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印發招商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及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搶抓國際產業轉移加速和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歷史機遇,再掀我市大招商熱潮,為我市經濟發展備足后勁,促進“三化”協調發展,特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提升水平,拓寬領域,健全機制,擴大效果,帶動全局”的工作思路,以招大引強為主線,以產業招商和項目落地為重點,以國家及省、市、縣區舉辦的重大招商活動為平臺,創新產業集群式和飛地經濟等招商模式,瞄準大企業,抓住大項目,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以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的新突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二、主要目標
圍繞食品制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裝備制造、輕工紡織、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我市重點發展的產業強勢招商,確保年內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達到800億元,新簽約超億元項目60個以上、超5億元項目10個以上、超10億元項目10個以上;
實際利用境外、市外資金等招商引資主要指標比上年增長30%以上;依托我市六大產業集聚區,狠抓各類特色“區中園”建設,力爭1個產業園項目進入“省領導分包的20個重大項目”,入圍1個全省對外開放示范產業集聚區、1個境外招商工業園區、2個區域產業園、2個特色產業園。
二、工作重點
(一)深化季度賽活動,強力推進產業招商
“季度賽”活動是招商引資的重要抓手,產業招商將作為“季度賽”活動的主要內容貫穿全年。
1、抓住“兩個龍頭”,開展產業集群招商
一是各縣區、經濟開發區要根據自身產業特點和比較優勢,選準1-2個龍頭產業重點突破,克服“只有企業,沒有產業”的現象,促進產業集聚發展;二是抓住已入駐的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分類排隊,深入研究上下游配套企業,順藤摸瓜,抓住結點,大力引進,加快形成“以龍頭帶動配套、以配套吸引龍頭”的良性產業發展格局。臨潁縣要積極推進與易邁克電子、雅客食品、恒安集團及深圳電子行業協會等企業及商協會的戰略合作,狠抓易邁克低碳產業園、雅客食品工業園、閩商產業基地、深圳電子電器產業園等項目快速落實;舞陽縣要以推進富銘氟化工業園、宏福制鞋二期、中鹽制鹽等重大項目建設為契機,狠抓配套企業及產業引進與培育;源匯區重點抓好達芙妮()工業園、曙光健士三期、美的電器物流園、維科工業園等項目的建設,同時以沙澧產業集聚區西擴為契機,打造承接輕工紡織、商貿物流等產業轉移的高端園區;郾城區要抓緊中美方達生物醫藥園、青島新天地循環經濟產業園、亞裕食品工業園等項目的建設,并依托漯西精細化工園區與香港富銘集團深入對接,積極引進與氟化工配套的后續項目,打造我市第二化工基地;召陵區要加快東興電子產業城建設,并以富士康及配套項目的攻關引進作為突破口,積極打造我市承接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示范區;經濟開發區要抓緊落實統一工業園、嘉吉工業園、匯源果汁、旺旺工業園二期、協鑫二期等重大項目,打造中部最大的國內外500強企業集聚地;西城區要加大亞太時代廣場及高鐵站前廣場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度,積極圍繞城市綜合體、現代服務業,引進高端品牌企業,打造我市的時尚新城。
2、發揮部門優勢,開展長效結對招商
深入發動市直部門、駐漯各單位、各人民團隊,積極參與“深化招商引資季度賽”活動。特別是要發揮發展改革、工信、商務、科技等部門優勢,結合縣區產業特色,組建產業招商團隊,選準主攻方向,開展長期定向招商。市商務局要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密切聯絡,加強合作,共同招引全國食品百強企業入駐經濟開發區,與開發區共建“全國食品百強企業園”;市工信局強力推進我市電子(電器)信息產業發展,支持召陵區、臨潁縣建設電子產業園,盡快出臺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推動更多的電子項目落戶園區;市發改委與舞陽縣聯手,快速發展鹽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市國資委要積極尋求上級國資部門的大力支持,強力推動央企省企進駐我市;市工商聯要集中力量主攻紡織、服裝、制鞋等輕紡產業,引進更多的行業百強企業在漯投資;市科技局要重點關注、支持光伏、生物能源等高科技領域發展潛力大的企業來漯發展;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重點聯絡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行業百強與我市對接,壯大我市醫藥及相關產業發展。
其他市直單位要自加壓力,主動承擔招商引資任務,充分發揮優勢,挖掘資源,圍繞我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開展招商引資,使更多項目落戶我市,為經濟發展備足后勁。
(二)實施項目落實年活動,強力推進項目落地
年,各縣區、市直各單位在“招商引資季度賽”和省市系列招商活動中,成功簽約了一大批項目,合同金額超過千億元,這些簽約項目能否順利落地已成為當前大招商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切實做好簽約項目跟蹤落實工作,年我市要進一步完善項目推進機制,開展“招商項目落實年”活動,推動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投產達效。一是實行專班負責制。各縣區、市直各單位要按照“誰簽約、誰負責、誰跟蹤”的原則,對年新簽約超億元項目逐一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及項目責任人,建立專門工作班子,制定推進計劃,落實進度要求,進行“一對一”跟進。二是建立分級協調推進制。按照“總投資超50億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總協調、超10億市級領導總協調、超5億縣級主要領導總協調、超億元縣級領導總協調”的原則,由項目總協調人牽頭,深入排查問題、定期掌握進度、專題走訪推動。三是落實每月督查通報制。將各縣區、市直各單位簽約項目落實情況分別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督查范圍,每月進行督查通報。四是落實專題推動制。每季末,由市紀委書記、分管副市長牽頭,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列席,召開全市項目落實“過堂會”,認真排查問題,現場研究解決辦法。五是嚴格考核獎懲制。將簽約項目“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作為年度招商引資工作考評的重要內容,年中、年末組織兩次全市招商引資項目落實情況觀摩活動,年底綜合考評,獎優罰劣。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已簽約項目早落地、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創新大招商模式,著力提升引資水平1、著力“三個轉變”。在引資主體上,由引進眾多中小投資者,向著力引進大企業、大財團等戰略投資者轉變,重點是引進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企業、境內外跨國公司和中央及省內外大型企業集團;在引資區域上,境外由港澳臺地區為主,向日韓新等亞洲國家與歐美發達國家并重轉變;境內由覆蓋全國的撒網式招商,向主動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區政府及各類經濟組織尋求長期戰略合作轉變;在引進項目上,由全面引進向堅持引進我市重點發展產業的上下游項目與高新、低碳、環保等新型產業項目并重轉變。
2、深化“三種方式”。堅持不懈地開展親情招商、以商招商、落地招商、招商、網絡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引導、支持資金與項目以工業為主,向農林牧、文教衛、商貿流通、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延伸。一是深化親情招商。市人才辦、市商務局要收集匯總、完善《籍在外工作人員資料庫》,積極圍繞朋友鏈、鄉情鏈、親情鏈,開展親情鄉誼等系列交流互動活動;外宣辦要編印《沙澧驕子》???,深入宣傳為我市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商代表、本土企業家及籍成功人士的創業事跡、回報家鄉的感人故事,開展“功臣大巡禮”活動。二是深化以商招商。充分發揮企業招商主體作用,由市委統戰部牽頭,市工商聯、市商務局、市工信局要在全市選定120家市場前景好的重點企業,廣泛開展“百企招百商”活動,引導企業圍繞產業鏈、客商鏈、企業鏈,采取合資經營、產權并購、境外上市等方式,與境內外大企業、大財團進行戰略合作,實現增資擴產,規模膨脹,形成龍頭帶動配套,配套吸引龍頭的良性循環,放大產業集聚效應,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三是深化項目招商。各有關單位要敢于拿出優質資產,深挖閑置資源,包裝、規劃優質項目對外招商。農業方面,由市農業局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整理一批項目;工業方面,由市工信局圍繞工業企業嫁接改造、培育支柱產業、提升工業水平、增強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等整理包裝一批項目;三產及社會事業方面,由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以及教育、旅游、文化、衛生、民政、房產等部門圍繞發展旅游業、商貿流通業、教育產業、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整理包裝一批項目;城市建設方面,由市建委圍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整理包裝一批項目。由市商務局牽頭,進行整理、歸類,納入招商項目庫,對外,吸引投資。
3、實施“飛地經濟”。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有、利益共享、雙方自愿”的原則,堅持引導、推進“飛地經濟”模式,更有利于我市整合招商資源,優化產業布局。一是政府與政府合作。各縣區要認真學習借鑒深圳(潮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佛山順德(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等發達地區政府與承接轉移地政府合作的成功經驗,積極與珠三角、長三角、閩東南、環渤海等沿海地區城市建立友好關系,實行分稅激勵,推進異地共建,打造我市承接產業轉移的示范園區。二是政府與商(行業)協會或企業合作。各縣區要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充分發揮我市六大省級產業集聚區平臺作用,圍繞產業集聚區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專業園區整體開發。臨潁縣要積極推進與深圳電子行業協會共建深圳電子電器產業園;召陵區要深化與深圳電子商會的合作,以東興電子產業城為依托,引進名企名牌,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三是市內飛地項目。市招商引資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縣區之間、部門與縣區之間實施飛地項目的指導與管理,按照各產業集聚區功能定位,打破原有招商引資行政區劃制約與限制,建立資源整合和利益共享機制,避免因爭項目而競相壓價,降低門檻,提高我市資源的高效利用,實現區域內經濟的互惠共贏、共同發展。舞陽縣、郾城區要強力推進富銘氟化工業園進度,市委、市政府要將其作為縣區之間實施“飛地項目”的典范向全市推廣;經濟開發區要以打造一流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為目標,主動與市直單位開展深度合作,致力成為我市產業發展的核心區、產城融合的示范區、敢于創新的先導區、新型城鎮化的引領區。
(四)辦好系列招商活動,搭建大招商平臺
1、充分利用國家、省搭建的招商平臺,精心組織參加好11項省定重大活動。境外:重點參加-東盟經貿交流活動、-韓國經貿交流活動、-臺灣經貿交流活動,針對亞洲東盟地區客商,特別是華商500強、韓國及臺灣地區大企業、大財團開展合作;省內:重點組織參加好第七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暨承接產業轉移洽談會、年中國()-日本合作交流洽談會、年中國()-臺灣經貿洽談會、電子信息產業專題招商活動等。同時,借助活動平臺,組織策劃好我市自辦活動;省外:積極組團參加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第七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等3項國家級經貿盛會,在廈門、深圳、長沙等地集中招商。有針對性的參加豫浙經濟合作洽談會、豫魯經濟合作洽談會,在浙江、上海、山東地區開展系列活動。2、按照“重大活動少而精,專題活動多而實”的要求,突出招商活動目的性、實效性,進一步提升辦會水平。充分發揮食博會的招商平臺作用,全力以赴辦好第十屆食博會系列投資洽談活動。同時,更加注重小分隊專業招商,重點在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環渤海等大企業集中地區開展“一對一”駐地招商,通過登門拜訪、主動推介,選準突破口,采取市政府主辦,縣區承辦的方式舉辦針對性強的專題招商活動,再有選擇性和目的性地進行跟進洽談,進一步提高對接洽談成功率。年,由市政府主辦,市商務局與各縣區承辦的主要活動有:2月上旬,(泉州)閩商新春聯誼會;3月中旬,(青島)市情說明會暨招商引智(青島)服務站揭牌儀式;4月中旬,(蘇州)服裝制鞋產業推介會;5月16-18日,第十屆中國()食品博覽會;5月26-28日,中國食協糖果專業委員會六屆三次理事擴大會議暨中國()糖果論壇;6月中旬,(惠州)電裝產業對接會;7月上旬,(泉州)服裝紡織制鞋產業轉移推介會;8月中旬,(寧波)電子電器產業對接會;9月中旬,(深圳)制鞋服裝產業轉移洽談會;10月上旬,(昆山)電子信息產業推介會;11月下旬,(上海)跨國企業對接洽談會。
三、保障措施
(一)打造優良開放環境,營造濃厚大招商氛圍
市優化辦要充分發揮職能,協調市發展改革委、商務局、行政服務中心、金融辦、國土局、規劃局、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質監局、人社局、教育局、供電公司等相關單位,負責為企業提供投資咨詢、證照辦理、銀企合作、招錄員工等優質、便捷、高效的全方位服務;全市各級各單位要堅持不懈地把大招商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和“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做到重大活動親自參加,重大項目親自談判,重要客商親自接見,重大問題親自協調;各級職能部門要繼續深化“企業服務年活動”、“涉企科室評議活動”,積極開展政風行風自查行動,持續把創造優良環境作為發展的“生命線”抓好抓實;各新聞媒體要在全市范圍內大張旗鼓宣傳發動,通過大劑量、高密度的對各級各單位招商動態和典型實例媒體報道,激發全市上下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持續掀起我市招商引資高潮。
(二)突破引資瓶頸制約,完善大招商要素保障
在發動全民招商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全市招商資源,在各縣區、各產業集聚區、各鄉鎮、市直及駐漯各部門招商人員中篩選工作能力強、實戰經驗豐富、招商資源多的骨干力量,充實到招商引資人才庫。全市各級各單位要加強招商引資干部隊伍建設,優先保障招商人員待遇,優先提拔使用人才。市委組織部、市商務局要做好招商引資人才的選拔與使用工作,組織好人才隊伍的培訓工作,年內舉辦2次以上集中專業培訓;要勇于突破發展瓶頸,努力破解制約難題。按照“有限指標保重點,一般項目靠挖潛”的原則,市土地主管部門要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上優先保障重大項目,并認真落實好土地開發利用“三項機制”,嚴格落實用地投資強度,鼓勵集約用地,建設和使用三層以上的多層標準廠房。我市各類金融機構要積極與有融資需求的招商項目和企業開展銀企對接,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根據自身需要發行企業債券,鼓勵企業上市融資,拓展資金供需渠道。強化我市高校、各類職業技工學校與重大項目定期開展“校企聯姻”、“訂單培訓”、“訂單用工”等校企對接活動,優先滿足企業用工需求,為大招商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
(三)建立長效督導機制,保證大招商順利推進
各縣區、經濟開發區、西城區及市直各單位,每月要向市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書面形式反饋推進情況。市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過程管理,掌握招商動態,根據各單位工作進度評出月標兵、季明星、年終總冠軍,結果通過媒體通報全市。市政府將每季度召開一次大招商工作推進會,對各級各單位“深化招商引資季度賽”和“招商引資項目落實年”等大招商系列活動推進情況,現場點評、專題推動;每半年開展一次招商引資項目集中觀摩活動,由市四大班子領導,縣區、市直及駐漯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現場觀摩、現場打分,比項目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排名進行公示;12月份組織全年綜合考評認定工作,對完成任務好、項目資金投入大、項目質量高、“三率”排名靠前的縣區和單位進行重獎。市考核辦要將大招商工作納入單位考核指標,作為加分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