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印發節能預警調控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意見》(政〔〕57號,以下簡稱《意見》)、《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省年節能目標預警調控方案的通知》(政辦〔〕93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年年度節能指標計劃的通知》(政〔〕13號)精神,為加強全市節能目標責任管理,確保全面完成年我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5%和省定“”期間下降18%的目標任務,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完善節能工作預警機制,切實落實節能調控措施,確保實現“”節能目標,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1、正確處理節能預警調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把保增長與轉方式、調結構結合起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實現節能和經濟增長雙贏。
2、正確處理控制增量與調整存量的關系。以控制高耗能產品產能過度釋放、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為重點,嚴格限制能耗增量。加快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3、正確處理依法監管與預警調控的關系。依法實施節能預警調控,綜合運用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強化節能執法監察,切實將各項調控措施落到實處。
4、正確處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樹立全局觀念,圍繞完成全市“”節能目標的大局,落實節能工作調控措施。
(三)目標任務
1、全市節能目標:按照省定“”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8%的目標,在前四年已分別完成3.15%、4.19%、5.27%、4.39%的基礎上,確保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5%以上。
2、全市調控目標:按照全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5%以上的目標,根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月度用電量、主要產品產量、工業增加值變化等情況,逐月確定重點用能企業能耗增量控制目標,作為預警控制線。
3、各縣(市、區)調控目標: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年年度節能指標計劃的通知》(政〔〕13號)要求,將其節能指標作為本縣(市、區)預警控制線。
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根據季度生產總值實際增長幅度和能源消耗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全市及各縣(市、區)能耗增量控制目標。
二、監測范圍
市發展改革委、統計局等部門重點監測我市10個縣(市、區)的節能目標進展情況和年耗能在5萬噸標煤以上的重點耗能企業,包括列入國家“千家企業”的隆達電廠、項城熱電廠、財鑫集團和列入省“3515節能行動企業”的金丹乳酸有限公司、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省宋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縣奕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以及全市火力發電、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情況。
各縣(市、區)要根據本地實際,監測本地區的節能目標進展情況,以及重點耗能企業能源消費情況。
三、重點監測指標
(一)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及其降低率。
(二)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及其降低率。
(三)單位生產總值電耗及其降低率,全社會、工業行業電力消費量及其增長速度。
(四)火力發電、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及增長速度、主要耗能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四、預警調控分級
根據重點監測指標分析結果和節能目標任務完成進度情況,將預警級別分為三級:
Ⅲ級(黃色預警):各縣(市、區)“”前四年節能目標任務完成進度不足80%且年以來累計用電量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和能耗比重同比上升。
Ⅱ級(橙色預警):各縣(市、區)分季度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未達到與市政府簽訂的節能目標任務完成進度;年第三季度預考核時,各縣(市、區)節能工作進展緩慢、有可能完不成年度和“”節能目標任務。
Ⅰ級(紅色預警):年上半年、前三季度縣(市、區)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低于與市政府簽訂的節能目標任務對應進度的80%;前三季度全市單位生產總值電耗上升過快或未通過國家和省組織的預考核。
五、預警應急響應
根據預警等級,要相應采取如下應急調控措施:
(一)啟動三級應急響應時,要重點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1、對《意見》明確規定列入年關停范圍的有色、鐵合金、水泥等15個行業的企業,相關企業轄區的政府應在《意見》規定的時限之前提前予以關閉淘汰。督促有關企業加快節能改造項目建設,淘汰高耗能設備、工藝和技術。加強對已淘汰企業的“后管理”,防止死灰復燃。
2.對《省人民政府關于批轉省環保廳等部門年省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政〔〕11號)明確列入關停范圍的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相關縣(市、區)政府應提前關閉或停產治理。
3.組織節能監察機構對轄區內重點用能單位開展拉網式排查,對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設備和生產工藝要責令淘汰,對單位產品能耗超標的企業實施停產治理措施。
(二)啟動二級應急響應時,在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重點采取限制高耗能企業用電、控制新增能耗等措施。
1.重點壓縮列入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的供電量,以及鐵合金等產能過剩行業能耗超標企業的供電量,確保節能目標任務完成。限電企業具體名單和限電量由市政府確定,并提前將限電企業名單和順序通知當地供電企業。供電企業要按照有關規定停止向列入限電名單的企業供電。
2.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嚴肅查處違規新建高耗能項目。各縣(市、區)對年擬竣工投產的高耗能項目,要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分別采取分期投產、部分投產或推遲投產等措施。引導高耗能企業合理安排生產期及檢修時間。
3.加強全社會節電。部分關閉或者全部關閉城市裝飾性景觀照明。各級政府機關要帶頭節電、節油,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三)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時,在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限制新增用能過快增長的同時,重點限制高耗能行業產量。
1.壓縮高耗能產品產量。重點限制火力發電、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和其他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生產,具體企業名單和壓縮產品產量由相關縣(市、區)政府確定并報送市發展改革委、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局。
2.加強經濟運行調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及鐵路部門要嚴格控制火力發電、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的鐵路運輸計劃,對其中列入淘汰類落后產能的企業不予安排運輸計劃。按照節能發電調度順序,在保證電網運行安全的前提下,對燃煤發電機組供電煤耗超出年全省平均值5%以上的機組,市政府將確定壓縮發電機組名單和發電量指標并通知電力公司執行,同時上報省能源局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加快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項目的建設,支持高附加值和終端產品生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低能耗產業的比重,實現結構節能。
六、完善預警調控機制
(一)加強監測分析。市發展改革委、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要加強對各縣(市、區)和高耗能行業能耗指標的監測,建立能源消耗情況分析例會制度,會同市能源、電力、鐵路等部門,在每月15日左右召開各縣(市、區)和高耗能行業上月度能耗指標分析會。對符合預警條件的縣(市、區),由市發展改革委、統計局會同有關部門報經市政府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同意,由市政府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相關縣(市、區)政府發出預警調控通知。
(二)落實責任分工。市發展改革委要對有關縣(市、區)和高耗能行業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各項調控措施落實到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要督促啟動應急響應的縣(市、區)及時將《意見》明確的落后產能淘汰到位。市統計局要加強能耗指標統計、監測,分季度及時公布各縣(市、區)能耗指標。能源、電力等相關部門要對供電企業執行當地政府限電通知情況加強督查。
(三)完善調控體系。各縣(市、區)政府要加強本地節能目標監測預警工作,根據本方案制定節能目標應急響應預案,并于年9月30日前報送市政府節能減排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根據市政府節能減排辦的通知要求,相關縣(市、區)政府要按照預案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啟動應急響應的縣(市、區)要于月度結束后10日內向市發展改革委、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等部門報送月度應急調控措施實施情況和調控效果;要根據應急響應情況和節能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向市政府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終止建議,經批準后終止應急調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