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指導員素質論文:社會指導員職業素質培育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王云輝周玉華單位:安慶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社會指導員作為體育工作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具備高尚的思想品德,要熱愛本職工作,不怕風吹雨淋,不怨天尤人,積極克服工作中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同時要誠實守信,辦事客觀公正,平易近人,以一顆平靜愉快的心境接受社會價值體系的評價.其次要有全面的知識素質.社會指導員的知識素質是指在指導過程中所應具備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更新速度在不斷加快,知識的整體性、滲透性和綜合性也變得越來越顯著,對體育運動的指導將是一個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管理科學為一體的復雜的指導過程.社會指導員不僅要具有快速接受新知識、應用新知識的能力,同時還要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及時轉變指導理念,有效把握指導全過程,保證指導內容的正確、準確,不斷更新指導方法和手段,使課堂深人淺出,引導鍛煉者主動攝取體育文化知識,增強鍛煉積極性和長期性.第三要具備一定的能力素質.能力素質是與工作的任務、性質和特點有著密切的關系,就社會指導員而言,其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指導能力,主要表現在: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制定課件的能力,善于掌握和運用教法的能力,正確示范、精煉生動的語言表達、嚴密的教學組織和管理能力,組織競賽、裁判及指導課外體育活動的能力,及時反饋教學信息的能力.另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指導員還應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體育科研是運用科學方法去探索體育本質規律的科學認識與實踐過程,通過科學研究及時掌握最新知識和技術,更好地積極投身于改革與創新活動中.
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素質是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基本品質,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能否有效組織和科學指導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和水平高低,因此,加強對社會指導員職業素質的后天培養教育勢在必行.
1加強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
思想道德素質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品質、學習態度以及工作動機等,一個具備了良好思想素質的社會指導員,才能對工作產生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從而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進取,提高指導質量.我國社會指導員工作起步較晚,在指導的過程中,社會指導員易受到來自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的干擾,另外,社會指導員工作內容繁瑣,環境條件差,勞動報酬相對較低,甚至沒有.種種外界條件都在不斷地考驗和誘惑著社會指導員,因此,要不斷加強他們的思想素質教育,使他們樹立無私奉獻的無畏精神,培養其勇敢頑強、堅韌不拔、吃苦耐勞、樂觀活潑,對工作高度負責、愛崗敬業等優秀品質.
2鼓勵自身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體育是一門涉及眾多學科知識的應用科學,社會指導員只有刻苦鉆研業務,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積極探索和掌握指導規律,汲取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提高業務水平,指導效果才會明顯.因此,社會指導員要主動學習、善于學習,及時掌握本學科本專業最新發展的理論與動態,從而指導環節安排科學嚴謹,內容豐富多彩,練習的密度、強度恰當、合理;指導方法靈活多樣,并善于采用游戲式、啟發式和激勵式等多種教學模式,以培養鍛煉者對體育的興趣;科學合理適當的放松方法,使鍛煉者能夠在運動后盡快恢復;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要靈活機智,進行妥善處理.此外,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實踐能力.良好的專業技能是社會指導員做好指導工作的重要條件.一個具有較高專業技能的社會指導員,才會對各運動項目的指導程序了如指掌,并熟練地運用于整個指導過程,以滿足鍛煉者的求知欲望,教會他們掌握運動技術和技能,激發他們鍛煉身體的積極性,最終使鍛煉者從思想上得到轉變,變“要我練”為“我要練”,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價值觀.專業技能的展示僅是實踐的一部分,社會指導員還可以通過組織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和賽事,鍛煉自身的策劃、組織、指導、協調的能力.
3發揮職能部門作用,構建三位一體的培訓體系
目前,社會指導員的構成一是高校教師及學生,二是各項體育活動的愛好者等.其培訓機構基本上有三個主要的力量,一是各高校,二是以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為首的社會各級指導員培訓機構,三是健身中心.各高校師資力量雄厚,有充足的場地設施,有源源不斷的指導員生源,有足夠的信息資源和文獻資源供指導員學習提高,使學員能夠有堅實的基礎.但高校培訓存在培訓周期長,內容分散,實踐性差等問題.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在培訓的規范性和指導性上,形成了自己的權威性,內容包含多種基礎理論和實踐知識,課程經典且充滿活力.以其為首的社會各級指導員培訓機構很多,有關于體適能和私教方面的;有營養師的培訓;有管理銷售方面的培訓;有各種健身課不同課種的團課培訓;有不同體系的國際、國內專業課程綜合培訓等等.但它們在培訓的過程中主要基于企業本身經營項目的銷售和管理的需要來對指導員的培訓,其側重點會有所不同,容易導致學員知識面不夠全面等問題,而且一些機構培訓水平低,培訓時間太短,卻收費很高.健身中心是指導員們實踐的最好場所,在這里能充分展示指導員們的學習成果,檢驗各種技能技巧的靈活運用水平,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感染力.鑒于此,在社會指導員的培訓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各培訓機構的積極作用,建立“三位一體”的培訓體系,即確立以國家體育總局為首的各級培訓機構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高校培訓的主體作用和社會指導員培訓成果、考核的實踐基地———健身中心的主要作用.從而減少資源浪費,節省指導員學習成本和學習時間,靈活地安排培訓時間和地點,增強社會各級培訓機構、高校、健身中心之間的溝通,逐步實現完全意義上的“資源共享,互利合作”.
4健全激勵機制,完善評價體系
我國社會指導員勞動的工作量沒有一個專門的考核、監管部門進行管理,勞動的報酬沒有合適的標準進行計量,勞動所獲得的稱號、證書制度也沒有直接與職稱評定、工資提升、職業資格等指標掛鉤,這些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會使一部分社會育指導員缺少動力,造成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率低下.為了改善這些情況,我們需要完善激勵機制,建立工作評價體系,定期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思想品德、指導水平、指導效果等通過業績評估做出科學評價,肯定其成績與社會貢獻,確立其社會地位,使他們的勞動得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另外,可以在社會指導員工作中實行競爭機制,促使“能者上,庸者下”,用激勵標準去調動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工作熱情,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以保持社會指導員隊伍的活力,推動他們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職業義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定期有目的地組織指導員經驗交流會,“以老帶新”、“以優代差”共同提高,縮短指導員的培訓及工作進程,使培訓過程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
在新形勢下,社會指導員的職業素質尤為重要,它直接關系到群眾體育的開展程度和水平高低.只有知識全面、業務精深的社會指導員才能在指導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做到有問必答、有疑必解.所以,每一位社會指導員都要堅定信念,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完善自我,通過“三位一體”的培養體系,彌補自身在指導過程中的不足,同時注意與他人之間相互交流,活躍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使自己向“科研型”、“專家型”、“學者型”、“創新型”等高素質人才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