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活無著人員援助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寒冬季節即將來臨,為及時應對嚴寒等災害性氣候,切實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根據《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做細做實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和《省民政廳轉發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做細做實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現結合我鄉實際,制定壽山鄉開展生活無著人員專項救助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工作目標和任務
從2012年12月11日到2013年2月28日,全鄉統一開展生活無著人員專項救助行動,切實加強路面巡查,及時發現生活無著人員并進行引導、收容,護送到市救助站實施救助,確保生活無著人員不因凍餓、疾病等因素出現意外情況。
巡查的重點部位
轄區內主次干道、山間小道周邊,廢棄民房等生活無著人員可能露宿的重點地段。
工作機制與職責分工
在鄉、村兩級縱向救助網絡和鄉民政辦、財政所、宣傳組、城建辦、壽山派出所等部門共同參與橫向救助網絡相結合的全鄉“大救助”工作機制下,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工作采取“鄉牽頭、村組織實施、相關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的辦法,具體職責分工如下:
(一)各職能部門工作職責
1、鄉民政辦:履行主管部門職責,負責實施救助管理及流浪未成年人工作,及時協調市救助站接收生活無著人員,并對其實施救助;指導各村建立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機制,加強對生活無著人員的勸返工作;對因年老、年幼或者殘疾無法認知自己行為、無表達能力,因而無法查明其親屬或所在單位,也無法查明其戶口所在地或住所地的,送救助機構進行救助,配合壽山派出所等部門依法打擊脅迫、利用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進行流浪乞討謀利的幕后操縱者。
2、壽山派出所:依法履行職責,對在轄區交通干道、路口上和露宿街頭的生活無著人員進行教育,告知其到救助機構尋求救助,對其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其他人員,應當引導、護送到救助機構使其得到救助;執行公務時發現街頭生活無著人員中有危重病人、精神病患者、傳染病患者的,要及時通知醫療機構實施救治或直接送定點醫院救治;對妨礙交通攔路乞討、強討惡要的生活無著人員依法予以處理;對脅迫、利用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進行流浪乞討謀利的幕后操縱者要依法打擊;協助查找生活無著人員身份及戶籍所在地、家庭親屬、工作單位。
3、鄉財政所:負責落實專項救助經費,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確保專項救助工作的順利進行。
4、鄉宣傳組:發揮宣傳媒介作用,加大對救助管理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慈善意識。
5、鄉城建辦:按照《救助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對在轄區內發現的生活無著人員進行教育,告知、引導其到救助機構尋求救助,對其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其他人員,應當引導、護送到救助機構使其得到救助;執行公務時發現街頭生活無著人員中有危重病人、精神病患者、傳染病患者的,要及時通知120急救指揮中心實施救治或直接送定點醫院救治;發現組織和利用流浪少年、兒童、殘疾人以乞討行騙的不法行為,要及時與救助機構聯系,并向公安部門舉報。
(二)各村工作職責
1、組建聯合執法救助隊,制定本村具體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方案,研究救助管理措施、加強日常管理、部署專項行動、做好監督檢查。
2、負責對轄區范圍內主次干道、山間小道、廢棄房屋等區域進行巡查,對發現的生活無著人員進行救助管理,努力實現重點區域基本無生活無著人員,保障整治工作所需的人員、經費、車輛“三到位”,促進日常整治和統一行動的正常運轉。
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村、各有關部門要從服務海西大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深刻認識到專項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杜絕應付、走過場的想法和做法,切實將救助工作落到實處。
2、明確責任,建立工作機制。各村、各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發現或接到生活無著人員線索的,要在1小時內到達現場并實施救助,對距離較遠無法及時趕赴現場的,要及時指導熱心群眾實施應急救助,解除求助人員生存危機。進一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把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抓好抓實,抓出實效。
3、完善救助服務信息網絡。積極開展寒冬送暖行動。各村、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群眾和生活無著人員及時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警或撥打當地求助熱線,完善救助點和咨詢點、救助引導牌的布局,為生活無著人員求助提供便利。要充分發動轄區熱心群眾提供流浪生活無著人員線索。同時,要針對寒冷天氣和災害性氣候,迅速組織開展寒冬送暖集中救助行動。加大巡視和救助力度,重點做好夜間巡視救助,積極勸說、引導街頭生活無著人員接受進站救助,對流浪未成年人要按照“先保護、后救助”的原則。實施更加主動的保護性救助,對精神病人、危重病人要先救治后救助。對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員,要提供必要的御寒食品,并告知詳細的求助方式。
4、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各村、各有關部門要廣泛開展救助政策宣傳,通過宣傳欄、宣傳車、廣播以及發放求助宣傳卡等多種方式,擴大救助政策社會知曉度。同時還要大力宣傳勞動光榮的精神,教育生活無著人員樹立自尊、自立、自強意識,從源頭上減少生活無著人員。
5、加強督查,確保救助工作落到實處。鄉民政辦作為牽頭單位,應加強對專項救助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檢查,鄉政府也將適時組織專項督查,對因工作落實不到位、失職瀆職而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