爆發性病蟲害。加強森林公安隊伍建設,強化林業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亂墾濫占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
(六)加大宣傳力度。林業生態建設事關長遠發展,事關千家萬戶,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參與。市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報紙、廣播、網絡等形式,大力宣傳林業生態建設對增加農民收入、美化城鄉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作用,以及對提高城市品位、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使林業生態建設的理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并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附件:1.市20**年營造林計劃明細表
2.省20**年林業生態省建設省級重點生態工程獎勵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