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職能轉變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初,組織實施了市縣動物衛生體制改革,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動物衛生監管體系。動物衛生體制改革對促進畜牧業發展,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及新農村建設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特別是鄉(鎮)村基層動物衛生體系的建立,可以說是新的歷史時期,為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建立了完整的體系,解決了基層防疫體系網破線斷的不利局面。實踐證明,基層動物衛生監管隊伍,是站在動物疫病防控前線的排頭兵,為我市的畜牧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也為我市的畜牧業構筑了一道堅實的防疫屏障。
兩年多來,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所雖然在各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新的體系下,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必須從思想認識、職能定位,深化改革、創新機制等方面去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加強自身建設,進而從根本上轉變職能,更好地服務于動物衛生和畜牧業生產建設工作。
一、充分認識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職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層工作是動物衛生工作的基石,隨著動物衛生工作向基層轉移的推進,基層所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加快職能轉變,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一)加快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職能轉變是深化動物衛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動物衛生體制改革之前,鄉鎮畜牧獸醫站的主要任務是每年春秋兩次集中免疫,親自搞免疫注射,重點任務是收取防疫費。當前,在新的動物衛生體系下,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費用已由縣級以上財政承擔,基層所傳統的“催費要款”的職能消失,防疫注射由各村防疫員承擔。各所職能為負責日常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按有關部門的要求,做好畜禽飼養情況的統計工作;依法負責組織鄉鎮動物計劃免疫、強制免疫的實施,依法承擔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檢疫、動物疫情調查,動物疫病監測和報告工作;依法承擔獸藥、飼料、種畜禽監督管理和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協助監督管理轄區內獸藥飼料和畜產品的安全工作。這就要求各基層所必須有一個全新的思考定位,有計劃地干些什么和怎么干,有效地盤活人力資源,促進各所干部職能、職責的轉變,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創造性地工作,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
(二)加快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職能轉變是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必然選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鄉鎮是關鍵,重點在農村。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政府行為,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的工作并非清閑了,而是更加繁重了,對此各項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的人員都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要實現動物衛生和畜牧業的和諧發展,迫切需要基層所轉變工作作風,改變工作方法,加速推進工作重心的轉移,努力建設一個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動物衛生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從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強監督和提供公共服務上來。
(三)加快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職能轉變更是完善畜牧業市場經濟的重要保證。隨著畜牧業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一些新的畜牧業合作組織充分涌現,“公司協會農戶”、“基地協會農戶”等新的畜牧業生產模式,給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如何開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過去那種搞畜牧業生產的模式已不再適應發展需要。因此,各所都轉變了傳統觀念,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重新界定了自己的職能,做到了有所為有所不為,認真做好政策引導、典型示范、信息服務工作,確保了畜牧業生產的健康發展。
二、正確把握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的職能作用新晨
動物衛生體制改革后,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的職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縣局的派出機構,承擔著六大方面22項工作職能,所以在具體工作中,必須調整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在畜牧業生產建設中找準坐標,發揮作用。
(一)強化監督,引導服務職能。當前,我市各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的重點已轉移到抓促進畜牧業經濟發展,抓服務方便人民群眾,抓搞好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上來。鄉鎮所加大了工作力度,實行了包片負責制,成立了督查小組,特別是在集中免疫過程中,全天候地在村、屯、戶進行防疫督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改變了過去那種發苗后就無事可做的現象,確保了我市畜禽免疫率、發卡率、掛標率、免疫檔案規范填寫率達到100%,重大動物疫病零發生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