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長隊伍建設與輪崗交流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和各級中小學校長管理的有關規定,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加強交流、促進均衡為宗旨,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努力推進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目標任務
通過優化校長隊伍結構、加大培訓管理力度、落實考核獎懲制度、擴大交流輪崗范圍等措施,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隊伍素質,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到2012年,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全部持證上崗,校長隊伍學歷合格率達100%,管理能力普遍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校長選拔任用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校長選拔任用機制。嚴把校長任職資格和條件。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選拔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加大校長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工作力度。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具有開拓意識、改革創新精神較強的校長隊伍。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任期管理機制。從年起,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任期制,每屆任期為3—5年,可以連聘連任,但在同一所學校任職一般不超過兩屆。教育局在校長每屆任職時,都要與校長簽定任期目標管理責任書,強化對校長任期的過程管理,建立健全校長任期考核檔案,嚴格按照《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任期目標考核細則》,實行任期年度考核和任期屆滿考核。同時,儲備一批年齡在35歲以下、能力強、有朝氣、愿干事、素質高的校長后備隊伍。
(二)強化校長隊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堅持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隊伍的政治理論素養。適時組織中小學校長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等重要論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一支遵守紀律、服從安排、能打硬仗的校長隊伍。各校定期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活動,并組織考評。加強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校長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學習并掌握學校管理、新課程、教育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校長要從嚴自我要求,不斷熟悉教育政策法規和管理業務,不斷適應教育形勢的變化,著力增強履行崗位職責所需的技能和業務知識,爭做“學習型”和“思考型”干部。教育局將把校長的學習情況納入校長任期目標考核的內容中。強化崗位知識培訓,不斷開闊校長的辦學眼界。改革業務培訓方式方法,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實效性。通過實地參觀和考察,開闊校長視野。通過校長經驗交流,不斷提高校長治校水平。鞏固和完善全縣中小學校長崗位培訓和持證上崗的制度,對現有中小學校長進行全員培訓,嚴格執行校長每3年接受累計不少于240學時的提高培訓要求。
(三)完善對校長的考核管理制度。落實校長考勤制度和外出報告制度。強化校長任期工作考核制度。實行校長學年度和任期屆滿考核制度,完善校長績效工資考核辦法,考核結果作為校長任免、獎懲、續聘及績效工資發放的重要依據。建立校長表彰宣傳和推薦機制。每年評選一次優秀校長,加大對優秀校長的宣傳推介力度。對因主觀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年度工作任務和任期目標的實行問責。完善校長廉政管理機制。縣教育局對校長工作不定期開展檢查和督導,學校要通過學校教代會、校務公開等方式開展監督,確保各項工作公開透明。完善校長述職述廉制度,每年開展一次校長述職述廉活動。
(四)加大校長交流輪崗力度。建立校長任期交流輪崗制度。校長在同一學校連續任職滿兩屆的,原則上必須進行交流輪崗。同時,根據工作需要,還要采取其它形式的交流。校長交流輪崗工作分三個層面實施,即城區薄弱學校校長與優質學校校長的對流、城區學校校長與鄉鎮學校校長之間的交流、鄉鎮學校校長之間的交流。校長交流的時間由教育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交流期間要制定幫扶和學習目標任務,期滿后由教育局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研究決定其聘用(任用)去向的重要依據。
四、保障機制
(一)加強領導。縣教育局成立校長隊伍建設與交流輪崗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分局管領導為副組長,局行政班子其他成員及股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人事股。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校長隊伍建設與交流輪崗工作的規劃,精心組織,統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突出問題。
(二)強化督導。將薄弱學校及農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與交流輪崗工作做為教育督導重點內容,對學校校長隊伍建設與交流輪崗工作進行專項督導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