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促進依法治市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扎實推進依法治理,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建設中國西部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二、主要任務
(一)深入落實“”普法規劃。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十七大對普法工作的要求,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把十七大精神落實在普法依法治理的各方面、全過程。要把《市“”普法規劃》和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制定切實可行、便于操作的實施方案,為指導本地、本單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全面開展“”普法教育。認真落實委〔〕88號文件要求,領導干部和公務員要以學習《憲法》為重點,認真學習《干部法律知識讀本》等內容;企業要全面落實、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的若干意見》,主要學習《企業管理人員讀本》;教育系統要認真落實、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印發的《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主要學習《未成年人權益保障與犯罪預防法律指南》;中、小學生主要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小學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守則、《治安管理處罰法》,具體安排由市文教局負責,實施意見確定后報市法建辦;各地要落實好、司法部、民政部、農業部、全國普法辦《關于加強農民學法用法工作的意見》,主要學習《農民(居民)法律知識讀本》。各類普法對象都要學習市法建辦編印的《“”普法實用法律法規匯編》,結合實際選學一些與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三)扎實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積極開展好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的“法律六進”活動,把法律送到群眾手中。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法律六進”活動方案,建立和完善“法律六進”活動工作機制,通過開展觀摩、交流、評比活動,培養和樹立先進典型,以典型示范帶動“法律六進”活動的深入開展。
(四)深入開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開展好以依法治局、依法治鄉(鎮)、依法治村、依法治社區、依法治企、依法治校等為重點的治理活動,在依法治理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把各項治理、防范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城區要以“平安創建”、“警校共育”為載體、古城保護為重點,全面抓好古城保護區、城郊結合部、機關單位、街道、公共場所、居民院落以及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對容易引發不穩定因素的部位和環節,要及早預防。農村要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深入推進農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務、財務公開,實現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促進農村民主法治建設。市級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開展各項專項治理活動,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三、工作要求
(一)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依法行政觀念,通過深入系統的學習,熟悉和掌握履行職責所需要的法律法規,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堅持和完善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制度、學法專題講座制度、集中培訓制度、重大決策前的法律咨詢審核制度、法律知識年度考試考核制度、學法用法年度述職評議制度、法律知識任職資格考試制度、學法用法檔案制度等。市委中心組成員每年參加學法不少于4次,其余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每年學法不少于12次;鄉(鎮)組織學習要擴大到黨員和村干部。組織部門要把學法、用法作為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和考察任用的重要內容。黨校、行政學校要把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和培訓規劃。
(二)公務員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增強知法、守法、用法觀念,不斷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過錯責任追究制和錯案追究制,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確保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加強廉政法制教育,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每年參加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不少于48小時。
(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將法制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規劃,大力推進依法治校。各中小學校每周應安排1節法制課,以法制板報、法制文藝節目、法制故事、寫學法心得體會等形式,培養中小學生的愛國意識、守法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各類學校要配備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邀請司法人員、律師、法律服務人員開展法制講座。進一步完善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法制教育網絡,加強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警示教育,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四)市經濟局、工商局應將法制教育納入企業負責人培訓綱要和工作計劃,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結合企業管理、經營效益考核,把企業依法經營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各企業每年要保證在職職工集中學法時間不少于20小時。
(五)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培養和增強農民參與農村自治和管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律途徑。要以宣傳專欄、有線電視、廣播等形式經常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六)各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要利用居民會議、板報、專欄等形式,加強城鎮居民和流動暫住人口的普法教育,組織學習道路交通、安全生產、古城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增強居民參與城市管理和自我約束的意識,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明確職責任務。各地各部門主要領導要將法制宣傳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分管人員具體抓,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將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納入目標管理,實行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同檢查、同獎懲。各地各部門要加大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投入,保證普法經費按人均0.15元的標準及時到位,要確定專人負責普法工作,做到有錢辦事、有人辦事。
(二)強化宣傳造勢。各地各部門要利用廣播、有線電視、法制專欄等形式,保證普法依法治理的輿論導向。要充分利用培訓、講座、報告、咨詢、宣傳欄、報刊、廣電網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再就業培訓基地、社區法制宣傳等載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國道和省道沿線的鄉鎮要書寫永久性標語。各行政執法單位要充分利用重要法律法規頒布日、“12.4”法制宣傳日、紀念日等時機,廣泛開展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咨詢活動,在全市營造依法治市的濃厚氛圍。
(三)實施綜合治理。相關部門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和應急能力。要充分發揮基層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各級調委會等組織的作用,建立立體式的綜合治理網絡,及時處理基層的熱點、難點問題,狠剎歪風邪氣,力爭收到“整治一點、安定一片,整治一行、凈化一業”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