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算科學專業自主學習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本專業學生的自主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踐+創新+適應+發展能力),綜合能力是學生使用專業知識的基礎,只有打好基礎,學生才會愿意學、會學。
(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要求現如今的社會早不是當初那種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了,處于現代社會中每一個成員都需要不斷學習,才能保證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高校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適應社會,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措施
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學校給予正確的引導,二是學生自己養成。針對這兩方面的內容,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進行培養。
(一)建立完整人才培養模式所謂的人才培養模式指的是人才培養的目標規格以及實現這些目標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手段。在確定人才培養模式的時候,不能盲目的制定目標以及培養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明確專業定位,然后在此基礎上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院校特點和師資情況)將培養目標具體化,在這一切都確定之后,才能設置該專業人才培養所需要的專業理論課程以及實踐教學體系。并不是說體系確定之后就不需要進行改變了,要通過畢業學生就業情況判斷培養體系是否可以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通過這點檢驗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高校側重點不同,培養的同一專業的人才側重點也不同,所以在制定人才培養模式的時候不同高校為側重不同的方向。具體到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培養模式實施中,大部分高校都可以做到打破傳統的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根據本專業的定位,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建立了理論聯系實際、教學聯系社會實踐,知識、能力以及素質三者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1.利用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教學作為高校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環節,這個環節不可替代。基于這點,我國大部分高校為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都構建了“課程教學實踐+專業實踐+社會實踐+就業指導實踐”的實踐教學體系。課程實踐教學的意思是除了在課堂上老師進行理論知識講解之外,還可以借助一些現代化的科學儀器,比如計算機和一些數學軟件之類的,結合理論知識用實驗的方法研究數學。這樣做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計算方法。其實近些年來我國數學教學改革的重點就是課程實踐教學。信息和計算科學專業的學生本身就應該具備利用計算機進行數學計算以及數學軟件開發研制的能力,所以相應的專業課程,諸如程序設計與算法、數據分析方法以及計算機網絡等課程都需要設計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具體化,也可以幫助學生打好以后利用計算機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進行數學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股腦的全部說完,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正確的做法是教師需要平衡好實驗內容和學生接受能力之間的關系,開展教學實驗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塊。2.做好學校硬件設施的建設及氛圍整合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效果是否到位,不僅要依靠教師和學生的水平,更多的是要借助學校本身的硬件設施,硬件設施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兩者的整合。同樣只有硬件設施到位了,學生才可以借助平臺,通過網絡不斷查閱自己所需要的文獻知識,無形中才會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比如在進行授課時,如果繼續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將實驗變化的整個過程展現出來。這時候,就是信息技術大顯身手的時機了,借助fiash軟件制作實驗過程,然后在課堂上播放。這種方式將原先很難的實驗通過信息技術順利的展現出來,這樣不僅簡單容易,還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3.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對于高校學生的發散思維以及抽象思維的能力需要專門進行培養。在進行數學解題時,可以采用多種的邏輯方式,將學生的思維打開并豐富起來。學生在進行數學解題時,往往會被自己的視野以及思維限制起來。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對學生數學創新力的培養從課堂開始,從課堂開始就注重對創新力的培養教育,由簡入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屬于90后,散發著張洋卻獨特的氣質,他們潮氣蓬勃最不缺少的就是創新精神。教師要做的就是對這些創新精神進行合理的引導宣泄,讓其在數學這么課堂上迸現出思維的火花。
三、結束語
培養高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現實意義,自主能力培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個人發展。基于這點,學校應該從多方面入手,比如制度、方法以及培養模式的改變,這些為學生提供客觀的學習條件;幫助學生了解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養方式,讓其主動參與到能力培養中來。
作者:趙昕王淑玲皇甫艷紅單位:吉林農業大學信息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