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生創造技能培育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汪麗錢鳳華徐廣軍劉婭張學文單位: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吉林大學研究生院
注重培養過程的支持與激勵
在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我們培養單位應該起到引導、支持、輔助、考核和激勵的作用。
1培養單位對醫學博士研究生開展創新思維上的引導
我院連續6年組織新入科博士研究生參加入科前集中培訓,從醫德醫風、專業素質、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等多方面對其進行教育與培訓,使博士研究生認識到這些方面的重要性。同時,我院多次組織博士研究生進行社會實踐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院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團獲得了09年吉林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體的榮譽,這不僅提高了醫學博士研究生的醫德醫風和社會責任感,也能使其學以致用,激發新的想法。
2培養單位對醫學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支持和輔助
培養單位對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支持和輔助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硬件設施的投入,學科建設水平、博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導師隊伍建設以及創新交流平臺的設立等,這些都是培養單位應給予支持和輔助的方面以此促進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1硬件設施的投入由于臨床醫學專業的特殊性,其更注重臨床上的實踐,因此硬件設施上的支持和輔助對于醫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尤為重要。只有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務體系,才能輔助博士研究生更好的完成實驗和科研,提高其科研和創新的能力。
2.2學科建設水平與良好的學術氛圍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硬件上的輔助,更需要高水平的學科建設和一個好的學術環境和氛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在全國高校排名第十二,多年來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每年舉辦一次的博士研究生論壇不但給博士研究生提供一個自由交流的平臺,更給博士生帶來了廣闊的視野和前沿的醫學課題。總結我院多年的發展,我們發現對博士研究生質量培養,尤其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學術氛圍和學科水平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高水平的學科是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而在一個好的學術氛圍下,才能激發博士研究生的創新思維。
2.3課程設置與科研在博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上不應只強調本學科專業知識的培養,也應注重與之交叉的學科的課程設置和學習,這樣才能適應醫學發展的新方向,培養醫學博士研究生對交叉學科的敏感性和創新能力。另外,由于醫學專業的特殊性,博士研究生在完成一學期的課程學習后就進入臨床,隨之進入科室實踐后,其臨床的醫務也會越來越繁忙,這使得醫學博士研究生無暇科研,也很少有時間參與一些創新和科研項目,久而久之,便阻礙了醫學博士研究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單位應該適度減小博士研究生的臨床醫務工作,使其有時間潛心創新與研究。
2.4導師隊伍建設
導師負責制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一項基本制度,導師對于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導師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一支高素質的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導師,不僅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還能夠站在學科前沿,把握學科未來發展放向,并且能時刻保持創新意識。這樣的導師隊伍才是高校進行“精英教育”所需要的隊伍。因此,培養單位一定要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導師隊伍。首先提高醫學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遴選條件,提高導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其次,針對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我院已連續二屆舉辦“秉承傳統追求卓越,努力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導師論壇會,不斷提高導師的培養水平和學術道德意識;第三,與國內外知名醫學院校聯合培養醫學博士研究生,共享優秀的導師資源。
除了導師隊伍素質需要提高外,還應改進導師的教學方式。把過去導師“單項傳授”變成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另外,由于臨床醫學專業的特殊性,使得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導師更注重對學生臨床實踐上的指導,而忽視了科研能力的鍛煉,導師應該把博士研究生推向研究工作的第一線,給他們壓擔子,安排其參加甚至負責國家水平的項目研究,培養他們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激發他們潛在的創新能力。
2.5創新能力支持平臺
培養單位除了可以提供以上各方面的支持和輔助外,還可以為博士研究生搭建一些列創新平臺。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院在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多搭建的一些創新平臺。
第一,開展醫學博士研究生創新學術論壇。論壇以創新為主題,組織專家講座,或者以學科內某個前沿課題組織博士研究生進行研討等,在時間和地點受限制時可以創建網絡學術論壇,這樣不僅能利用網絡上的豐富資源還可以進行遠程交流。
第二,成立研究生創新中心,設立一系列創新基金,若博士研究生達到了某項創新基金的各項指標,便可以申請得到資助,當然在整個資助的過程中培養單位要定期對博士研究生所承擔的創新項目進行考核,一旦考核未通過則取消對其資助。
第三,建立“杰出人才和創新人才培育資助計劃”,對符合培育計劃的博士研究生給予資助,以此鼓勵和支持博士研究生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和創新研究,加快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同時也可培養拔尖的創新人才。
第四,舉辦學術創新大賽,邀請資深的教授組成評審組,給參賽人員寶貴的意見和改進方法等。第五,開展博士研究生公派出國學習項目,選拔優秀的博士生出國交流,學習國外先進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了解國外學術界的最新動態。這樣一些列的創新能力支持平臺不僅可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激發了研究生參與創新的意識。
3培養單位對醫學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激勵與考核
高校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除了要有必要的支持和輔助外,也要建立一套系統的激勵考核制度。這樣才能提高博士研究生對培養創新能力的興趣,加大博士研究生創新的動力。
3.1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激勵考核制度博士學位論文是體現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現在大多數高校都對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的研究生采取了獎勵制度。大多數的做法是設置優秀博士論文培育或扶持基金。首先培養單位確定一批培優候選人,對確定的培優候選人按一定時間發放一定金額的培育津貼;其次,要對培優候選人實行去全過程的監督和考核。每隔一段時期就要組織專家小組對候選人的博士學文論文的撰寫情況和研究進度進行考核,考核不通過則停止發放培育基金并且取消培優資格。最后,就是對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給予獎勵。
3.2創新能力綜合激勵考核制度國內各高校現在對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考核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我院通過對博士創新能力培養的不斷探索和改進,認為培養單位可以對博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一個終期考核并設置一項創新能力獎學金。這項考核體系不與某一個創新項目直接掛鉤,而是與一定時期內的總體表現相關。我們可以設定幾項評定指標,例如:參加學術論壇情況、學位論文進展狀況、學術篇數、所承擔創新科研項目情況等,并把指標賦予不同權重,最后算出結果并給予單項獎學金。
做好總結并不斷改進
我們上面已經提到對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套系統的工程,而這套工程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求我們培養單位做好總結,汲取對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經驗并繼續不斷探索以求有更大的進步,找到更好的方法來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以求達到醫學博士研究生的最終培養目標。
總結
以上是本院結合多年來對醫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所進行的一些分析和探討,雖然并不能適應于所有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希望能給能給醫學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帶來一些啟示。據悉,我國醫學博士生在創新能力方面較外國還有一定差距,這種創新能力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醫學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和堅持對博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
同時我們也該認識到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我們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改進,更需要我們培養單位與研究生之間緊密的配合,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適合時展需要和推動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素質過硬的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