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路徑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為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帶來新的機遇,同時也對人才的專業、創新與國際合作能力提出新需求。當前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在規模與質量上相對落后,難以滿足“一帶一路”戰略需求。在分析上述需求與現狀的基礎上,基于“目標-任務-資源”三要素關系,首先從西部研究生教育發展與“一帶一路”戰略需求兩個視角出發確定西部研究生教育發展目標,進而提出目標實現需要開展的主要任務和資源保障建議,指明西部研究生教育發展路徑,對西部地區自身教育的發展與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研究生教育;西部地區;發展路徑
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倡議。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人的因素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由于沿線國家國情差異較為明顯,投資項目的執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走出去”企業是否有既熟悉沿線國情又了解“一帶一路”政策的高端人才,而調查發現高端人才隊伍建設的迫切性甚至超過資金和技術需求。“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對人才的依賴,對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一直承擔這為國家建設培養能夠從事科學研究和專業技術工作,或在科學與專業技術領域做出創造性成果的人才。相對于東南沿海地區,西部地區的研究生教育相對落后。如今面對新的歷史機遇,西部地區準確把握“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對人才的需求,深入分析自身研究生教育現狀,進而提出適應“一帶一路”戰略的研究生發展路徑,無論對西部地區自身教育的發展,還是對于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一帶一路”戰略的人才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雖已培養了大量具有國際視野、處理國際事務能力的各類人才,但我國的人才培養仍不能完全適應帶來的新機遇和挑戰。實現“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民心相通,核心在于培養大批熟悉和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復合型人才以及關鍵領域的專業人才。
(一)急需領域的專業人才人才急需領域涉及工程技術、項目管理、國際貿易與金融、法律和小語種等。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2010—2020年,亞洲各國用于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累計約為8萬億美元,涉及能源、電信、交通等諸多領域。這些項目預計需要數十萬乃至百萬的相關人才。另外“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對沿線國家的語言人才尤其是小語種人才提出巨大的需求。“一帶一路”所覆蓋的中亞、南亞、西亞等地區,涉及官方語言達40余種,而我國內地高校教授的語種僅20種,小語種人才嚴重短缺。
(二)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協作能力的人才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為我國深化開展與國際組織合作、建立新型多邊合作機制提供了新的歷史性機遇。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合作共贏是處理國際事務最理想的方式與結果。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過程中,加強對具有國際視野的和國際寫作能力的人才的培養,有助于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實現共贏。
(三)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人才推進“一帶一路”戰略,需要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近年來,由于青年創業人才短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技術研發與市場脫節現象嚴重,大量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閣,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有助于推動創新技術的成果轉化,提升經濟生產率。
二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現狀
近年來,隨著西部經濟的發展,以及對西部教育的關注和投入的不斷增加,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在理念、資源、整體規模和質量方面有了一定提高,但與中、東部地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要求對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現狀的深入分析,是確定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路徑的重要依據。
(一)西部研究生教育整體規模落后于東中部地區今年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整體規模不斷提高,但與東部、中部地區相比仍顯不足,如表1所示。在高等院校(機構)數量方面,2015年全國共有2560所高等院校(機構),其中只有518所分布在西部十省,西部各省平均擁有52所高校,而東中部各省平均擁有97所;在研究生人數方面,2015年西部各省平均畢業研究生10043人,平均招收研究生11560,而東中部各省平均畢業和招收研究生人數分別為21481和25212,均在西部地區的2倍以上。在優質學科數量方面,中國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擬定名單中,西部十省有A類學科19個,占全國總數的12.2%,B類學科110個,占全國總數的20.3%,;在師資方面,西部地區共有正高級職稱的專業教師35266人,占全國總人數的17.86%,西部各省平均數不足東中部地區平均數的一半。相對于西部地區,東中部地區經濟發達,城市建設水平、科技與企業的發展水平都要高于西部,于是出現了“孔雀東南飛”的現象,為了獲得更高的薪資和發展平臺,大量優質師資流動東中部地區,而師資流動勢必導致更多學生在研究生報考時傾向于東中部地區。
(二)西部各省市研究生教育發展不均衡西部省市之間研究生教育發展不均衡,陜西、四川、重慶、甘肅與云南省較強,其余省份則較弱。如表1所示,2015年西部地區518所高校中,重慶、四川和陜西三省就有265所,占一半以上,而青海、寧夏等只有十幾所;在研究生數量方面,川渝陜甘云等地2015年研究生招生都在1萬人以上,重慶與陜西甚至達到2-3萬人,而其他省份的研究生招生只有幾千人;一流學科建設數量的對比同樣明顯,只有川渝陜甘四省有A類學科,這四個省份的B類和C類學科數量也明顯多于其他省份。西部省市之間研究生教育發展不均衡,一方面是歷史原因,各省教育資源基礎差異較大;另一方面是經濟原因,相比川渝陜甘云等地青藏等地經濟相對落后,其教育投入也不及前者,因此導致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面。
(三)西部研究生教育質量有待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最終將直接反應在畢業研究生的質量上,本文采用清華大學袁本濤教授提出的評價指標體系對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質量進行調查分析,結果顯示(1)在知識結構方面,西部地區導師對博士生和碩士生知識結構選擇“良”以上的比例分別為63%和53%,可見西部地區導師對博士生與碩士生的知識結構均不太滿意;(2)在創新能力評估方面,西部地區導師和管理人員對博士和碩士生創新能力總體評價為“良”以上的分別占31%和45%,耐人尋味的是研究生在這一方面的自評同樣很低,可見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亟待提高;(3)在合作精神與組織協調能力方面,用人單位對西部地區研究生合作與協調能力表示滿意與一般的數據分別為56%和38%,可見西部地區研究生的合作精神與協調能力得到普遍認可;(4)在國際視野與能力方面,導師與用人單位對西部地區研究生表示滿意和一般的分別占34%和38%,低于全國數據的49%和40%,可見西部西區研究生國際視野與能力亟待提高。知識結構指標與研究生專業能力密切相關,數據顯示,西部博士生的專業能力基本得到認可,而碩士生的專業能力則差強人意。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上的影響,如培養制度與目標等都有待完善;也有客觀條件的制約,如研究經費嚴重短缺、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上精力投入不足、研究生自身讀研動機不純,學習動力不足等。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路徑
面對“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西部地區需要結合研究生教育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以提高西部研究生教育整體水平、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制定發展路徑的重點在于明確發展方向(目標)、實現方式(任務)以及保障措施(資源),而目標、任務、資源三要素又是相互關聯的,如圖1所示,想要實現目標,就要通過目標分解策劃任務,任務實施支撐目標的實現;任務開展過程需要以目標為導向提供資源保障,同時培養資源。
(一)“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目標“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目標的制定應從兩個方面出發,一面關注西部研究生教育的自身發展,一面兼顧“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需求,將發展目標確定為:提高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整體規模與質量,彌補與東中部地區的差異,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實施。
(二)“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現狀與發展目標,未來需要重點發展規模與質量兩個方面。所以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除了依賴投入的增加外,更多的依賴于教育質量的提高。而且規模的擴大不應盲目,需要依據發展目標明確擴大方向。因此,“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包括:(1)擴大“一帶一路”戰略急需領域的招生規模。西部地區應加大對國際工程管理、貿易、金融、法律和小語種等學科的投入,同時擴大招生規模,增強招生宣傳力度,從而提高戰略急需領域的畢業研究生規模。(2)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研究生專業能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需要特定領域的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人才,而完善的知識結構是專業能力的重要保障。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應強化研究生培養計劃的科學性與完善性,通過完善研究生專業課程體系、加強對任課老師與課程質量的考核、將專業相關性作為研究生學位論文考核的基本標準、將知識結構與專業知識能力納入研究生畢業考核體系等方式促進畢業研究生專業能力的提高。(3)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與國際視野拓展。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應注重對創新能力與國際視野的培養與考核,將創新能力考核引入課程考核體系,強化指導老師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引導,將“創新點”作為學位論文考核的基本指標,以提高研究生創新意識;嚴格現有“創新創業”項目考核,強化創新項目的實施與成果轉化,以提高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增加國際視野拓展相關課程,擴大“師資引進來”與“學生走出去”規模。從而提高西部地區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與國際能力。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的資源保障人、財、物等資源支持是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相關任務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本節依據上述發展目標與任務內容提出相應資源保障建議。(1)完善研究生導師激勵與考核機制。建議西部地區完善在研究生導師招聘與其工作過程中的動態考核機制,考核的內容不僅包括導師的專業能力、工作量,還要包括其對學生的指導和負責程度;另外提高西部地區高校教師的待遇與科研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優質師資來西部,扭轉“孔雀東南飛”的局面。(2)加大對“一帶一路”戰略急需領域學科建設的投入與考核。因此建議西區地區加大對相關學科在師資引進、實驗室建設以及研究基金支持方面的投入,通過資金投入聚集優勢資源、拉動學科發展;但同時要嚴格相關資金使用及成果的考核,確保投入產出率。(3)加強對研究生創新能力與國際視野培養的投入與考核。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國際視野的擴展都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的,而實踐離不開相關資源的投入。因此建議西部地區加強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與國際視野拓展的投入,并對資源使用情況和相關教育成果進行動態考核,確保資源投入能夠切實促進西部地區研究創新能力與國際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戰略給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帶來機遇,同時也對人才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合作能力提出了需求。當前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在規模與質量上相對落后,尤其在急需領域專業人才、創新與國際協作能力方面難以滿足“一帶一路”戰略需求。文章在分析上述需求與現狀的基礎上,從西部研究生教育發展與“一帶一路”戰略需求兩個視角出發明確西部研究生教育發展目標,進而提出目標實現需要開展的主要任務和資源保障建議,指明了西部研究生教育發展路徑,無論對西部地區自身教育的發展,還是對于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偉.西部研究生教育發展對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4.
[2]周瑩.“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機遇和挑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08):180-181.
[3]鄭剛,劉金生.“一帶一路”戰略中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困境及對策[J].比較教育研究,2016,(02):20-26.
[4]袁本濤,趙偉,王孫禺.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4):105-110+118.
[5]張健.一帶一路戰略對陜西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啟示[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2):57-59.
[6]梁曉娜.我國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資源配置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
作者:曾又其;張丁寧 單位:西北工業大學